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宮廷用瓷——仿古創新,玲瓏纖巧,柔和秀麗

雍正宮廷用瓷——仿古創新,玲瓏纖巧,柔和秀麗

雖然收藏界普遍認為,乾隆朝的瓷器燒制技藝代表了古代燒瓷技術的最高水準。但若是將乾隆年制的瓷器和雍正朝的瓷器相互比較的話,還是少了幾分典雅,多了幾分艷俗。

(大英博物館裡的雍正瓷器 )

雍正朝的瓷器向來以「精緻典雅」的藝術特徵為後人所稱讚。這出於雍正帝本人高雅的藝術品味,雍正朝的各式藝術品,琉璃、琺琅器、工筆畫等等,都顯得雅緻清新,簡潔流暢。

(雍正菊花式磁碟十二色,代表了雍正時期瓷器的高水平)

鬥彩——精緻典雅

鬥彩又稱為「逗彩」,寂園叟的《陶雅》有云:「豆者豆青也……雜以他色曰豆彩。」

(上海博物館·雍正景德鎮窯鬥彩蟠桃提梁壺)

鬥彩在明朝時期出現,雍正朝時期的鬥彩作品大多是對明朝成化年間鬥彩作品的仿製,同時,雍正朝的鬥彩瓷器無論是在器形、設計和填彩工藝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因為雍正朝粉彩的盛行,燒瓷工匠們不再拘泥於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的固有模式,將兩者結合,讓粉彩渲染和平塗的技法發揮出來,呈現出更加清新雅緻的特點。

(國家博物館·雍正鬥彩夔鳳八吉祥紋盤)

因為技藝上的創新,雍正朝的鬥彩有了鮮明的時代特點,相比於明朝和康熙年間的鬥彩瓷器而言,雍正鬥彩更加柔和秀麗,淡雅舒暢。鬥彩並非創於雍正朝,也沒有在雍正朝斷絕,但此後歷朝歷代的鬥彩瓷器,都不及雍正朝精緻工整。

粉彩——清麗脫俗

粉彩瓷是在五彩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最開始其實是對琺琅彩的模仿。康熙年間,燒制琺琅彩的材料都需得從海外進口,成本過高。後來景德鎮御窯廠的工匠們嘗試以粉彩模仿琺琅彩,以較低的成本燒制出精美絕倫的瓷器,在民間也得以普及。

粉彩瓷是康熙年間才開始出現的瓷器,康熙末年,粉彩還在開發摸索之中,所製作出來的瓷器相對來說比較粗糙。而到了雍正年間,粉彩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短短十年就已經達到了巔峰水平。

(清雍正·胭脂紅內粉彩花卉盤碗)

粉彩裝飾相對於其他瓷器更加細膩柔和,色彩典雅,其紋飾大多是風格清麗的山水花鳥和人物,表現形式上大多沿用了中國國畫之中的工筆技法。史學家們認為,雍正朝的粉彩之所以得到充分的發展,並且顯示出柔和清雅之美,主要原因是當時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逐漸提高,市民階層安居樂業,心態平和,對這種柔和之美十分推崇。而到了乾隆朝時期,國力強盛,乾隆本人亦喜好富麗堂皇的藝術品,粉彩自然也少了幾分高貴的氣質。正如《陶雅》之中所說:「粉彩以雍正朝最美。」

琺琅彩——宮廷專享

琺琅彩的精緻貴重絕對高於粉彩,但因為琺琅彩始終只是宮廷專享的特殊瓷器,其意義遠不及粉彩深遠。

(台北故宮藏雍正琺琅彩瓷)

和粉彩一樣,琺琅彩也是在康熙末年開始出現,工匠們模仿銅胎琺琅的製作工藝,形成了獨特的琺琅彩瓷。琺琅彩從問世之日開始,就直接交由宮廷內務府直接管理。康熙帝打破傳統,不讓景德鎮御窯廠經手琺琅彩瓷的製作,而是專門設置了宮廷琺琅作專門燒制,琺琅彩瓷也便成為了「內廷秘玩」。

雍正朝的琺琅彩瓷大多以白釉為底,集詩、書、畫為一體,令人回味無窮。從彩料上來看,這段時期的色彩已經發展到了二十多種。康熙年間,琺琅彩彩料完全從國外進口,而且這些彩料顏色局限,價格高昂,數量上也不能完全滿足內廷需求。為了更好地發展琺琅彩瓷,雍正帝一方面不惜工本,鼓勵工匠們自行燒煉琺琅彩彩料,根據清宮造辦處檔案記載,從雍正六年開始,我國的燒瓷匠師們已經奉旨借鑒西方進口彩料,燒制出了更為豐富的色料。另一方面,雍正還網羅當時的藝術名家,為琺琅彩瓷繪製紋樣,幾乎每一件宮廷琺琅彩瓷都是名家工藝的匯總。

青花、釉里紅——嚴謹工整

雍正時期是青花瓷,釉里紅和青花釉里紅髮展的重要時期。雍正早年的青花瓷和康熙年間極為相似,到了雍正中期趨向於模仿永樂宣德年間的精品青花瓷。在題材上,雍正年間的青花瓷不似康熙年間,喜好使用人物和山水、戰爭場面來作為主題,而是使用了花鳥、龍鳳等具有吉祥寓意的圖案。

康熙年間已經基本恢復了明朝釉里紅的燒制。釉里紅因為燒制難度太大,雖然早在元代就已經出現,但真正大量燒製成品的時期只有宣德年間和清三代。宣德年間,釉里紅突然絕跡,直到康熙年間才開始嘗試復原。而雍正時期的青花釉里紅可謂是達到了歷史巔峰,青花色澤純正翠藍,釉里紅色澤鮮艷,紋樣工整清晰,造型極為秀美。

結語

從雍正時期瓷器的表現形式可以看出,雍正年制瓷器和雍正本人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有著密切的聯繫。雍正瓷器講究宮廷貴氣,又能做到內斂而不張揚。雍正對藝術的追求能夠在後世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根本原因還是因為雍正朝藝術品由內而外的高雅氣質。

雍正在位短暫,但在制瓷成就上絕不容忽視。清三代是中國古代瓷器生產的高峰期,而雍正朝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啟下的作用。此階段的瓷器無論是裝飾、造型,還是繪畫、釉色都體現了高超的生產技藝,器形之美完全可以與明朝永樂年間和成化年間的瓷器相提並論。

(清雍正·胭脂水粉彩花蝶小碗)

雍正瓷不講究奇和大,它們小巧玲瓏,別緻優雅。在色釉方面,雍正帝在竭力扶持工匠們復原前朝制瓷工藝的同時,也在積極鼓勵創新,釉色純正,超凡脫俗。雍正瓷和康熙瓷、乾隆瓷有著明顯的差別,康熙瓷隨著時間的推移,由精簡向奢華過度,乾隆瓷風格則為完全的奢華,雍正瓷雅緻纖巧。從帝王本身來說,這是由於雍正帝在位時,一改當年康熙帝偏重程朱理學的思想,而是重視儒、道、釋互補的結果,也是當時人們安居樂業,審美趨向於柔和之美的體現。

參考資料

寧鋼,陳汗青——《雍正粉彩花蝶紋飾的藝術特徵》

耿寶昌——《明清瓷器鑒定》,紫禁城出版社

馮先銘——《中國陶瓷史》,文物出版社

馮先銘——《清盛世瓷選粹》,紫禁城出版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張道藩費盡周折把蔣碧薇從徐悲鴻手裡奪過來,為何最後又拋棄她?
從《太陽照常升起》看海明威的主題——迷惘的時代,硬漢敗而不倒

TAG:心安歷史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