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何意?說的有道理嗎

俗語:「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何意?說的有道理嗎

談及文化,作為中華兒女感到驕傲,我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在眾多文化當中,我們的民間文化也是很有趣味的。而俗語作為民間文化的代表,她的作用可是非常巨大的。我國是一個農耕國家,而俗語在指導勞動人民耕作上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正是由於它的實用價值,千百年來才會經久不息,一直被流傳了下來。

而俗語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是廣大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活動中,不斷地觀察和總結出來的,經過時間的考驗,俗語直發揮著他的光和熱,有些是我們從書本中學不到的知識,俗語的內容涉及非常廣泛,俗語非常簡單明了,也很風趣幽默,今天這句經典的俗語是:「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何意?說的有道理嗎?

開江魚

很多人看了之後不明白什麼意思,但是生活在東北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因為開江魚是東北特有的。冬天的東北非常寒冷,江面上都結上了厚厚的一層冰。當春天到來的時候,冰雪融化,江面上的冰雪也開始融化,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開江,主要說的是烏蘇里江和松花江,這時候只有一種魚才會出現在這裡,因此稱之為開江魚。

而開江魚出現的時間也很短,大概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物以稀為貴,再加上它的味道非常鮮美,因此很受歡迎,能夠吃到開江魚就說明非常有口福了開江魚的的價格也很高,開江魚顧名思義,就是開春以後,人們捕獲的第一批魚。這批魚不僅長得又肥又大,吃起來更是美味可口,在以前人們生活天劍不好的年代,能夠吃上一口開江魚,那簡直比做神仙還好呢。

下蛋雞

這個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在殺雞的時候,會發現有些雞肚子里還有剛成型的雞蛋,但是還沒有完全長成雞蛋,這樣的雞被稱為下蛋雞。而在農村老人的眼裡,這樣的雞肉吃著味道極佳,肉質鮮嫩,味道鮮美,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以前物質匱乏的年代,對於農民來說,自己是捨不得殺雞吃的,只有家裡來了比較貴重的客人,才會殺下蛋雞吃的。有句老話說得好:「再窮不賣下蛋雞」,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下蛋雞對農民是多麼的重要。

回籠覺

在我們見天看來,睡個回籠覺是個非常享受的事情,尤其是冬天,冷的都不想出被窩。不過在以前,睡回籠覺的,指的是那些比較懶惰的人,或者是那些富貴之人。因為勤快的人一大早就出去忙農活了,那還有時間睡回籠覺啊。不過在今天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下,睡得香都成為很多人的奢求了,因此能睡個回籠覺,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有些女性朋友,認為回籠覺還能美容顏顏。

二房妻

這隻有在封建社會才會有的現象,那時候只要有條件,都可以娶三妻四妾,也都是合情合法的。而二房妻一般長得都非常漂亮,但是到了當今這個法治社會,實行了一夫一妻制度以後,就沒有二房妻這一說了。不過有了另一個說法,那就是「二奶」,但是這不合法,因此遭受眾人的反對,為何有人這麼熱衷,我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民間俗語有很多,以後會接著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夏至五月端,年景必有閃」,啥意思?和收成有關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