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鍵盤也有段子,笑談鍵盤發展的冷知識

鍵盤也有段子,笑談鍵盤發展的冷知識

天下才共一石,段子手獨得八斗,噴子分得一斗,自互聯網開通至今共分一斗。網路時代,大家都玩段子玩梗,不要以為外設界都很正經無趣,其實鍵盤一樣有段子可以玩的,比方說,當年挖下至今沒填的坑。

鍵盤的起源就是打字機,打字機原先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盲人寫字,現在更多的說法就是說發明家與漂亮盲女的故事。當然了。核心意義就是,打字機也好,後世的鍵盤也好,鍵位是固定的,熟悉以後我們可以盲打操作。

記得當年學電腦,背字根的時候,盲打確實是剛性指標。其實無他,手熟而已,如果你開了10年手動檔,你還會怕斜坡起步什麼的嗎?

據說,一開始,打字機的字母排列是按照正常26個字母順序排列的。這樣的好處是效率挺高,但偏偏是因為打得快,容易造成打字機上的傳動桿碰撞卡殼,因此就故意打亂了原先的順序排列,通過降低打字效率,以此來避免傳動桿卡住所產生的故障。

當然了,現代鍵盤早就不是傳動桿的結構,可是為了無縫過渡,又沿用了打字機的字母排列。

也正因為鍵盤上第一行字母以 QWERTY 的順序排列,它也被稱為「 QWERTY 」鍵盤。有意思的是,當年黑莓流行的時候,很多人又把QWERTY鍵盤稱之為全鍵盤設計,其實,也沒啥不對的說。

當年越獄熱播,以及奧巴馬讓黑莓吹了一波。然而,國內使用電子郵件,需要大幅度錄入的有限,關鍵是已經進入觸屏時代了,手機實體按鍵慢慢走到盡頭了。

曾經鍵盤滑鼠也是走到了末路,倒不是因為觸控什麼的,主要是因為工藝、技術、價格太成熟,尤其是各種品牌投產為了搶佔市場,基本上把價格做爛了。曾經,鍵鼠僅僅是贈品,甚至還不如2.1聲道音箱值錢。

直到電競遊戲以及機械鍵盤出現,外設才慢慢從配角往C位靠近。當然了,畢竟是外設,恕我孤陋寡聞,真沒見過誰的外設比較主機貴的。

價格過千元、顏值毫無亮點的機械鍵盤,憑藉手感和造神成功征服了遊戲玩家。當然了,也是和大家消費力提升有關。

曾經老玩家的浪漫是機械鍵盤、貓頭鷹風扇、超頻,男人嘛,總是有點愛好的。當然了,真正的玩家來說,好顯卡還是不可缺少的說。同樣玩吃雞,30幀和60幀是兩個概念,60幀和144幀是兩個世界,如果你需要4k解析度開240幀,那麼,你需要更多的浪漫。

同樣,為什麼玩鍵盤也可以浪漫?那是因為機械鍵盤的每個按鍵都是一個獨立的機械結構,無論是在原材料還是軸承以及工藝上,成本都很高。雖然說,機械軸說到底就是一個開關而已,然而不一樣的是即使結構幾乎一樣,手感還是有輕微的不一樣。比方說,櫻桃青軸、

凱華青軸、雷蛇綠軸雖然都是青軸,但是手感還是可以分出來的。

其實,機械鍵盤早就有了,而且比起薄膜鍵盤早說了。記得,2013年有位KOL說自己diy經驗有30年,姑且不說他當時年齡不足40歲,關鍵是1983年,中國有電腦的估計是軍區重地或者科研重點單位之類的,這位是軍區司令兒子還是清華大學教授的兒子呢?

1983年,美國AST虹志公司才剛剛成立,重點的不是說AST掛了沒有,重點是那時候的品牌機配備的就是機械鍵盤。

前面說了,機械鍵盤其實並不完美的,機械結構怕氧化、怕磨損、怕進水。而且相對而言,壓力係數高、聲音大。

這個也是曾經薄膜鍵盤風行的原因,一方面是生產難度,一方面是滿足人們某些需要。

薄膜鍵盤的結構不像機械鍵盤那樣有著少則幾十個,多則上百個部件,它的電路板集成在了一張薄膜上,所以只需要面板、隔離層以及上下電路這四部分組成。

因為它的結構簡單,使得鍵盤不僅厚度能做到儘可能的薄,成本也極其低廉,由硅膠等材質包裹的電路,甚至還有一定的防水效果。

不過,最早期的薄膜鍵盤是應用在計算器一類的產品,嚴格來說,我們小時候打魂斗羅用的手柄,也是薄膜鍵盤同款的開關,只是鍵位數量很少而已。當年玩任天堂賊6的我,手柄自己維修不知道多少次了,拆出來的結構就是和薄膜鍵盤一模一樣的。隨便一說,其實計算器也有機械軸的,那個手感太爽了。

然而,薄膜鍵盤的缺點是回彈力度不足,響應慢,段落感差,所以才有被文案大神一波推成神。

神壇待久了,真以為自己升仙了。櫻桃同樣如此,被推上神壇以後,產能不足的問題被暴露出來。曾經美商海盜船把貨源幾乎掐斷了,逼著各大品牌自謀出路。

羅技選擇了和歐姆龍合作搞了一個G軸;雷蛇和凱華出來一個雷蛇軸;雙飛燕就給旗下子品牌打造了光軸。光軸比起G軸、凱華軸的步子大多了,已經是從結構上面改變,和經典MX軸完完全全不不一樣。

光軸,是一種誕生於傳統機械鍵盤上的創新型微動開關技術,通過替換傳統機械軸開關結構內的觸發金屬撥片為紅外線光學感應組件,利用光感應原理,產生不同等值的電阻,形成開路和通路兩種狀態,從而觸發按鍵信號指令。由於光學信號單向傳輸,輸入端與輸出端完全實現了電氣隔離,搭載光軸技術的鍵鼠外設產品抗干擾能力強,工作穩定,無觸點,使用壽命長。

光軸第一代雖然快,但是手感偏軟,於是二代加入了彈簧和擊錘,產生了段落感和響聲,手感也慢慢和經典MX軸靠近。這個其實和前面說的鍵盤字母排序一樣,要一下子改變全世界的使用習慣很難,哪怕是喬布斯,第一代iPhone出來的時候,多數諾基亞用戶表示費解。

出奇的是,二代光軸發布不足一年,更好的三代光軸來了。雖然說,大結構不變,但是在軸外部加入了平衡桿的設計,使得按壓下去不會出現晃動,每一下的手感一致這種設計也是超前的。

三代光軸,三年前我已經在使用,而雷蛇最近才在推文案。相當於,蘋果用戶看到安卓新手連鎖屏都不會的時候,只能盡量忍住不笑。

當然了,玩鍵盤還有一種浪漫叫做電容軸,可惜就掌握在幾個公司手裡,市場份額少,價格貴,幾乎就是程序員的執念之物。

經典MX軸、薄膜、光軸、電容軸依然會並存,正如青紅茶黑四種軸體能演變出演變出千變萬化的個性一樣,不一樣的鍵盤結構,能滿足不一樣的需要。講個笑話,我1998年買電腦的時候已經有IBM的語音識別錄入軟體。雖然我們現在都用微信發語音,但是,如果技術允許,你願意改變的你絕地求生操作方式嗎?

左移動5步,後退三步,左探頭,右探頭,卧倒,向前爬…….我相信一局下來,你就需要來一杯金嗓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山狐數碼show 的精彩文章:

千元手機知多少,四款性價比之選,誰才是你的王者
機械鍵盤不難選,從手感去談軸體類型

TAG:中山狐數碼sho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