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公孫勝為何不接老母上山?四點原因,最後兩點才是關鍵

公孫勝為何不接老母上山?四點原因,最後兩點才是關鍵

《淺說水滸》第371期(文/焦目)

梁山好漢雖然多是光棍,沒有老婆孩子,但人人都有父母。不過書中提到的不多,比如宋江有個父親宋太公,史進父親史太公病逝了;武松很小時,父母就不在了,是哥哥武大郎把他養大的;而李逵則有個老母親,可惜後來被老虎吃了。

當好漢們上了梁山時,基本都要把父母妻兒接上山,一來帶他們享福;二來也能避免被官府捉拿,成為人質。所以,宋江上山後,接了父親上山;李逵後來下山背母,也是想接上山來。其餘如阮小二、穆弘等人,他們的父母,也都自己或者是宋江吳用安排人接上山了。

這其中,公孫勝從沒有把老母接上山來。

公孫勝起身對眾頭領說道:「……只是小道自從跟著晁頭領到山,逐日宴樂,一向不曾還鄉看視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師懸望,欲待回鄉省視一遭……免致老母挂念懸望。」——《水滸傳》

當宋江接父親上山後,公孫勝也只是說要下山探望母親,絲毫沒有接母親上山的意思,這卻是為何呢?

首先,公孫勝家境不錯

雖然公孫勝最早參與了劫取生辰綱之事,但其實他家並不窮。相反,他跟晁蓋有的一拼,頗有錢財,家中有田產,有僕人,完全可以照顧老母親。

所以,當公孫勝提出回家探望母親,宋江讓他把母親接上山時,他就以此為由,說回家看看就好,不用接來。

其次,公孫勝擔心母親上山受驚

公孫勝是靜心修道之人,其師父羅真人更是道家大師。這種環境中,其母親也是喜歡清修之人。但梁山可沒那麼清凈,且不說偶爾要整軍備武,出門打仗,就是那些好漢也不省心。一群大老爺們,整天要麼討論打架,要麼比試武藝,不吵鬧才怪!

像李逵、索超、秦明還都是暴脾氣的人,一言不合就要干架,這種環境里,恐怕並不能安靜下來。

公孫勝道:「老母平生只愛清幽,吃不得驚嚇,因此不敢取來。家中自有田產山莊,老母自能料理。小道只去省視一遭,便來再得聚義。」——《水滸傳》

第三,留在老家比梁山更安全

好漢們接父母上山,主要是擔心他們的安全。因為被官府拿去,成為人質不說,救可能救不了,還容易中計;不救吧,更是會被人恥笑,畢竟好漢們號稱是替天行道之人,忠義之輩,若是父母都不管,哪裡還有臉面混下去?

但公孫勝不擔心這一點,因為羅真人在薊州(公孫勝老家)名望很高,人人敬奉,由他來保護母親,可比放在梁山安全多了。

最後,公孫勝從沒想過常在梁山

公孫勝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在梁山常住下去。後來宋江攻打高唐州時,被高廉的妖法所敗,不得已只好讓戴宗李逵去找公孫勝。公孫勝不出,李逵還要(假意)傷害其母親,甚至公然斧劈羅真人。

後來羅真人傳授他五雷天心正法,特意告訴公孫勝,他上應天閑星,所以允許他下山,但「逢幽而止,遇汴而還」。

可以說,公孫勝早就知道了自己屬於108將,但自己又不屬於梁山,自己註定是要清閑修道的,畢竟是「天閑星」嘛。所以他後來兩次離開梁山,下山探母就是第一次。

既然自己都不會在梁山呆著,那幹嘛還要接母親上山呢?那樣的話,反而不方便了。

綜合這四點原因,所以公孫勝沒有接母親上山,不是他不孝,而是他思慮周全,早已經想好了後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我們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武松最初希望招安,為何最後又反對招安了?
放過真正的仇人高俅,而去殺陸謙,林沖為什麼會這樣?

TAG:我們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