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咎由自取!自己唯美國馬首是瞻闖下大禍,請德國幫忙遭明確拒絕

咎由自取!自己唯美國馬首是瞻闖下大禍,請德國幫忙遭明確拒絕

(美伊爭鬥原本和英國沒多大關係)

在極力配合美國政策、違反國際法扣押伊朗油輪以後,面對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反擊行動,英國也終於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為此,英國人不但沒有採取行動緩和局勢,反而打起了歐洲國家的主意。英國方面就是近日拉上美國和多個國家在巴林開會討論組建聯合艦隊在霍爾木茲海峽"護航"的計劃,並希望德國加入這一隊伍。而面對英國想要歐洲為英國買單的詭計,德國外交部就在近日公開表示,"不會參與此類極限施壓行動",而從德國外交部的措辭來看,對於英伊矛盾,德國是有清醒認識的。

船到用時方恨少

眾所周知,從二十世紀初開始,英國海軍就已經走向下坡路,在二戰後,尤其是冷戰結束後,英國海軍的整體實力也下降到了危險的邊緣。進入二十一世紀,英國海軍實力的下滑不但沒有得到扭轉,反而繼續大幅下滑。現今的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數量已經保持在個位數水平,護衛艦數量雖然還保持在兩位數,也擁有航空母艦、兩棲攻擊艦和船塢登陸艦等大型水面艦船,但是,整體打擊能力的下降和不足是非常明顯的。

現今的英國皇家海軍整體實力,在世界範圍內已經處於二流水平,早已經被中國、日本甚至韓國等新興海軍大國甩開。只是,對於自己,英國並沒有清醒的認識。

(英國現今在波斯灣所有的麻煩都是自己政策的結果)

在多日前,為了配合美國的對伊政策,英國突然冒險,以違反國際法的方式扣押了伊朗在直布羅陀海峽正常航行的油輪,並堅稱自己的行動是合法的,拒絕伊朗提出的立即釋放要求。面對英國人的傲慢和愚蠢,被激怒的伊朗也在霍爾木茲海峽做出行動,扣押了英國油輪。而面對這樣的尷尬,英國在不斷發出強硬信號、並極力狡辯的同時,也向霍爾木茲海峽派出海軍力量,以增加對伊朗的壓力,逼迫伊朗屈服。

可是,前文已經提到,現今的英國海軍早已經不是近現代歷史上的無敵艦隊,想要單獨支撐霍爾木茲海峽的護航行動,英國明顯做不到。伊朗海軍整體實力雖然遜色於英國皇家海軍,但是,伊朗是霍爾木茲海峽和波斯灣沿岸國家,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足以制衡大國海軍的魯莽行動。而若想抵消伊朗的地理位置優勢,對伊朗造成真正的壓力,英國就必須拿出規模更大的海軍力量。只是,英國拿得出來嗎?顯然不能。

美國有能力幫忙,但是不太想幫,英國只好求助歐洲和德國

在現今的世界,有能力在霍爾木茲海峽抵消伊朗地理位置優勢,對伊朗造成較大壓力的國家海軍也只有中美日等少數幾個國家的海軍,而在英國安全體系內,有可能也有能力為英國出力的也只有美國和歐洲,可是,美國和歐洲明顯都不想為英國買單。

美國方面:在霍爾木茲海峽幫助英國艦船,美國海軍明顯有充足的能力,實際上,以美國在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附近,以及整個中東的軍事部署,伊朗絕對處於劣勢。但是,美國對伊朗很明顯有更大的目標。美伊近期的矛盾衝突非常複雜,美國想要的是談判,是伊朗讓步,還是玩戰爭邊緣政策,現今誰也說不清。而在波斯灣和霍爾木茲海峽,美國對伊朗的動作看似很多,但是,威脅等級明顯都沒有達到失控範圍。也就是說,美軍對伊朗還有很多保留。

(嘴上再強硬也沒用,等到需要海軍之時,英國人才了解一點現實)

而且,美國也非常清楚,美伊對抗絕不能走向戰爭,因為一旦美伊戰爭開始,美國的所有對伊想法就會完全落空,伊朗憑藉近幾年在中東的成功軍事外交,也能夠對美國的整個中東戰略造成很大不利影響。伊朗在近期邀請俄羅斯海軍在波斯灣進行聯合軍演,其實就是伊朗對美反擊的開始,而這個反擊也明顯擊中美國的痛處,俄伊在波斯灣和中東的合作會不會增加?俄羅斯會不會藉此進入波斯灣和美國分庭抗禮、收穫前蘇聯都沒有獲得過的中東地位?美國還是非常擔憂的。

受此影響,現今的美國雖然是軍事打壓伊朗的旗手,但是,美國的行動都很謹慎,都比較克制,在打壓的同時,也極力避免過度刺激伊朗。而伊朗方面也已經看到美國的這個做法,也在採用相同的戰術,也不去過度刺激美國軍方,雙方繼續保持默契。

同時,霍爾木茲海峽的緊張局勢其實是美國刻意製造的,其最大目的其實是想讓更多的國家參與美國的對伊極限施壓戰略。德國外長拒絕英國要求時就直接提到,德國不會參與"極限施壓行動",德國副總理也在近日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在海灣地區開展保護民用通航的行動"有些操之過急"。若能阻止伊朗和其他衝突方之間產生"持久的激化局面",就是對通航的一種良好的保護"。

而從德國方面的用詞來看,德國其實就是在告訴英國和美國:"我們很清楚你們策劃霍爾木茲海峽護航行動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伊朗極限施壓,就是為了讓德國參與對伊朗的極限施壓行動,不用拿冠冕堂皇的借口糊弄我們。現今的霍爾木茲海峽還沒有到需要軍事護航的地步,英國面臨的局面都是英國人愚蠢行動的結果,我們很清楚,所以你們最好還是從緩和美伊局勢入手,不用打我們的主意"。

(英國海軍雖弱但也比伊朗強,只是,在霍爾木茲海峽伊朗明顯比英國優勢大)

而且,美國之所以會讓英國出手,其實就是想要分攤美軍的壓力。早在"軍事護航"設想曝光之初,美國官方就明確表示,美國不想再像以往那樣獨立承擔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維護責任,美國希望其他國家承擔更多霍爾木茲海峽安全的維護責任。

因此來說,面對現今的尷尬,英國明顯不可能從美國那裡獲得更多幫助。美國本身的目的就是將責任轉嫁給其他國家,若美國在此時去幫助英國,豈不是又回到美國總統認為的"讓美國吃虧"的老路嗎?而在美國之外,英國也只好求助歐洲。

歐洲方面:在美國之外,深陷泥潭的英國也在策動德國、甚至整個歐洲聯盟參與波斯灣軍事護航行動。英國在此前就曾建議歐洲組織自己的"護航"艦隊。但是,對歐洲,英國也明顯沒有那麼大的影響力,為此,英國在日前就不得不改變了措辭,稱"這一任務是美國支持的以歐洲為主導的行動",拉大旗作虎皮,借美國的名號拉上整個歐洲向美國獻媚,並狐假虎威解決英國和伊朗近期的緊張局勢,對伊朗造成更大壓力,迫使伊朗對英國完全屈服。

而且,作為歐洲大國,整體實力明顯強於英國的大國,德國的參與對美國實現目標還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就在日前,美國方面也正式向德國等一些盟國提出要求。"美國駐德國大使館也在近日證實,華盛頓已正式要求柏林加入英法的聯合行動,以確保霍爾木茲海峽的安全,並"對抗伊朗的侵犯"。可是,前文已經說過,德國對於美國的目的已經非常清楚,想要讓德國為美國對伊政策買單,恐怕也不容易。

(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的優勢,也只有真正的世界大國海軍能壓制,英國明顯不能)

現今的德國已經看清美英伎倆,明顯對英國不買賬,除了前文提到的德國官方直接點明美英的真正目的,拒絕美英要求之外,德國前總理和在野黨也都公開表示,"德國不應該捲入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衝突。參與"護航"會帶來不可預測的後果"。

因此,對於參與美國的對伊極限施壓行動,解救英國,德國預計不會太感興趣。但是,也應該明白,美國對德國、對歐洲很多國家尤其是小國還是有很大影響力的,而在配合美國戰略方面,歐洲國家也一向是左右搖擺。受此影響,一旦美國出面加大壓力,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在內也是有屈服可能的。只是,在軍事護航問題上,德國明顯不會和美國、英國一條心,而沒有美國的幫助,英國對歐洲的任何想法也都很難實現。

英國似乎總是在給歐洲找麻煩

德國、歐洲、甚至全世界都很清楚,英國現今的尷尬完全是咎由自取,完全是自找麻煩,英國現今的想法也是想讓自己的麻煩、美國的麻煩成為歐洲所有國家的麻煩。而英國這種愚蠢做法的目的也有兩個。

第一個目的,讓歐洲幫忙解決麻煩。在冒險幫助美國扣押伊朗油輪,幫助美國對伊極限施壓戰略以後,面對伊朗的反擊,英國人應該已經認識到,自己已經捅了馬蜂窩。

受美國強大國力、軍力,在中東軍事部署的影響,美伊矛盾無論有多大,伊朗也是不敢輕易對美國,對懸掛美國國旗的油輪動手的。實際上,美伊都在極力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美伊在這個問題上也有很大默契。但是,英國就完全不同了。伊朗完全清楚,即使自己教訓一下英國,甚至美國,只要不發生流血衝突,美伊默契就不會消失,英國除了忍耐,其實也沒有太多的其他應對辦法。

(英國不但在伊朗問題上配合美國,在波羅的海對俄羅斯方面,英國做的更過分)

而且,伊朗人也很清楚,在美國極力避免和伊朗的軍事衝突,雙方達成默契的背景下,單憑英國現今的軍事實力,也是不足以對伊朗構成致命威脅的。藉助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和波斯灣的優越地理位置,伊朗完全可以對英國以小博大,對英國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而面對自身軍事力量的不足,英國也不敢對伊朗做出太大軍事動作,美國也不會允許英國把美國捲入和伊朗的直接軍事較量。

受此影響,在英國扣押伊朗油輪以後,伊朗理所當然的對英國展開回擊。而面對伊朗的回擊,英國也終於認識到自己的軟肋。只是,英國人的傲慢性格也使得英國不能輕易屈服,英國甚至還在夢想著讓伊朗屈服,讓此次油輪互扣事件以英國的勝利告終,至少讓英國體面的結束這個尷尬。而為此,英國就需要歐洲的幫助。

而且,英國現今想要歐洲幫忙解決的麻煩還只是現實的麻煩,美伊問題才是真正的大麻煩,而這個大麻煩又是誰的麻煩那?明顯是美國的麻煩,英國原本完全沒必要捲入其中,美伊問題也只是美國的麻煩。而英國對伊朗的行動,其實也是想拉攏整個歐洲幫助美國。現今英國和伊朗的問題,其實也成了英國拉攏歐洲一起幫助美國的手段。

第二個目的,加深美英同盟,推進"世界的英國"戰略。即將脫離歐盟的英國其實也明白,離開歐盟這個護身符,英國的全球影響力必然大減,而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推進脫歐計劃的同時,英國也提出了"世界的英國戰略",其目的就是讓英國在脫離歐盟之後,繼續保持較大的國際影響力。為此,英國除了需要加深和美國的關係之外,也需要對歐盟繼續保持較大影響力,而這個影響力也可以是伎倆。

英國想要策動歐洲國家參與軍事護航的動作,在戰略上算是一次演習,就是在演練英國藉助美英關係、外交伎倆、在脫離歐盟之後繼續影響歐洲的能力。

因此來說,英國近期對德國和歐洲的要求和動作,除了解決最現實的油輪事件之外,推進英國脫歐後的國家戰略也是最大目的之一。

歐洲才不會搭理英國,歐洲最忌憚的只會是美國

只是,歐洲會讓英國如願嗎?明顯不會。英國早已經失去對歐洲事務的掌控能力,脫不脫歐,英國都已經沒有這個能力。受此影響,歐洲對英國的戰略幫助,也只會在美國強大壓力下開始,離開美國,英國什麼也不是,什麼也做不了。(CX)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123軍情觀察室 的精彩文章:

腦洞大開!俄羅斯設計出燒腦武器 其射擊的子彈形狀實在太另類
如何保衛北極?俄:用一款巨型戰鬥機 幾乎和波音737一樣大

TAG:123軍情觀察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