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寶寶發燒,這 4 件事堅決不能做

寶寶發燒,這 4 件事堅決不能做

大家好,我是萌醫生,一個工作在臨床一線的醫學博士,也是一個堅持科學育兒的超級奶爸。

發燒,對於嬰幼兒和兒童來說實在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很多家長只要看到寶寶發燒,就會立刻讓寶寶多穿衣服,蓋好被子,捂得嚴嚴實實,甚至還會加用一些酒精擦浴、退熱貼等輔助手段。

但是,萌醫生非常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以上所有方式都是不建議的。

新手爸爸媽媽們快看過來,今天咱們就說一說處理寶寶發燒最常見的 4 個誤區吧!

誤區 1:多穿衣服捂一捂

之所以民間會有「捂一捂」就能退熱的說法,其實就是因為很多人認為捂一捂可以捂出一身汗,從而可以幫助人體散熱。

但是,出汗散熱不意味著你要把寶寶捂出一身汗!

應該通過自然的出汗、水分的蒸發來帶走寶寶過高的熱量。人為的捂汗可能會導致短時間內體溫迅速升高,還堵住了散熱的途徑,從而適得其反。

另外,此時也不應該緊閉門窗,把室內的溫度的控制得太高。因為人體的散熱一般可以通過蒸發、傳導等方式進行,當周圍環境溫度過高時,反而不利於熱量通過體表散出去。

誤區 2:酒精擦浴

很多家長會選擇酒精擦浴這種方式。他們通常認為,用這樣的方法,讓酒精快速揮髮帶走熱量可以起到迅速退熱的效果。

然而事與願違。因為,當孩子發熱時,皮膚的血管擴張,高濃度酒精會引起皮膚收縮出現寒戰,這樣不僅不利於散熱,還會引起更加強烈的不適感。

此外,酒精也會通過皮膚吸收和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甚至有可能導致酒精中毒。

誤區 3:寶寶發燒會燒壞腦子

首先,相對於成年人,的確嬰幼兒更加容易出現高燒。這是由於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在面對外界病原體刺激時,稍有風吹草動,就有可能做出誤判,以為敵軍正在大規模入侵。

於是,免疫系統就會把這一情況上報給寶寶的大腦,而同樣不怎麼成熟的大腦體溫調節中樞,也會根據這一虛假「軍情」出現反應過度的情況,從而出現高熱。

這裡,我們要引入一個新的概念,那就是「熱性驚厥」。而 5 歲以下的寶寶,在出現高熱以後,就有一定的概率(2%~5%)出現熱性驚厥。

需要說明的是,熱性驚厥的發生率會受到遺傳和感染因素的影響。比如,有熱性驚厥家族遺傳史的寶寶可能更容易出現情況;又比如,70% 的熱性驚厥都與上呼吸道部位的感染相關。

在發生熱性驚厥時,寶寶可能會出現意識喪失、肌肉抽搐等表現,這類似於民間俗稱的「抽筋」。

不過,即便是熱性驚厥,也只有在多次反覆、或者長時間發作時,才有可能對寶寶的大腦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因此,發燒,把腦子燒壞,基本是個偽命題。

大家可能要問了,為什麼有些孩子生病發燒的時候,會留下大腦損傷的後遺症呢?

其實,出現這個問題,是因為好多人倒置了因果。導致大腦損傷的並不是發熱本身,而是引起發熱的原發病啊!

誤區 4:發熱就用抗生素

不知道為什麼,總有人會誇大抗生素的效果,以為發熱了就要服用抗生素,只要服用抗生素了,病情就會好轉,就會避免因為反覆發熱變成肺炎、腦炎等。

其實,不是的。抗生素可以殺滅細菌、支原體,但是對病毒卻幾乎沒有任何作用!而寶寶的發熱很多情況下是病毒感染引起,此時使用抗生素又有什麼意義呢。

萌爸有話說

這些常見的謠言,在過去的很多年裡,不知道坑害了多少寶寶!而萌醫生作為一個堅持科學育兒的醫生奶爸,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公眾號告訴大家一些正確的育兒和母嬰的知識。

大家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萌爸說育兒」,並在後台回復「退燒」,可以獲取最全面、科學的退燒藥服用指南哦!

而在科學育兒的漫漫征途中,除了退燒這件事,還有很多事情和難題,會讓爸爸媽媽手足無措,比如:

有哪些已經被禁用的退燒藥仍被大規模使用?

自費疫苗就是坑錢的所以不需要給寶寶接種嗎?

DHA 真的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嗎?

寶寶 1 歲以內,真的不可以用枕頭、吃鹽嗎?

為什麼有了孩子以後,我就把水銀體溫計扔了?

炎熱的夏天,如何幫寶寶做好防晒工作?

大家也可以關注我的公眾號「萌爸說育兒」,關注後回復禁用藥、疫苗、DHA、枕頭、體溫計、防晒等關鍵詞,獲取更詳細的科學育兒的知識哦!

當然,我也會講述很多在備孕、孕期、再到分娩的過程中,所需要接觸到的那些知識,比如:

收腹帶和骨盆帶真的能幫助媽媽們在產後快速減肥嗎?

坐月子就不能洗頭和洗澡嗎?

聽說產後發汗能排除毒素?

骨盆修復到底是不是智商稅?

為了瘦身,剛生完孩子就開始運動!

盆底肌鬆弛,真的會讓你變「松」嗎?

大家可以在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萌爸說育兒」,並在後台回復收腹帶、骨盆帶、產後發汗、盆底肌、產後瘦身、凱格爾運動、追奶等關鍵詞,獲取更詳細的產後恢復知識哦!

以上所有的這些內容,我都會在今後慢慢道來。當然,如果有其它問題,也可以直接在後台提問,萌醫生基本都會抽時間一一回復!

— 參考文獻 —

[1] 王衛平.兒科學.第8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400.

[2] 羅雙紅,舒敏,溫楊,等.中國0至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熱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循證指南(標準版).中國循證兒科雜誌[J],2016,11(2):81-96.

責編K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香醫生 的精彩文章:

家家都有的免費東西,居然比玩具還受歡迎!
口腔潰瘍反覆發作,吃什麼葯有用?

TAG:丁香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