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母乳時被寶寶咬哭,寶媽反手一巴掌後,孩子的表現心疼哭了

母乳時被寶寶咬哭,寶媽反手一巴掌後,孩子的表現心疼哭了

母乳是寶媽送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也是孩子的第一口口糧,很多寶媽費盡心力變成「奶牛媽媽」,就是為了給孩子最好的。可是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過程中,寶媽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其中有個問題比較尖銳,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母乳質量,甚至影響到親子關係,很多寶媽都會遇到,那就是寶寶在吃奶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怎麼辦?如果是偶爾為之,很多寶媽都會忍耐,但經常咬媽媽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寶媽又該如何應對呢?

案例:寶媽的一個舉動,竟讓寶寶斷了母乳

嘉嘉(化名)24歲,是一名新晉寶媽。從前任性驕傲的她,常說自己還是個孩子,如今卻當上了孩子的媽。

儘管嘉嘉努力地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可是在一些事情上還是會有疑惑。最近的一件事情,成為家庭大戰的導火索,嘉嘉自己也比較委屈。

事情是這樣的,嘉嘉的女兒現在八個月了,正是出牙的時候。

有天嘉嘉迷迷糊糊地喂寶寶,誰知道被女兒狠狠地咬了一下乳頭,鑽心的疼痛使得嘉嘉趕緊「扔」掉了孩子,她看著躺在床上哇哇大哭的「小惡魔」心有餘悸。

或許女兒只是偶然的一個舉動,抱著這樣的想法,嘉嘉又把女兒抱起來餵奶了,可是喂著喂著,女兒突然又開始咬乳頭,而且比上次還用力,嘉嘉「本能」地反手給女兒一巴掌,女兒開始有些愣,隨後就開始嚎啕大哭。

哭聲驚動了在另一間房休息的婆婆和媽媽,兩位老人過來了解了前因後果後一致譴責嘉嘉,說嘉嘉不負責任。嘉嘉哭著說:「那我的確很疼啊,我也不是故意的。」

媽媽則現身說法,對嘉嘉說:「你小時候咬我的還少啊?每次我都忍著,連大聲說話都不敢,就怕嚇到你,現在輪到你做媽媽了怎麼能這樣?」

在哄好了孩子,嘉嘉一番深刻檢討後,一場家庭風波總算告一段落,但是更難的卻在後面。小丫頭特別倔強,自從被嘉嘉打了以後乾脆拒絕吃母乳,只要一往嘉嘉懷裡抱她就哭,怎麼也不含乳頭,別人抱就沒事。

嘉嘉這才意識到自己這一舉動的嚴重後果,頓時悔恨交加。此前女兒也是混合餵養,現在不吃母乳了,只喝配方奶。不僅如此,連嘉嘉想和女兒有摟抱這樣親昵的舉動,女兒開始也是十分拒絕的,後來能好一些,但是也絕不喝奶,嘉嘉真是悔不當初。

分析:萌牙期咬媽媽,被打後心裡留有陰影

像嘉嘉女兒這種情況,實際上就是萌牙期因為牙床癢,把寶媽的乳頭當作磨牙棒了。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但很多寶媽沒有心理準備,被突如其來的「入侵」給嚇蒙了,隨之做出的舉動,卻可能對孩子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就像嘉嘉這一巴掌,不僅打斷了女兒的母乳之路,而且還嚴重破壞了親子關係。

一歲以內的寶寶除了身體上的撫育以外,在心理上最需要建立的就是安全感了,但嘉嘉卻給了孩子一個反面案例,讓孩子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寶寶嗅到媽媽母乳的味道,這在以前是代表著甜蜜與充盈,此時卻變成了挨打和哭泣的記憶,難怪孩子不喝奶了呢,而且還很抗拒和媽媽的接近。

寶寶為啥愛「咬」媽媽?和萌牙期有很大關係

孩子不會無緣無故地咬媽媽,如果出現了這種現象,你仔細回想一下,其實是和孩子出牙的時期相吻合的。也就是說,寶寶之所以會咬媽媽,其實和萌芽期有很大的關係。這種行為和寶寶的出牙幾乎是相伴而生的,並非「天使寶寶」突然變成「惡魔寶寶」,而是天使也到了出牙要咬媽媽的時候了。

如果你發現自家寶寶開始出現摳嘴、流口水、咬東西、食慾下降或者情緒突然狂躁,那很可能是寶寶要出牙了。通常寶寶會在6個月開始萌牙,到20至30個月出完整套乳牙,每個人有個體差異,但大體相當。

很多寶媽認為,孩子剛出乳牙時由於不適應,所以就會近水樓台先「咬」媽媽,之後就好了。其實則不然,如果你沒有採取有效的措施來緩解寶寶的牙癢,那麼可能他每次出牙都要向媽媽示威呢。

來看一下寶寶的乳牙出牙順序,各位寶媽做到心中有數。

1、6-8個月

在這個階段寶寶的下齒槽中間部位會長出兩顆中間的門牙,接著上齒槽也會長出中間的兩顆門牙。

2、8-12個月

這四個月寶寶的下齒槽門牙周圍會長出外面兩顆門牙,而上齒槽接著也會長出這兩顆門牙。

3、12-16個月

到了這個階段,乳磨牙開始生長,寶寶的上下齒槽會先後長出第一乳磨牙。

4、16-20個月

16個月之後寶寶就開始生長犬牙了,上下齒槽會先後長出犬牙。

5、20-30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的下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會長出,接著還會長出上齒槽的兩顆第二乳磨牙,這時候寶寶的20顆乳牙就長完了。

總體來看,寶寶出牙和母乳餵養重合的時間,通常在寶寶16個月左右就會結束了。這階段也是寶寶容易「亮牙」,對媽媽進行「火力全開」的時候,一定要引起注意。

寶寶「亮出牙齒」,媽媽要如何應對?

人說狹路相逢勇者勝,只不過人家亮的是劍,可寶寶亮出來的是牙齒,媽媽對此的重視程度可一點兒都不能低呢。面對孩子愛咬媽媽,確切地說是咬乳頭這一行為,寶媽要如何應對呢?

1、 不要厲聲尖叫或呵斥孩子

很多寶媽被咬後第一反應都是尖叫,嚴重點的就像案例中的嘉嘉,反手給了孩子一巴掌,這肯定是不對的。

雖然寶媽尖叫是不由自主的,但是怎麼辦,從你當上寶媽的那一刻起,就得努力克服這種「本能反應」,而是盡量站在呵護寶貝的角度來考慮問題。

寶寶咬媽媽,媽媽厲聲尖叫、呵斥孩子、把孩子扔到一邊或者拒絕母乳,只能暫時解決眼下的困境,但是下一次保不齊孩子還會這樣去做。而像嘉嘉的孩子更徹底,索性不碰媽媽了,這就更麻煩了。出現這種狀況一定要先忍耐,然後再想辦法來杜絕這種現象。這就是接下來要說的了。

2、 給寶寶準備磨牙棒或牙膠

小寶寶開始咬人了,說明他正被出牙所困擾,寶媽要做的是儘早給孩子準備好磨牙棒和牙膠一類的,讓寶寶把他的「痛苦」都發泄在這些工具上,而不是對媽媽下口。

在具體選擇上,應選那些具備食品級安全性的,硬度適中的磨牙棒給寶寶。在此基礎上找尋那些妙趣橫生的「小夥伴」,讓孩子愛上磨牙,一舉兩得。

3、 不要輕易斷奶,可奶瓶餵養

很多寶媽因為畏懼出牙後被寶寶咬,或者以前母乳就很少,等到寶寶開始咬人時就放棄了母乳餵養,而完全改用配方奶了,這其實有些矯枉過正了。

如果寶寶實在「惡習難改」,那不妨就把母乳擠出來,用奶瓶餵養寶貝,也是一種方法,可維持母乳供養。

4、選對技巧,讓娃輕鬆放開乳頭

當寶寶咬媽媽的乳頭時,媽媽可把寶寶的頭向乳房方向輕扣,寶寶感到呼吸不暢自然就會鬆口。還可以輕捏寶寶的鼻子讓其放開。不過這要掌握好力度和時機,各位寶媽在練習中體會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果媽媽 的精彩文章:

孩子這四個壞習慣,習慣了難成大器,超過六歲想改就難了
組圖:「中國式父母」是什麼樣的?不堪的樣子,一樣感動

TAG:糖果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