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1975年11月初,帕索里尼的屍體在羅馬附近的奧斯蒂亞海灘被人發現。血肉模糊的臉已經扭曲,十根肋骨斷裂,汽車車輪碾碎了他的心臟,這是致命傷。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兇手很快鎖定為一個17歲的少年,他聲稱自己只是對帕索里尼的"侵犯"行為進行自衛,也沒注意車輪是不是碾過了帕索里尼的身體,直到35年後,才改口承認這是一場由新法西斯主義MSI黨成員策劃的謀殺案。

這位飽受爭議的天才一生樹敵無數,光是和其文學電影作品有關的官司就打了33場之多。他的作品多次遭到抗議、被批判和禁映,遺作《索多瑪120天》更是驚世駭俗,位列十大禁片之首。

他既是詩人、小說家、評論家,也是演員、導演和編劇。他曾是天主教徒,也信仰馬克思主義,還是一個同性戀者。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貝托魯奇、弗朗哥·西蒂、尼納托為帕索里尼扶靈/人們在鮮花廣場向帕索里尼告別

因為有了《帕索里尼》這部電影,義大利人也開始用各種活動紀念起這位導演。直到今天在很多人眼裡,他仍然是一個變態、神經病,他的思想彷彿是有毒的。《索多瑪120天》讓他毀譽參半,甚至被扣上「色情導演」的頭銜。

帕索里尼身上有著太多的爭議。在他去世44年後的今天,那個年代的激蕩已不復存在。姑且在此時拋開政治,從他的電影中重新認識帕索里尼,發現這位電影大師作品中流露出的「詩情」與「畫意」。

帕索里尼的"詩情"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帕索里尼站在自畫像前擺出同樣的Pose合影

戀母者:《俄狄浦斯王》

帕索里尼和父親關係緊張,卻非常戀母。他的父親卡洛是一個迷戀權力的法西斯軍官,出身於沒落的小貴族家庭,母親蘇珊娜則來自農民家庭,並且反對墨索里尼。

在這段註定不幸福的婚姻關係中,帕索里尼自覺地站在了母親的一邊,年輕時寫詩也只是為了要贏得她的愛。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1967年,帕索里尼拍出了《俄狄浦斯王》,對自己的「俄狄浦斯情結」進行最後總結。他說這是自己「最具自傳性質的一部電影」,但他已經不再那麼痴迷弗洛伊德了。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帕索里尼將這出古希臘悲劇的開篇和結尾都設定在現代,開篇出現的軍官和妻子,以及搖籃中的嬰兒就是對父母和自己的影射。

左派詩人:《羅馬媽媽》

帕索里尼被稱作「詩歌界的格瓦拉」,他將天性中對農民的同情與愛,與義大利本土的葛蘭西式共產主義相融,共產信仰其實是他個人理想主義的出口。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1947年,帕索里尼正式加入義大利共產黨,兩年後他就因為同性戀和戀童癖被開除黨籍。儘管他說這只是一件「私密的小事」,但卻不可避免的被天民黨利用並大肆宣揚。帕索里尼因此丟了教師的工作,與母親一同離開弗留利來到羅馬生活。失業窮困的生活,讓他對城市的邊緣人的無奈感同身受,正是這樣的經歷啟發他日後創作出早期新現實主義作品《寄生蟲》和《羅馬媽媽》。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羅馬媽媽》劇照

憤怒的鬥士:《狂暴》

帕索里尼是小資產階級的憤青,對義大利和整個世界發生的一切都有著強烈的關注他批判資產階級的虛偽,對納粹的極權深惡至極;他不信基督,也並非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徒;他公開同性戀身份,投身平權運動;也曾經反對墮胎和義務教育,批評過電視節目的娛樂主義。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憤怒的帕索里尼》劇照1963年,帕索里尼用大量歷史事件的新聞片剪出紀錄片《狂暴》(憤怒的帕索里尼)。其中包括阿爾及利亞戰爭、意共領袖陶里亞蒂的葬禮、伊莉莎白二世加冕等等。後來他還拍攝了揭露米蘭噴泉廣場事件真相的紀錄片《12月12日》以及悲嘆傳統文明的消逝的《薩那的城牆》。

殉道者耶穌?:《馬太福音》

帕索里尼在1964年拍出一部虔誠的《馬太福音》,讓共產黨人跌破眼鏡。他顯然已把耶穌理解成無產階級革命鬥士,也在殉道的層面上找到一種共鳴。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馬太福音》他也將自己看成是耶穌的另一種化身,曾經幻想像耶穌一樣為他人而死。電影中,扮演老年瑪利亞的正是他的母親蘇珊娜。帕索里尼後來說,過後重看這部電影時才意識到耶穌就是他自己。去世前接受採訪也描淡寫地說「已經做好被謀殺的準備」。

寓言家與預言家:《大鳥與小鳥》

大鳥與小鳥》之後,帕索里尼開始深入探索寓言電影,後來的《定理》和《豬圈》也都屬於這種。他想借這部電影表現西方文化和第三世界的衝突,開篇還引用了毛澤東和斯諾的對話「人類要去往哪裡?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大鳥與小鳥》劇照/帕索里尼和尼納托也曾拍過類似照片

帕索里尼也是一個預言家,扮演過他的威廉·達福也感慨:他所預言的很多已經變成今天的現實。電影的敘事思潮逐漸被形式所取代,消費主義將人類物化。他的遺作《索多瑪120天》也是一部預言與寓言合二為一的「遺言」,還用糞便來批判現代消費文明,暗示「生產商逼迫消費者吃屎」。

帕索里尼的"畫意"

如果不去拍電影,帕索里尼可能會是一個詩人、一個老師,還有可能是畫家。他也曾自嘲地說:「如果我不是一名作家,而是畫家,也許我不會這麼不幸。"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作為一名業餘畫家,他給自己畫過不少肖像畫,也給很多朋友畫過肖像,這其中也包括他"唯一愛過的一個女人" 瑪麗亞·卡拉斯。

帕索里尼在日記中透露,繪畫是他拍電影的口味來源:「我的電影口味的根源不是來自電影的淵源,而是來自形象的淵源。我心裡所想的景象、場景是馬薩喬的、喬托的壁畫——我更喜歡的是畫家,包括一些風格主義的畫家」。

《羅馬媽媽》:曼特尼亞/達芬奇

《羅馬媽媽》是帕索里尼「新現實主義」時期的代表作,曾為妓女的「羅馬媽媽」把16歲的兒子艾萄里接到了城裡一起生活,卻無法改變他愛上妓女和結交到「壞朋友」的命運。艾萄里因為偷竊而入獄,最後因感染風寒被綁在監獄裡孤獨死去。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在艾萄里死去的這段戲裡,帕索里尼在構圖上借鑒了帕多瓦派文藝復興畫家安德烈亞·曼特尼亞的《基督之死》。

開篇婚禮的場景,也很有達·芬奇名作《最後的晚餐》的即視感。在帕索里尼的電影中,耶穌經常是由邊緣的底層人民「出演」的,這種看似「瀆神」的玩笑也在《軟乳酪》中出現過。

《軟乳酪》:蓬托爾莫/菲奧倫蒂諾

在《軟乳酪》中,帕索里尼用"戲中戲"的方式對義大利裔法國楓丹白露派畫家菲奧倫蒂諾的《將基督放下十字架》和樣式主義畫家蓬托爾莫的《基督降架》進行了兩場精確的"Cosplay"。

更不顧違和感,將整部短片只有這兩段和片頭設定為彩色。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片中的演員在神態、服飾和站位上都高度還原了這兩幅畫作,但拍戲時卻是囧況百出:歡快的樂章亂入,耶穌被不小心扔在地上等等,宗教的神聖氣氛被世俗的荒誕解構。

帕索里尼以嘲諷的姿態遊離在反馬克思主義與反基督教的立場之間,拍完這部短片,他以褻神罪被判監禁4個月。

《馬太福音》:弗朗西斯卡

帕索里尼之所以會拍《馬太福音》,是因為一次無意間翻開《聖經》,被裡面詩化的語言所打動,電影中他也將這種詩意用視覺呈現出來。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馬太福音》中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畫面了,鏡頭的運動非常嚴謹,自成體系。這其中似乎也有新浪潮的影子,但早期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風格無疑是帕索里尼最大的靈感來源。

片中的一些鏡頭,人物的造型和畫面構圖貌似也借鑒了早期文藝復興畫家皮耶羅?德拉?弗朗西斯卡的名作《真十字架傳奇》和 《分娩時的聖母》。

《狂暴》:喬治·布拉克

雖然《狂暴》只是一部集合了十九到二十世紀大量歷史事件片段的紀錄片,但帕索里尼也並沒有放棄用膠片寫詩的衝動。

裡面所有的對白都以韻文的形式呈現,在首位呼應的散文詩結構中,很多著名畫作也被拿來作為配圖。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這其中包括他在《軟乳酪》中曾經模仿過的蓬托爾莫《基督降架》,也有法國存在主義畫家讓?弗特里埃(Jean Fautrier)的Otages系列,以及法國立體主義繪畫大師喬治?布拉克的《小提琴及水罐》。

《十日談》:喬托

挑選薄伽丘原作中的故事拍成電影,批判教會虛偽,呼籲人「性」解放。帕索里尼本人也在片中扮演了「歐洲繪畫之父」喬托的弟子,他們在教堂繪製描寫聖法蘭西斯生平的《阿西尼城教堂天頂畫》的過程,也穿插在幾個故事之間。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在最後一個故事展開前,半夜驚醒的帕索里尼在幻想中看到了真正的審判場景,喬托的名作《最後的審判》變成動態,有罪的裸男裸女被推入地獄受罰。只是畫面中央的耶穌被換成了聖母,這其實也是移花接木了喬托的另一部名作《聖母登極》。

《索多瑪120天》:杜尚/費寧格

在帕索里尼最富爭議的作品《索多瑪120天》中,他將薩德原著小說中發生地——18世紀的瑞士城堡,改成了二戰後法西斯在義大利北部建立的薩羅共和國。為了讓影片充滿墨索里尼的帝國主義色彩,帕索里尼特地在影片布景中使用了很多這一時期的藝術作品。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這其中就包括達達主義代表人物杜尚、曾在包豪斯任教的美國畫家利奧尼?費寧格,以及未來主義繪畫代表塞韋里尼的作品。

寫在最後

帕索里尼也把他對詩歌領域的研究帶入電影,在1966年發表了他一生中最為重要電影理論《詩意電影》。

所謂」詩意電影」就是文學層面中的」自由間接引語」在電影中的表現。創作者透過一個人物的視角,來展現自己的主體意識。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帕索里尼借用這個理論,尋找到電影符號和語言符號之間類比的可能性。他自己也一直在不斷踐行」詩意電影」,《馬太福音》和《俄狄浦斯王》都是代表。

他的每部電影中,幾乎都有一兩句讓人過耳不忘、充滿詩意的台詞。且摘錄幾句如下:「你知道怎麼鬧革命,卻不知道怎麼在屋頂上走。」《暴力人生》帕索里尼編劇「生命始於終止的地方」《俄狄浦斯王》

「請給我挖一個遠一點的墳墓吧,這裡充滿了陰影。」《寄生蟲》

「無論你現在對母親做了什麼,將來都會奉還。」《羅馬媽媽》

「如果對藝術品的夢想要比創作更美好,那為什麼還要去創造它呢?」《十日談》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在《索多瑪120天》之後,帕索里尼幾乎顛覆了所有以前所謂藝術電影的觀念。他的這種顛覆是其他所謂的藝術電影難以想像的,就像文學界的薩德。

如今,這位飽受爭議的導演已經以死於非命的悲慘命運離世數十載,他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只得留給後人慢慢去評判。

—End—

那個拍出《索多瑪120天》的天才與瘋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