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救民族於水火,卻被罵殘暴,武悼天王冉閔為何飽受爭議?

救民族於水火,卻被罵殘暴,武悼天王冉閔為何飽受爭議?

西晉滅亡後司馬氏率眾南下,建立了東晉政權,北方大片領土被游牧民族佔領,史稱東晉十六朝。胡人入主中原後,北方漢人備受屈辱,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在諸多游牧民族中,匈奴、鮮卑、羯、羌、氐的勢力最大,也最愛搞屠殺,嚴刑之下北方漢人迅速減少,最低迷的時候僅有四百多萬,可謂在滅絕的邊緣。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冉閔站了出來。

此人出生世家大族,其父冉良早在12歲時就被後趙石虎收養為義子,冉閔出生後也很受石虎寵愛。成年後任後趙游擊將軍,打仗勇猛,能征善戰,進侯。公元350年,冉閔滅後趙,建立了冉魏,在北方與諸胡你來我往,寸步不讓。

儘管冉閔只當了兩年小皇帝,但他卻做了讓所有中原人都大吃一驚的事,頒布屠胡令。之前提到過,冉閔這個人自幼就生活在胡人的統治下,他的父親也是石虎一手帶大,若說冉閔沒有弒殺的習慣,肯定說不過去。冉閔發跡後,發現後趙的胡人不願臣服自己,再加上石虎之前對待中原人就像對待牲口那般毫不留情,索性大開殺戒。

史料記載,冉閔早年滅趙時就已暴露對胡人的不滿:「六夷凡敢動用兵器者一律斬殺。」當時後趙宮廷內外一片大亂,從鳳陽門至琨華殿,可謂血流數里,漫天黃屍。冉閔下令,只要能送上一個胡人的首級,就可進位三等。短短一天的工夫,羯族死者達二十萬,屍體全被扔在城外,任由豺狼啃食,不可謂不滲人。這也是後世批判冉閔殘暴的原因,當時趙人如何分辨胡人漢人?高鼻多須者,幾乎都會被殺,換而言之,能用人頭取官,即使不是胡人,也有可能被濫殺,這主要是冉閔的過錯。

冉閔發布屠胡令前,北方的游牧民族尚有500萬,經過冉魏大清洗後,胡人的數量還不及兩百萬,最慘的莫過羯族,被殺了個乾淨。

冉閔兵敗被俘後,慕容儁問他:「一個卑賤下人,如何敢做天子?」冉閔怒言:「天下大亂,你們夷狄之族,人面獸心,尚且意欲篡位謀反。我乃一世英雄,為何不能做帝王呢?」慕容儁大怒,抽冉閔三百鞭。352年6月1日,冉閔被殺,後世追謚號為「武悼天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那麼多人說王莽是穿越人?依據是什麼?
中國古代最公平的科舉制度,為什麼會成為國家落後的罪魁禍首?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