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的血型之謎是如何被解開的,起初人類認為血液都是一樣的!

人類的血型之謎是如何被解開的,起初人類認為血液都是一樣的!

一個冬日的夜晚,蘭特斯坦納在做完一個死於輸血反應患者屍體解剖後,從醫院回家。他雖然感到疲憊,坐在沙發上休息,但仍在不斷思索……朦朧的雙眼似乎看到壁爐中紅色火光化成了堵塞死者血管的斑塊……這時他「暮然回首」, 望著書桌上那張實驗報告,完全明白那答案——

圖活命教皇濫殺無辜 輸羊血醫生鋃鐺入獄

血,這種暗紅色、粘稠而帶有腥味的液體,很早就為人類所熟悉。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中,人類在與野獸搏鬥時不但不止一次地看見淋漓的鮮血,而且發現人或動物流血過多就會不可避免地死亡。由此,人們便認識到生命與血液息息相關,甚至認為「生命就是血」。

奴隸制時代,在古羅馬的環形角斗場上經常舉行角鬥士相互廝殺的表演,成千上萬的觀眾觀看著一幕幕鮮血淋漓的生死格鬥。每當角鬥士將鋒利的劍尖直刺向對手胸膛、鮮血四濺的當兒,瘋狂的貴族們會發出陣陣駭人的尖叫和病態的狂笑。甚至有些觀眾湧向倒斃在血泊中的角鬥士,野狗般地用舌頭去舔吸那些不幸的奴隸身上流淌的鮮血。愚昧和無知讓他們相信:舔食角鬥士的鮮血,可以使自已「體格強壯」、「意志堅定」。

更有甚者,1492年羅馬教皇英特森諾八世患中風,一病不起。前來會診的醫生們個個束手無策。這時,有人提出一個荒唐透頂的建議:讓教皇飲用具有青春活力的人血來治病。於是,權力至上的統治者為了苟延殘喘,竟殘忍地割斷了三個青春少年的血管。當然,這個貪飲人血的暴君也沒有好下場,很快就去見上帝了。

1628年英國科學家哈維對血液循環的劃時代發現,使人們開始認識到:人體內的血液是在一個密閉的血管系統中環流不息地運動著的。所以,想要給人們補充血液,根本不能通過原始的喝血手段,而必須直接將血液輸送到血管中去。但是,當時人們錯誤地認為,血液不僅是維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質,還決定人類一切氣質和性格特徵。

於是,1668年法國醫生丹尼士,接受了一位婦女的請求,把新生羊羔的血液輸入她丈夫的血管內。可愛的小羊羔溫雅文靜,既不貪食也不醉酒,更不會放縱自已,屬於人見人愛的性格。而那位法國婦女的丈夫性格暴戾、嗜酒如命,因此他的妻子天真地相信,輸入新生羊羔的血液,對改變她丈夫的性格大有好處。

丹尼士醫生大膽地割開了這位丈夫的血管,用一根金屬管把他的血管和羊羔的股動脈連接起來,輸入了約150毫升新生羊羔血。後來又輸了一次。在兩個月後的第三次輸血中,悲劇出現了:這位可憐的丈夫突然感到腰部劇烈疼痛,胸口發悶,心跳加速,最後在狂躁中死去,成了人類輸血史上第一個犧牲者。

那位魯莽的丹尼士醫生也被指控為「過失殺人」而鋃鐺入獄。從此,輸血被法律明文禁止,醫生們便視若畏途,不再以身試法。

創奇蹟產婦起死回生 感困惑怪症百年不斷

時光默默地流過去了150年。醫生們在長期的大量臨床實踐中,看到了病人們一個又一個因大量失血而死在手術台上。雖然輸血是挽救這些患者生命的唯一途徑,但他們想到當年丹尼士的遭遇,都不寒而慄,裹足不前。

很顯然,要突破輸血的禁區,除了智慧更需要勇氣。英國婦產科醫生布倫德爾就是這樣一位大無畏的戰士。他認為,丹尼士悲劇的產生並不在於輸血本身,而是丹尼士那種將動物血液輸入人體企圖改變人類性格的愚昧舉動。於是布倫德爾果斷地決定進行人與人之間輸血的偉大嘗試。

布倫德爾設計了好幾種輸血的器械。開始時,他採用黃銅製造的注射器,先抽取健康人的血液,再注入到病人的血管中;後來又設計了漏斗狀的唧筒輸血管,在漏斗壁的夾層中還可以注入溫水以保持血液的溫度;最後又製成了以重力作為輸血動力的輸血器,終於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1818年12月22日,在倫敦舉行的醫學年會上,布倫德爾矯健地登上講壇,作了通過輸血使一位大量失血休克的產婦起死回生,從而充分顯示人與人之間輸血成功的第一例報告。這樣,湮沒了一個半世紀的輸血術,經過布倫德爾的卓越努力,終於又重新興盛起來,挽救了許多大出血病人垂危的生命。

循著布倫德爾成功的足跡,後人對輸血的方法、器械等做了各種改進,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此同時,又不斷產生了一些新問題:有的病人在輸血後會無緣無故出現發冷發熱、頭痛胸悶、呼吸緊迫和心臟衰竭等癥狀。很多病人往往因此而死亡。

開始有人認為,這可能是輸入的血液發生凝固造成的。可是,當防止血液凝固的物質被發現並採取相應措施後,這種危險情況仍時有發生。又有人猜想,這可能是輸血過程中混入病菌引起的。但是,採用嚴格的滅菌術後,這種致命的輸血反應仍未絕跡。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科學家們進行了新的探索,其中最卓越的代表是奧地利病理學家蘭特斯坦納。他首先關注的是,為什麼同樣接受輸血有人安然無恙,有人卻產生致命後果?是種族、性別還是血緣差異?顯然都不是。因為就是在同一親屬諸如父子、兄弟或姐妹之間的同性別輸血,有時也會產生致命的後果。

作為病理學家,蘭特斯坦納推測,這很可能是輸入的血液和本身的血液混合後產生了某種病理變化。他決定通過實驗,尋找困擾近百年的輸血反應的正確答案,迎接二十世紀的曙光。

六人實驗破血型迷霧 ABO露廬山真面目

1900年初,蘭特斯坦納把實驗室的五位同事邀集在一起,在取得共識之後,他們小心地用針管從自已的靜脈里抽出幾毫升血液,分成淡黃色半透明的血清和鮮紅色的紅細胞兩部分,並分別用試管把它們裝起來,貼上標籤。

接著,蘭特斯坦納在一個白色大瓷盆上分開滴下六滴來自同一人的血清,再把每個人的紅細胞分別滴在每滴血清上互相混合,於是一種使他終生難忘的現象發生了,即在同一人的血清里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結果:一種是紅細胞仍然均勻地分布在血清里,另一種血清里的紅細胞卻凝結成紅色絮團狀,散布在淡黃色血清里,使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繼續將其他五人的血清按同樣的方法滴入每個人的紅細胞,並對發生凝集與否分別用「+」、「-」符號表示。

實驗結果表明:在這六個人中,每個人的血清遇上自已的紅細胞時都不會凝集;而遇上別人的紅細胞時,有的會發生凝集,有的卻不會發生凝集,如同遇上自已的紅細胞。很明顯,人體的血液具有不同類型,蘭特斯坦納稱之為「血型」。即將全部紅細胞都不發生凝集的劃為Ⅰ型,將凝集規律相同的一種劃為Ⅱ型、一種劃為Ⅲ型。

這樣,人類就存在著三種血型。那麼,這種血型差異是怎樣產生的呢?特別是與輸血反應又有什麼關係呢?

「為伊消得人憔悴」,蘭特斯坦納雖經反覆思考,但仍未找到明確的答案。

一個冬日的夜晚,蘭特斯坦納在做完一個死於輸血反應患者屍體解剖後,從醫院回家。他雖然感到疲憊,坐在沙發上休息,但仍在不斷思索……朦朧的雙眼似乎看到壁爐中紅色火光化成了堵塞死者血管的斑塊,並與「六人實驗」中凝集反應的產物疊印在一起……這時他「暮然回首」,望著書桌上那張實驗報告,完全明白那答案「卻在燈火闌珊處」:或者是Ⅱ型血輸入了Ⅰ型體內;或者是Ⅲ型血輸入了Ⅰ型體內;或者是Ⅱ型血輸入了Ⅲ型體內;或者是Ⅲ型血輸入了Ⅱ型體內。總之,這四者必居其一。

實踐完全證實了蘭特斯坦納的推斷。

1902年他的學生迪卡斯特羅又在155個正常人中重複了老師的實驗,結果發現151人的血型規律與蘭特斯坦納的報告完全相同。但另有4人的紅細胞除了與自已的血清相遇不發生凝集外,對所有其他人的血清都發生了凝集,於是證實了第Ⅳ種血型的存在。1907年捷克醫生楊斯基總結歸納了這四種血型的相互關係,並由國際學術會議統一命名為:A型(Ⅱ型)、B型(Ⅲ型)、O型(Ⅰ型)和AB型(Ⅳ型)。那麼,這種凝集反應的本質又是什麼呢?

獲諾獎再攀RH高峰 挽救溶血夕陽更燦爛

進一步研究表明,人體血液的紅細胞里,存在著一種由球蛋白質分子構成的特殊抗原,即A抗原和B抗原。由於一個人血液里成千上萬億個紅細胞所含的抗原都是相同的,因而不同的抗原組合也就形成了上述四種血型。

與之對應,人體的血清中又有兩種特殊的也是由球蛋白質分子組成的抗體,即抗A抗體和抗B抗體的不同組合,與四種血型「配套」。

現在,我們對前面提到的一系列問題都可以找到正確答案了。每個人不論屬於何種血型,由於紅細胞或抗原與血清中的抗體不屬於「同種」球蛋白(A型、B型);或者沒有抗原A和抗原B(O型);或者血清中沒有抗體A和抗體B(AB型),因而自已的紅細胞絕不會與血清凝集。

而當不同人體血液相遇(例如輸血)時,其結果則與血型密切相關了。如果彼此血型相同,當然不會產生凝集反應。如果輸入的是O型血,由於不含抗原A和抗原B,這種凝集反應也就不會發生。這就是O型血的人被稱為「萬能輸血者」的由來。相反,如果其他三種血型彼此不同,例如A型血輸入B型血體內(或B型血輸入A型血體內),或者將AB型血輸入A、B、O任何一種血型體內,都將由於同種的抗原——抗體(如A抗原和抗A)相遇,因而兩種蛋白質分子就會結合成更大的分子而沉澱。紅細胞就會凝結成塊,引起嚴重的輸血反應,甚至導致病人死亡。但是,AB血型者由於不含抗A和抗B,故可以接受任何血型者的輸血,並被稱為「萬能受血者」。

蘭特斯坦納的發現,使輸血技術開始建立在完全可靠的科學基礎上,特別是在一戰和二戰中挽救了無數垂危者的生命。不久,他的祖國發生戰禍,只能攜全家通過荷蘭到美國繼續從事研究工作。1930年,他因發現人體第一個ABO血型系統而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但是,蘭特斯坦納並不因此而炫耀自已,甚至當天沒有將這一殊榮告知家人。他更加勤奮地工作。1940年,蘭特斯坦納和另一位醫生維納合作,將獼猴的血液注射進家兔或豚鼠體內後,都得到一種能使獼猴紅細胞凝集的抗體。用這種抗體檢查紐約市白人的血液,有85%的人產生紅細胞凝集,另外15%的人不發生凝集。

獼猴,又稱洹河猴,英文名是Rhesus monkey,故將這種產生凝集反應的抗原和抗體,分別稱為「RH抗原」和「RH抗體」,並根據RH抗原的有無確定人類的血型,稱為「RH血型」。這一重大發現對攻克新生兒溶血症具有里程碑意義。

在正常情況下,胎兒和母體之間存在著「胎母屏障」,使兩者之間的血液互不溝通。但是在分娩前一段短時間或分娩過程中,這種「屏障」會部分或完全破壞,少數胎兒紅細胞就能越過「屏障」進入母體血循環,如果母體為罕見的RH陰性,而胎兒則為常見的RH陽性,那麼母體就將產生RH抗體對付這種RH抗原的「入侵」。母體產生的RH抗體又可以反過來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這樣就會使胎兒本身的RH抗原與來自母體的RH抗體結合,造成紅細胞破壞——溶血。這是一種十分險惡的病症。據國外統計,在不明原因之前,幾乎沒有一個患兒能活到一個月。而今卻有救了,就是「換血」,即在嬰兒體內輸入RH陰性血,把RH抗體清除乾淨。

蘭特斯坦納被人們稱之為「現代血型之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宇宙百科探秘 的精彩文章:

愛因斯坦能獲得巨大的成就,是跟他的大腦有更直接的關係嗎?
樂感和節奏是人類獨享的天賦嗎?其他動物是否有「音樂細胞」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