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物 > 技術演化與生態適應——小興安嶺南麓「新石器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技術演化與生態適應——小興安嶺南麓「新石器化」研究取得新進展

新石器化(Neolithisation),即舊石器時代或中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轉變的歷程,其研究長期以來備受學術界的關注。

NEW RESEARCH

近日,國際專業考古學期刊《古物》(Antiquity)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楊石霞副研究員、岳健平博士研究生聯合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李有騫研究員的合作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國東北地區小興安嶺南麓更新世末期的石器技術演化、生態適應以及新石器化歷程。

我國東北地區地處溝通華北、蒙古、朝鮮半島、俄羅斯遠東和日本列島等地區的十字路口,具有十分重要的區位優勢。區域內第四紀沉積保存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對於認識該地區更新世末期至全新世早期狩獵採集者的技術演化、擴散和交流及其與氣候環境變化的關係等學術問題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李有騫研究員聯合相關單位在黑龍江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工作,其中以小興安嶺南麓地區樺陽和桃山遺址的研究最為系統、充分,為揭示區域內史前文化序列與生態背景奠定了基礎。

樺陽和桃山遺址位置圖|岳健平供圖

樺陽遺址和桃山遺址位於黑龍江省伊春市,地處小興安嶺南麓地區,考古發掘工作揭露出連續的地層堆積和豐富的文化遺物,在地層、年代和工業面貌等方面顯示出很好的可對比性。

其中,樺陽第2文化層和桃山第3層以早期陶器的發現為重要特徵,碳十四年代為距今1.5-1.4萬年前(校正年代),處於舊石器-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

對兩處遺址中過渡階段石製品的綜合研究揭示出其石器工業在新石器化歷程中的重要轉變,主要表現在:石料資源的多樣化打制技術的多樣化(錘擊法、壓製法和磨製技術並存)、以及工具類型的多樣化發展(石斧、石錛、石鑿和礪石等新類型的出現)。

樺陽和桃山遺址過渡階段出土的石製品。A-C)樺陽遺址第2文化層;D)桃山遺址第3層|岳健平供圖

類似的技術演化在俄羅斯遠東日本北海道同樣有較為系統的記錄,並顯示出古氣候、環境變化的相關性

在東北亞地區,氣候在末次冰消期B?lling-Aller?d暖期階段向暖濕方向發展,動植物資源也發生相應變化,人口規模顯著擴大。人口與資源之間的壓力促使狩獵採集者調整維生策略,加大對本地自然資源開發的強度和廣度(如魚類、堅果類等動植物資源)。

生計模式的改變進一步促使新的技術產生,陶器、斧錛形器與磨製技術等一系列新的文化因素應運而生,人類歷史發展階段逐漸由舊石器時代向新石器時代過渡。

中國東北地區更新世末期古氣候-環境背景|岳健平供圖

該項研究有效豐富了我國東北地區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材料「資料庫」,揭示了東北地區此階段石器工業的內涵與重要特徵,對於探究東亞和東北亞更新世末期人類技術行為演化及其與氣候環境的關係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

作者:岳健平 楊石霞 李有騫

編輯:王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古脊椎所 的精彩文章:

當古生物學遇上考古學

TAG:中科院古脊椎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