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TechWeb】一直以來,蘋果都是真無線藍牙耳機的代名詞,從初代發售以來,縱然挑戰者無數,卻不曾敗北。細數一下,近年來包括小米、三星、華為在內的手機巨頭,甚至索尼、FIIL、小鳥在內的音頻大佬,都不曾在蘋果AirPods面前佔得任何便宜。究其原因,除了蘋果獨有的「性冷淡」氣質外,更因其與手機的穩定適配性以及足以傲人的超長續航時間。

然而,不得不說,蘋果AirPods還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不足。比如自來水般平淡的音質,比如對於周遭環境的挑剔。曾幾何時,在蘋果AirPods二代推出前,萬千果粉期待著新品可以擁有降噪版本,繼而完善其最大的短板。但擠牙膏式的升級,不僅體現在蘋果手機與平板產品上,周邊產品同樣如此。

如果說蘋果可以憑藉超高的品牌美譽度不思進取,那麼必然會出現其他人站出來挑戰霸權。作為音頻領域當仁不讓的頭羊,索尼低調而沉穩的創造了奇蹟。在初代降噪豆耳機翻車後,卧薪嘗膽的索尼暌違兩年,終於推出了降噪豆的第二代產品WF-1000XM3,瞬間成為了眾多真無線藍牙耳機愛好者的新寵。

索尼WF-1000XM3擁有索尼一貫以來優秀的工業設計外觀,改進了前代產品糟糕的連接性與同步性,大大提升了續航時間,最為關鍵的是,它擁有著同類產品不曾具備的,最強悍的降噪性能,一時間風頭無兩,大有把蘋果AirPods踩在腳下的氣概。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關於索尼WF-1000XM3的評測網上已經足夠多了,無論是圖文還是視頻,想要了解其實際感受與性能的消費者大可以搜索瀏覽,此處不再贅述。本文想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需要在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之間必須做出一個選擇,你該怎麼選?

聽得見遠比聽得好更重要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首先需要思考的一點就是,究竟我們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耳機。很多人說蘋果AirPods是一個適合全天佩戴的耳機,我想,認同這種理論的消費者大多是白領或者學生黨。的確,作為一款純無線藍牙耳機來說,AirPods在近乎安靜的辦公室,或者浪漫的校園,均有著不錯的表現。但,不可否認,奔波在外的路人,同樣也想要獲得音樂的陪伴。

試想一下,無論是看似穩定的白領,或者專註讀書的學生,都或多或少的無法避免在路上的時光。無論是嘈雜的地鐵,奔跑的列車,亦或是翱翔在天的飛機,均會遭受到噪音的侵襲。即便是一個深居淺出,家住公司/學校一公里以內的令人艷羨的天之驕子,也會有那麼一剎那,想要擁有一個安靜的周遭,享受一段獨處的時光,暢遊在自己的小世界裡,不是嗎?

這時候就體現出了降噪的重要性。降噪可以帶來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體驗,可以讓鬧市變清幽。太多的頭戴式降噪耳機證明,人們對於降噪耳機的需求遠比想像的多。

只可惜的是,曾經在市面上出現過的包括一代降噪豆在內的眾多所謂分體式真無線降噪耳機,都僅有降噪之名,無降噪之實。和頭戴式降噪耳機相比,曾經那些噱頭真無線降噪耳機的降噪效果只能算是隔靴搔癢,讓人大呼失望。

直到WF-1000XM3的出現,才再度證明,原來真無線耳機,也可以將主動降噪做到令人震撼的水平。WF-1000XM3可以讓你完全忽略掉周遭同事惱人的機械鍵盤敲擊,屏蔽掉交通工具周而復始的發動機轟鳴,從此以後,這個世界安靜了。

擁有著遠超其他同類產品降噪水平的索尼WF-1000XM3,在面對不具有降噪能力的AirPods前,展現出了極具碾壓感的優勢。作為一名播客創作者,我時常聽到來自於聽友的各種反饋,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主播你的聲音太小了,我在地鐵里聽不清。」而恰恰我又是一個善於反思的主播,通過調查發現,此類反饋最多的聽友集中在AirPods的使用群。在噪音不斷,身旁又有不講究的喜歡用外放看抖音的地鐵里,想要用AirPods完整的收聽一個播客節目,真的太難了。即便將音量開到最大,也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WF-1000XM3則完全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同樣的音源,甚至更小的音量,在開啟降噪模式的情況下,WF-1000XM3真正的做到了聲聲入耳,真正讓聽眾聽到了我所說出的每一個細節,想傳達的每一個觀點。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所以,很多時候,聽清楚才是第一位的。廣告說,沒有聲音,再好的戲也出不來。我想說,聽不清楚,再好的歌曲也當不了背景。如果你想在潮汐不斷的沙灘聽《聽海》,如果你想在賓士南下的列車聽《安靜》,相信我,選個降噪耳機,沒錯的。而真無線分體式藍牙耳機品類中,WF-1000XM3就是翹楚,沒蘋果什麼事兒。

佩戴舒適性真的因人而異

之所以說蘋果AirPods是適合全天佩戴的耳機,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其佩戴的舒適性。蘋果曾經坦誠道,AirPods是對全球千百萬人的耳道進行調研後進行的設計,符合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於耳機舒適性的要求。但不可否認,總有人是絕大多數之外的人,總有人會在長時間佩戴AirPods後感到不適,比如我。

對於入耳式耳機和掛耳式耳機的爭論由來已久。我看過太多人抱怨入耳式耳機對於耳道壓迫性太強的言論,我也不否認有些人的確不適合入耳式耳機,但更多的時候,我鼓勵他們去嘗試入耳式耳機,因為,或許他們只是選錯了耳塞的大小。

這裡就要回溯到我20年前的經歷。那時候,隨身聽剛剛火遍大江南北,初次接觸到walkman的我,痴迷於無時無刻享受音樂的便捷,不可自拔。不過,那時候,我對於耳機的選擇還沒有什麼概念,隨機標配的掛耳式耳機,因為造型略顯臃腫,在長時間使用後,不可避免的會出現耳廓疼痛的情況,即便在上面套上一層海綿也於事無補。直到我發現了索尼EX71入耳式耳機,即便那時候那樣的一條耳機線售價幾乎等同於一部隨身聽,我都毅然決然的購入,因為那條對我來說意義深遠的耳機,真正做到了無感佩戴。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手機時代。多年來,蘋果標配的耳機一直都是耳掛式的EarPods有線耳機,作為AirPods的前身,EarPods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被奉為經典。然而,當我發現AppleStore還在同時出售售價更高的入耳式MA850耳機時,我毫不猶豫的放棄了EarPods,因為它真的比EarPods更能讓我舒服。

進入無線分體式藍牙耳機時代,蘋果傲嬌的僅有AirPods掛耳式耳機一種可選,AppleStore也不再出售對應的入耳式版本,這讓我一度很迷茫。我以為我是少數,是奇葩,是無法忍受長時間佩戴AirPods所造成的疼痛的那一小撮人,然而,你是不是也被同樣的問題困擾呢?好在還有WF-1000XM3的出現,消除了我多年以來的困惑,讓我重新擁有了一個足夠滿意的入耳式耳機。

有傳言說蘋果將在2020年推出具有降噪和防水功能的新版AirPods,相信我,如果這個消息成真,那麼AirPods肯定會重新設計,並採用入耳式形態,否則,不可能做到能夠讓蘋果滿意的降噪效果,要知道,蘋果對於自己產品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到了那個時候,恐怕將會冒出一大批對於入耳式耳機大加讚揚的果吹,到時候,會有大批人高呼:入耳式耳機,真香!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其實,調整降噪式耳機舒適度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耳道大小的耳塞套。索尼WF-1000XM3提供了多達7副不同大小的耳塞套供消費者大小,只要選擇對了,絕大多數的消費者都可以舒適的使用入耳式耳機。要注意,我這裡又提到了「絕大多數「這個詞,如果你恰巧又和我一樣,對於中號耳塞套感覺腫脹,對於小號耳塞套又感覺松垮的話,那麼,淘寶上還有對應的採用記憶海綿的comply耳塞套可供選擇。這樣的耳塞套可以根據耳道內測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並具有記憶屬性,雖然屬於消耗品,但30元左右的價格可以帶來更加完美的適配體驗,何樂而不為?

所以我的結論是,耳機佩戴的舒適性,在優先順序上面要聚堆領先於音質、降噪性能、續航時長等諸多因素,只有戴的爽,才能聽得嗨。而這就需要試戴體驗之後才能說話。從我的角度來看,蘋果AirPods可能適用於對耳機需求不大,佩戴時間不長的絕大多數人,而選擇正確的耳塞大小的索尼WF-1000XM3,才是那個更加追求音質,追求舒適性的普世選擇。

選擇的重要性:想清楚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

我不在乎蘋果AirPods的充電盒能否立起來,我也不認為索尼WF-1000XM3的工業設計比蘋果高到哪兒去。對於美醜的認知,因人而異

我不認為蘋果AirPods在配對時有一段動畫就多麼高大上,我也不覺得索尼WF-1000XM3在配對時需要手動切換設備有多麼麻煩。耳機就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玩的。

我不覺得蘋果的無線充電會對AirPods造成怎樣的便利,我也不覺得索尼WF-1000XM3的NFC能在實際體驗中對聽歌有什麼幫助。這些只是錦上添花。

我也感覺不到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在音質上有什麼差別,畢竟我是木耳。

當然,索尼WF-1000XM3在同步性和藍牙穩定性上的進步還是要提一下,起碼在玩遊戲或看視頻的過程中,你不會再有前代產品延遲的感覺,斷連?那更是不存在的。就跟蘋果AirPods一樣好。

至於索尼WF-1000XM3比蘋果AirPods多出來的那幾個小時續航時間,我覺得在正常使用場景中,很少有那麼極端的情況出現。隨手給充電盒充個電,並不麻煩。你不是動不動就要跨越大洋飛躍洲際的商務人士吧?巧了,我也不是。

真無線藍牙耳機霸主之爭 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怎麼選

寫到最後,我還想回歸到本文最初提到的疑問。蘋果AirPods和索尼WF-1000XM3,究竟怎麼選?我的理解是,真無線是大勢所趨,而降噪同樣是未來耳機的必備因素。索尼WF-1000XM3率先做到了降噪與無線兼得,蘋果未來也會做到。但在這個時間節點,索尼WF-1000XM3才是唯一,蘋果AirPods註定只能是陪襯。

想清楚音樂對你的重要性,想清楚自己最常見的使用場景,想清楚什麼才是你最在乎的,你自然會知道,你該選哪款。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在去賣場實際體驗之後再做作出的決定,別衝動,別跟風,別盲目,別人云亦云,別道聽途說,別為了所謂的信仰忽視掉真正好的產品。這就是我的建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Web 的精彩文章:

蘋果全新10.2英寸iPad再爆實錘 或造成史上最亂的iPad產品線

TAG:TechW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