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的窗戶紙真的一捅就破嗎?

古代的窗戶紙真的一捅就破嗎?

記得小時候老家的冬天很寒冷,窗戶紙是糊在外面的,每年定時都換新的!窗戶紙多用麻紙(也叫麻布紙或高麗紙)。用蘆葦、蒲草棒、花麻、線麻和繩頭子做原料,麻紙有特別長的纖維,比竹篾紙結實。北方窗戶結冰遇熱會融化,水就會流到窗紙和窗欞的結合處,窗紙容易脫落或爛掉,那樣就漏風了,窗欞也容易腐爛,所以窗戶紙必須糊在外面。剛糊上的是不好捅爛的,只有手指沾點口水輕輕一捅,就能看到屋子的景物了。時間久的窗戶紙經風吹日晒自己都會破掉的。

中國古人可謂是智慧無窮,連一個小小的窗戶紙也是經歷了許多朝代的變化,才變成了我們今天玻璃窗戶。在先秦時期,古代並沒有紙,連寫字記事都在骨頭、絹布或者竹簡上,更不要用紙來糊窗戶了,所以那時候的窗戶都有一個特點,就是普遍的深,為了防止雨打進來,有錢人家會用動物的毛皮,或者布匹來當作窗戶紙,沒錢的就乾脆不擋或者用茅草胡亂的擋一擋就行了。

古人使用窗戶紙從材料看,雖然可以用手指捅破,但一般的風雨都造不成太大的影響,以前的窗戶設計也非常的科學,分成了很多的格子,這樣可以分攤受面力。所以只要不是生活在沿海地帶,遭遇颱風什麼的,基本上窗戶紙都可以用很久。

到了最後一個朝代的時候,大清的皇帝也是很會享受,直接用的造價很高的絲質棉紙來裝飾宮殿,這種雖然造價高,但是卻很耐用,而且透光性很好。晚清時期玻璃開始流傳到中國,明代的明瓦就被淘汰了,基本上都開始使用開了玻璃,但是普通老百姓開始用紙了。因為玻璃的傳入是個個別事物,普通老百姓也是用不起的。不過,一件生活中這麼小的事,卻是用古人的大智慧想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接力棒 的精彩文章:

歷史上匈奴為什麼不殺被俘的漢將?
慈禧咽氣前24小時,光緒離奇死亡,百年後專家道出了真相

TAG:歷史接力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