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嘉慶上位後賜死了和珅,和他相愛相殺的紀曉嵐,結局是怎樣的?

嘉慶上位後賜死了和珅,和他相愛相殺的紀曉嵐,結局是怎樣的?

公元1799年(嘉慶四年)正月,北京城朔風呼嘯,大清國攤上大事了:初三,太上皇乾隆駕崩;初四,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巨貪權臣和珅被褫奪官爵;初八,和珅失去自由,十八日,和珅被數尺白綾弔死在監獄裡。僅僅不到半月時間,位極人臣叱吒官場二十多年寵臣和珅就被一掌權的嘉慶皇帝賜死了!那麼同朝為官的紀曉嵐受到怎樣待遇呢?

嘉慶上位後賜死了和珅,和他相愛相殺的紀曉嵐,結局是怎樣的?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嘉慶皇帝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被嘉慶一掌權就賜死的和珅事件。

和珅(1750—1799)清滿洲正紅旗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襲輕車都尉世職,授三等侍衛,受高宗賞識。四十一年授戶部侍郎,旋擢軍機大臣,在任二十餘年。歷任步軍統領,戶、兵、吏部尚書,理藩院尚書。後晉文華殿大學士。曾充四庫館、國史館正總裁。累封至一等公。精明敏捷,辦事幹練,善體高宗之意,倚為腹心,晚年尤甚,政令傳宣多由其手書口傳。專擅弄權,令各省奏摺皆用副折送其先閱,各地進貢珍品多入其家。嘉慶四年(1799)高宗死,為仁宗數二十大罪,賜死,查沒金銀珍寶極多,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諺。

嘉慶上位後賜死了和珅,和他相愛相殺的紀曉嵐,結局是怎樣的?

就是在嘉慶繼位的頭三年時間裡,乾隆仍然控制著朝中大權,嘉慶最多在那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上做一些批示。但是就在嘉慶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撒手人寰。嘉慶皇帝隨後就囚禁了和珅,在十幾天以後迫使和珅自盡。在這一重大事件中,幕後的推手就是劉墉和王傑(狀元),劉墉還是始作俑者。至於紀曉嵐,並不像電視劇演的那樣,在和珅案件中的處理和審核,他連一丁點都沒有參與。

乾隆皇帝死了,紀曉嵐繼續自己的老本行編書,負責編撰《高宗實錄》。紀曉嵐非常的精明圓滑,他知道自己實力不足,大的政治博弈不是他這種文人能玩的。他只能做好自己的老本行,做到誰也不得罪。由此可見,電視劇在很多時候是不靠譜的,欺騙了廣大群眾!

嘉慶上位後賜死了和珅,和他相愛相殺的紀曉嵐,結局是怎樣的?

紀曉嵐一生,有兩件事幹得最多:一是編書史,二是當考官。編書史,除總纂《四庫全書》外,還先後當過武英殿和三通館的纂修官等,稱一時之大手筆;當考官,兩次任鄉試考官,六次為文武會試考官,故門生甚眾,為國家選拔了不少人才。嘉慶八年,紀曉嵐80大壽,皇帝派員祝賀,並給予厚贈。旋拜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少保銜,兼理國子監事,官居一品。紀曉嵐卒後,歸葬故里,朝庭派員臨穴致祭,嘉慶皇帝御賜碑文,極盡人臣之榮哀。

紀曉嵐之所以成為歷史名人,並非因為像電視劇里描寫的那樣「鐵齒銅牙」,善於鬥狠。而是在於他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總纂了《四庫全書》和著作了《閱微草堂筆記》。紀曉嵐雖然不和和珅同流合污,但他也未正面與和珅發生衝突。紀曉嵐為官之道就是「左右逢源」,重大事件不參與,獨善其身。最後要說的就是紀曉嵐和劉墉關係也非常好,因為紀曉嵐能做大官還是靠的劉統勛(劉墉父親)薦舉,將其從新疆召回,在京任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