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石開:篆刻,「六不刻」

石開:篆刻,「六不刻」

石開,福建省福州市人,歷任福建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篆刻委員等。

篆刻詞句,大有學問,前賢造句各殊。吳昌碩重哲理,愛引子書句,如「能亦丑」、「鉤有須」之類,而絕少引唐宋以降的句子,故而顯得高古莫測,但也因此有迂腐氣:趙之謙雅俗共賞,在書畫上用了諸如「如夢方覺」、「人生到此」一類的詞句章,確是雅趣盎然;齊白石的印語我最喜歡,有景有情,如「也曾卧看牛山」、「夢想芙蓉路八千」、「西山如笑笑我耶」等等。

然而曾有人譏之為「薛蟠體」。我認識一位舊文人,他就說「中國長沙湘潭人也」不通!長沙只中國有,此首二字多餘,「也」字為判斷或肯定的語氣,他頷首反問:「難道是『英國長沙湘潭狗也』不成?」但齊白石還是令我傾倒不置:曾經有位名菊影的女士欲與齊氏作妾,齊「刻一印印於箋上以慰之」,印文為「最憐君想入非非」,真是文採風流。

如今成就文人雅士的土壤似不太肥沃,所見印語或不通,或廢話、或陳詞濫調、或不知所云,能見到的好句實在不多。舉例如下:

「龍之傳人」鋪天蓋地。龍固然有代表華夏民族古文化的意味,但它是歷代封建帝王的象徵,權勢、自大、好鬥是其屬性。依我的拙見,「龍之傳人」不過是封建餘孽的雅號,不知曾幾何時,全國青年印人幾乎都刻有此印,揣在懷裡以示身份,不是有點滑稽嗎?

有一位美術院校的教師要我刻一方印,內容是魯迅遺言中的一句話:「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和血」。刻上這整句話倒也可以明志,奈何他只要其中的「吃的是草」四個字,豈不成了笑語!還曾看到一張畫著熊貓的畫,壓腳印為「國寶」二字,那麼這印是指熊貓呢?還是指這張畫?真叫人費猜疑。

西泠印社舉辦過一次徵稿競賽,其中有一個命題是「文採風流」。徵稿啟事中特別註明,凡入選得獎者有被推薦入社的機會。於是我這個射名逐利之徒見此肥餌高懸,即刻捉刀制印。印成之後卻發:此印除了寄杭州外別無他用,苟以之歌頌當今文壇,似乎沒有這種提法;如果鈴於自己的書畫之上,我還不至這麼厚的臉皮,要是持以贈人,人家已夠風流何須我多事鼓吹?另一個命題為「於今鐵筆更宜堅」,我不知所云。

我有幸參加全國二屆篆刻展的評選工作。當有一方「出門便有樂」的印章出現時,所有的評委都笑了。平心而論,此句造得挺順口也無語病,只是不知說些什麼。幸好我還善解人意,試作如斯解:作者有一個非常可愛的女兒或是男兒,每當作者出門辦公,便享受到小寶貝倚門喊「拜拜」的樂趣。確實是一幅美麗動人的圖畫!還有一位年齡較大的作者刻了一句「吾貌雖瘦天下必肥」,這下我可猜不出典故了,更不知出於哪家的邏輯。另一評委讀後不盡然爭辯,說那「天」字明明是個「而」字,我們一讀,一起大笑。

說人容易評已難。戍辰那年元月初三,我母親病逝,甚是悲痛,做「七」那天我記得了「戍辰有淚」四個字,不料那年夏天父親也患病去世。現在想起來,這類文辭確確要慎用,前人謂之印是也。說到好句,當然也有。畫家曾密用了「容我求索」的句子,不卑不亢,自然與常見的「上下求索」不可同日而語。此類例還有,不再多舉。

我曾在《書法報》上寫過一小文,說刻印擇句自訂有六不刻:

一是口號、警句、勸世語不刻,因為我不是賢者,自己做不到的沒有權利教人;

二是俗句不刻,所謂俗句指類似相命籤條上的文句,可當今的「書山有路學海無邊」這樣的句子連薛蟠都自嘆不如;

三是流詞不刻;

四是古典名句不刻,古典名句好是好,可惜老掉了牙;

五是穿酸學究句不刻,因為我學問不夠,不能真懂好些詞的含義;

六是華麗不著邊際的詞不刻,蓋其不合敝人脾性也。我之所以如此挑挑撿撿,作繭自縛,是因為平日好挖苦人,怕也遭到相同的回報,故多加檢點而已。

搜索公眾號「陝西省書法院」添加我們。

長按下方二維碼,添加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主編大人是誰 的精彩文章:

讀帖,讀「書法」
劉彥湖:古典得讓人覺得深邃,現代得讓人覺得新潮

TAG:主編大人是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