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破冰行動》背後:南方的宗族勢力為何強大到連乾隆也忌憚?

《破冰行動》背後:南方的宗族勢力為何強大到連乾隆也忌憚?

文/念田

前一段時間有一部大火的電視劇《破冰行動》,講的是廣東東山塔寨村中,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林姓宗族集體製造冰毒。劇中突出表現了東山宗族勢力極為強大,林氏宗族在林耀東的帶領下集體制毒,密不透風,緝毒警察極難進入調查取證。林耀東勾結當地官員,形成保護傘,而他最大的夢想卻是建一座最大最好的林氏祠堂。

電視劇中塔寨村的現實原型是廣東汕尾市陸豐市博社村。和電視劇中一樣,事情發生在廣東,宗族勢力強大,警方難以干預。在中國華南地區,尤其是廣東、福建兩省,宗族勢力格外強大,甚至動搖了政府管轄。在南方的聚落中,祠堂、祖廟極為常見,宗族勢力影響很大。但這在北方卻很少見。這是為什麼呢?

《破冰行動》背後:南方的宗族勢力為何強大到連乾隆也忌憚?

電視劇《破冰行動》劇照,大量情節發生在祠堂內

01 南方開拓歷史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傳統

中國上古文明的中心在黃河流域一帶。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對南方有所開發,但楚國的政治中心其實還是比較偏北的。秦始皇滅六國,實現統一後,發兵南下,尤其是對東南的百越地區用兵數十萬,才將東南沿海地區納入中央大一統帝國的管轄。漢朝時,漢武帝也多次用兵,大量越人被迫北遷到江淮一帶。

從漢代以來,中原文明不斷對外擴展,南方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逐漸湧入各種北方和中原移民。當地的土著居民或是被消滅,或是流竄于山林之間,外來移民則往往以家族為單位,逐漸成為了南方各地的主人。這些家族來自北方,帶來了宗族門閥的觀念;在遷徙過程中,報團取暖,保全自身;面對新環境,團結同心,一致排外,奠定了南方尤其是華南地區聚族而居的傳統。

02 南方地形條件限定了聚族而居

《破冰行動》背後:南方的宗族勢力為何強大到連乾隆也忌憚?

東南地形地勢圖

除了歷史因素外,地形因素也極為重要,這集中體現在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兩地上。福建地處東南沿海,背山面海,長達千餘里的武夷山脈把福建和北部的江西、浙江隔開,形成了獨特的地形區域。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福建長期都是官府影響極少的化外之地。

廣東也是如此。廣東古稱「陸梁地」,又稱「嶺南」。就是因為在其北部有五嶺,廣東位於五嶺以南,隔絕中原,故稱為「嶺南」。五嶺猶如陸地上的大梁一樣隔絕兩地,故又稱「陸梁地」。廣東福建兩地與中央極為遙遠,更有綿延不絕的山脈隔斷交通,在這樣閉塞的環境下,東南人民聚族而居,大一統的官府勢力很難干預。

03 聚族而居可以避免大一統的政權的控制

南方遠離中央的地理條件和聚族而居的傳統可以避免被官府勢力過度干預。在中國歷史上,作為大共同體的中央王朝和小共同體的地方宗族勢力是此消彼長的。大一統的中央王朝為了鞏固統治,必然會打壓強大的地方宗族勢力,故而在中央王朝勢力強大的北方,宗族勢力較為孱弱,多表現為小家庭,多自耕農。而南方則多大宗族,土地大部分為宗族集體所有。

《破冰行動》背後:南方的宗族勢力為何強大到連乾隆也忌憚?

規模宏大的廣東祠堂

在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商鞅變法,其中一個重要舉措就是要求男子成年後分家單住,否則賦稅加倍。這一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增加賦稅來源,富國強兵,另一方面也可以將強大的宗族勢力加以分化,加強官府的管控。在這樣的政策之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帝國才有可能出現。

在中國歷史上,中央王朝也曾經試圖深入控制南方的宗族勢力。譬如在清朝乾隆時期,曾經掀起過大規模的毀禁家譜運動。家譜記錄著一個家族的源流和成員,對一個家族的凝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毀禁家譜實際上就是在以集權干預宗族,抑制和分化宗族勢力,但收效不大。

綜上所述,南方很多地區遠離中央王朝控制區,地形閉塞,再加上大量移民南遷,形成了聚族而居的傳統。這些移民家族以家族為單位報團取暖,遷徙到了新的地方,更以家族為單位形成了族廟土地集體所有的制度,才形成了南方強大的宗族勢力,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大量族廟祠堂的遺存,昭示著那段歷史。

參考文獻

馮爾康:《中國宗族社會》

鄭振滿:《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

陳支平:《近五百年來福建的家族社會與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猛歷史 的精彩文章:

納妾非法?民國的「妾事」其實更猖狂
中國古代的「朝貢貿易」真的是面子工程嗎?

TAG:生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