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大S怒懟老公:「窮養」男孩是最大的謊言!

大S怒懟老公:「窮養」男孩是最大的謊言!

作者:多多黛

最近,大S懟汪小菲這事上了熱搜。

因為台灣有地震,大S在和兒子視頻時,問兒子怕不怕?家人在一旁說:「他哭得很大聲。」

而一旁的汪小菲不屑地說:「一個男孩子,還哭。」

大S立馬女王范,嚴肅地說:「Shut up,汪小菲。」

網友紛紛對大S這一波操作點贊。

因為養育男孩這個方面,汪小菲進入了一個誤區。

他曾在節目里說過,在養育兒子和女孩,他是有區別的:女兒因摔跤哭了,他會很擔心和傷心;但如果是兒子哭了,他會特別生氣。

因為在他的心裡,認為男孩子不應該輕易去哭。

我的一個朋友也是如此。

她每天對兒子說的最多的話是:

「跟你說什麼都聽不見,一點也不聽話。」

「養個男孩,要半條命。」

其實,不是男孩不想像女那般懂事、聽話和體貼,而是因為他們是和女孩完全不一樣的「生物」。

不論是身體還是心理發育,男孩和女孩都不同,這就註定他們在生活中表現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

而男孩,生來就是帶著底色的。父母能夠給予男孩最好的愛,就是尊重這個底色。

男孩不聽話,並非故意,而是因為「聽不見」。

有研究表明,男性對於1000~4000hz的聲音感知度不高。

有時,男孩並不是不聽話,而是,真的沒有聽見。

男孩只能專註於一件事,比如,他看電視的時候,你和他說:「離遠一點。」

說了很多遍,可是他依舊無動於衷。

正所謂,你又吼又叫,他不急不躁。

如何才能讓男孩聽見你說話,那就是你走到他的面前,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扶著他的肩膀,認真地說:「請你離電視遠一點,好嗎?不然眼睛會近視。」

只有這樣,他才會聽見你的話,點點頭說:「好的,我知道了。」

男孩像是一個永動機,永遠充滿精力和活力,這讓老母親疲憊不堪。

為什麼男孩不能消停?

這是因為男孩體內的睾丸激素分泌旺盛,他們要通過過多的運動量,才能消耗掉體內的能量。

不僅如此,睾丸激素也會對男孩的心情造成影響,讓他們變得狂躁。

生活中,男孩子就好比孫猴子,上竄下跳,除了睡著那一刻是天使,其餘時間就是哪吒下凡,戰爭片、魔幻片輪番上演。

有一段時間,我兒子看電視,不是坐在沙發上的,而是不停地蹦來蹦去,吃飯的時候,腳也是來回擺動。

看著像個小陀螺的他,我很擔心他有多動症。帶去醫院,醫生說,多帶去戶外運動。

男孩屬於大自然,他們需要更多的戶外活動。因缺少戶外活動,被圈在鋼筋混泥土的家中,像一個困獸一般,只能在有限的空間里折騰。

美國人理查洛夫在《林間最後的孩子:拯救大自然缺失症兒童》里提出,「大自然缺失症」,它不是一種醫學診斷,而是對於人們因為疏離大自然後出現的一系列病態行為的描述。

李玫瑾說:「孩子一定要有體育鍛煉。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

足夠的運動,才會讓男孩身上有力氣,心裡有膽量。

男孩像一個蓄滿能量的電池,父母只有幫他釋放掉這些能量,他才能夠安靜下來,心甘情願進入「充電」模式(睡覺)。

男孩嘴笨,不會說暖心的話。

有人把女孩比作父母的小棉襖,男孩卻是皮夾克。

皮夾克這東西,天冷了不保暖,天熱了不透氣、悶氣。

男孩有口不說暖心話,這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左半球皮質和右半球皮質的生長速度,相比同齡的女孩來說要更慢。

而且,女孩體內的雌激素促進了大腦細胞的快速生長。

樓上鄰居家的女兒,和我兒子在幼兒園裡是同學。

兩個人經常在一起玩,可是,偶爾不知道為啥就生氣了。當我調節兩個人矛盾的時候,這個小女孩會吧啦吧啦說很多,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都說得清清楚楚。

而再看我兒子,一臉的不高興,胳膊交叉在一起,唯有一個「哼」來回重複。

都說「小兒難養」,其實,足夠了解男孩,這才是養好男孩的前提。

男孩和女孩一樣,都需要父母富養的愛。

在父母的心裡,男孩長大以後,是要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所以會刻意製造一些困難,忽略他們的內心需求,把自己偽裝成「狼父虎媽」。

父母該如何去看見並尊重男孩的底色呢?

男孩,需要父母更多的愛。

溺愛,是父母對男孩撒的最大謊言。

約翰·康得利和珊卓·康得利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讓大人們看一個視頻,視頻中是一個八九個月大的嬰兒被玩具盒中突然彈出的小丑嚇得大哭。

當這些人被告知視頻中是女孩時,他們普遍認為女孩是因為恐懼才大哭,並覺得不應該這樣粗暴地對待女孩。

另一些人被告知視頻中是男孩時,他們普遍認為男孩是因為生氣才大哭的。

其實,男孩在童年期間,內心會更脆弱,他們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愛。

說陪伴孩子成長,好比牽著蝸牛去散步。

那麼,男孩一定是一個走馬觀花、三心二意的蝸牛。

這一點,霍思燕做得很好。

她會選擇晚一年讓嗯哼上幼兒園,會在他不願意分享的時候,尊重他的意見,等待他去懂分享的意義。

男孩,需要媽媽適當的放手,爸爸及時接手。

男孩的成長曆程,需要一些新的嘗試和冒險,而這些由爸爸來陪伴是最好的。

爸爸的陪伴,是男孩成長曆程中最寶貴的營養,有了它,也就有了以後人生需要的底氣和勇氣。

爸爸是男孩成長路上的「好夥伴」,能幫他們翻譯很多行為和語言的意義,男孩更需要父親陪著一起去探索。

有美國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能夠取得成就,20%取決於後天努力,80%取決於父親教導。同樣的一句話,如果由爸爸說出來,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媽媽的50倍。

《當幸福來敲門》里的爸爸克里斯,在窮困潦倒,婚姻破裂時,帶著兒子努力去工作,陪伴兒子成長,雖然沒有舒適的家,可是,在克里斯的影響和激勵下,他的兒子也沒有悲觀,從爸爸身上get到了努力不停,為自己爭取幸福生活的密碼。

男孩,需要父母的肯定。

為了讓男孩變得更堅強,不玻璃心,很多父母會故意貶低男孩,即使男孩做得很好,可是父母依舊會說:「雖然這次不錯,但是,還是需要更多的進步。」

姜文說,他這輩子最想做的事,便是得到媽媽的認可。

不論姜文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媽媽都只有滿不在乎的態度。直到母親去世,姜文都沒有聽到母親對他肯定的話語。

父母愛男孩,是用愛努力去點燃他們這團火,讓他們不僅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溫暖身邊的人。

作者簡介:多多黛,80後女子。專註研究兒童心理學和家庭教育,已出版《讓女孩像女孩那樣長大》。新東方家庭教育(ID:xdfjtjy),傳遞專業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內外家庭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閆妮育兒引爭議:沒有教不了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家長
沒大人管,十個男孩住在一起會發生什麼?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