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陳勝吳廣或是用計脅迫眾人起事;吳廣之死說明陳勝控制不住局勢!

陳勝吳廣或是用計脅迫眾人起事;吳廣之死說明陳勝控制不住局勢!

陳勝是秦末掀起反秦的第一人,可是從古至今,第一個造反起義的人似乎都逃不過,揭竿而起-聲勢浩大-盛極而衰-湮滅消亡-後來者居上的怪圈。《史記》對他的評價還是很高的,畢竟他位列世家,那是記錄王侯封國的,的確正是因為陳勝第一個挑戰了暴秦的威嚴,讓大家都知道秦朝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了,所以天下才會紛紛揭竿而起,沒有他,估計也就不會有漢朝。

但是從史料中可以感覺到,陳勝雖然建立了張楚政權,並且稱王,但是他最多就是一個有心計的小人物,他終究不會成功,他不過是天下風雲際會之時因勢而起的人且沒有才能,即便章邯不殺他,高傲不羈的楚霸王也容不下他,六國貴族也看他不上眼。

陳勝的出身,這個歷史上沒有過多的記載,連他是哪裡人都爭論不休,《史記》《漢書》均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領袖陳勝鄉里在陽城。不僅如此,《明一統志》和汝南諸志的纂修者還在《人物誌》中聲明陳勝為汝南人,並為其著重立傳。如《明一統志》卷三十一《人物》:「陳勝汝南陽城(人)。

只是有個問題,這個陽城是現在的哪裡?一說河南登封市東南 ,一說今河南商水縣西南,但是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這裡的閭左在秦代指主要由僱農、佃農等構成的貧苦人民,就是不知道,陳勝這個名字是不是他起身後起的,畢竟當時底層的貧民好像不會有名字吧。

話說回來,最奇怪的就是,陳勝等人被徵發去漁陽,大概就是現在的北京附近,關鍵是他們是在大澤鄉起義的,大澤鄉是哪?現在的安徽宿州市,他們為什麼不直接北上,而是先往東走,饒了一個大圈,如果記載沒錯的話,那麼有一種可能是,這次徵發的去漁陽的徭役,不是900人嗎,這900人是兩部分,一部分在大澤鄉附近,所以陳勝等人向去了大澤鄉,當然這就是勉強的解釋了。

我們來看看,陳勝起事的過程,仔細想過後,感覺這就是陳勝吳廣等人有心計有預謀的一次煽動啊,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這是陳勝起事最關鍵的原因,當時那些被徵發的徭役也是知道秦律嚴苛的,這麼看也是可以理解他們拚死起事的。

只是按照秦律《徭律》的規定,水雨,除興,也就是降雨不能動工,可免除本次徵發,雖然沒有明確說明大雨引發徭役在路上耽擱了時間會不會被免責,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秦律還是考慮到了天氣原因造成時間耽擱問題的,正常情況下,不是有兩個被殺的秦將尉嗎,歷史記載上完全忽略了在這件事中他們的表現,知道的是他們是在陳勝等人一系列前期工作後才被殺的,也就是徭役在魚肚子里看到「陳勝王」以及夜篝火,狐鳴呼曰「大楚興,陳勝王」。那麼這兩個將尉就沒擔心過這將近1000的徭役會生變嗎?個人感覺很有可能的是,大雨讓陳勝眾人去耽擱了服徭役的時間是不會受到處罰的,或者不會受到太大的處罰。

但可是,可但是,將尉醉,廣故數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並殺兩尉。這是什麼,這是陳勝吳廣給兩個將尉下了一個套,挑起了公憤趁勢做掉了兩人,殺的時候是挺解氣,不過陳勝吳廣此舉已經是把所有人都逼到了必反的絕境,一個是能夠證明他們是因為大雨而耽誤服徭役時間的人沒了,另一個,殺了兩個將尉,他們就已經是和造反無異了,誰還會不追隨陳勝,眾人已經沒有退路了,所以我才說,陳勝吳廣有用計脅迫眾人一起起事的可能。

當然,我這也是用現代的眼光,在有限的史料里去揣測的一種可能,真實的情況沒人知道,沒準有就是大家不了解耽誤徭役時間的結果,索性不如搏一把,就起事了。

陳勝從一無所有到短短几個月發展到幾十萬眾,內心的膨脹可想而知,這也是他和吳廣被害的最大原因,起義軍隊伍迅速擴大,起義將領當然也相應增多,人心肯定不一,他們作為最高統領,卻不建立自己的警衛團和個人保鏢,讓手下的將領,輕而易舉就闖進他個人指揮部,並對他成功下殺手。

起義軍一路勢如破竹,而到了陳縣,從陳勝的決策就可以看出來,那難成大事,而且他多少是不被六國舊貴所重視的,三老、豪傑皆曰:「將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勝可不可稱王,絕對可以,問題是時間不對啊,剛剛打下些底盤,秦國大軍還沒有反撲,人心也未思定,可是你這裡直接稱王享樂了,到是讓吳廣去前線拚命,眾人會怎麼想,如果他真的有大志,完全不必在意一時稱王之爽,可以在攻入關中,在關中站穩腳跟,或者擊潰一次秦軍主力的反撲之後在稱王不遲,那樣的話,陳勝稱王絕對是令人心服口服的。

關於稱王的事情,陳勝還是問過名士的,也就是張耳、陳餘,他們都是曾經的魏國名士,而且兩人也是給陳勝指出了一條明路,涉以問張耳、陳餘。耳、餘對曰:「秦為無道,滅人社稷,暴虐百姓。將軍出萬死之計,為天下除殘也。今始至陳而王之,示天下私。願將軍毋王,急引兵而西。遣人立六國後,自為樹黨,為秦益敵。敵多則力分,與眾則兵強。如此,則野無交兵,縣無守城,誅暴秦,據咸陽,以令諸侯。諸侯亡而得立,以德服之,如此則帝業成矣。今獨王陳,恐天下懈也。」

當然從張耳、陳餘的建議中也可以看到,他們倆是想借陳勝起事之際,讓山東六國復國的,但這對陳勝也是很好的選擇,一旦山東六國復國,那麼陳勝就不必單獨面對秦軍的軍事威脅,而且事實是,你陳勝不主動讓六國後人復國,人家就不復國了嗎?六國貴族可是不屌陳勝的,包括陳勝派出去的手下,都自己建國稱王了,甚至是自己派出去的手下的手下都稱王了。

陳勝也是無可奈何,比如他派出去征討的趙地的武臣,武臣到邯鄲,自立為趙王,陳餘為大將軍,張耳、召騷為左右丞相。陳勝最終還是乖乖地把武臣的家人送了過去,而武臣派出去征討燕地的韓廣,韓廣以為然,乃自立為燕王。居數月,趙奉燕王母及家屬歸之燕。可見陳勝手下的人大多都是為了自己,沒人想到為陳勝賣命,這也就是之前說的,陳勝本來就不是貴族出身,又沒有足夠的功績,那什麼來震懾眾人,別人又為什麼要信服他,就因為他自封了一個王嗎?那個時候,陳勝面對的就不是一片大好形勢了,而是他完全控制不住的局面。

當時陳勝手下唯一能打仗的將領,估計就是周文了,他在項燕帳下混過,周文,陳之賢人也,嘗為項燕軍視日,事春申君,自言習兵,陳王與之將軍印,西擊秦。可惜被章邯擊敗自殺,而吳廣呢,去打堅城滎陽,滎陽本身就易守難攻,後來劉邦也是靠著死守滎陽硬抗項羽,陳勝敗在前期太過順利了,被勝利沖昏了頭腦,像劉邦朱元璋等起義軍都是歷經磨難方成正果,而陳勝從一個小小的頭目轉眼間就成了張楚王,盲目的自信最終導致失敗。

而且從陳勝對待吳廣之死的態度上,就可看出來,他面對的是完全失控的局面,各地稱王之人實際上已經是不聽號令了,吳廣之軍也能算上是陳勝的嫡系部隊了吧,結果吳廣被部下殺了,吳叔圍滎陽,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叔弗能下。楚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兵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足與計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 。

田臧假借陳勝的名義把吳廣做了,可是陳勝能做什麼,他即便想要處理田臧都沒有實力,圍困滎陽的軍隊聽田臧又不是聽陳勝的,只能委以重任,畢竟周文已經敗了,只能靠田臧帶兵抵擋秦軍,這個時候陳勝就發現自己孤立無援了,也是怪他稱王后有些飄飄然了,引得眾人不滿,而各地稱王之人,也不聽陳勝的號令,導致他只能自己在陳縣面對秦軍部隊的反撲,最後還是被自己車夫殺死的,只能說陳勝有鴻鵠之志,但無鴻鵠之才。

參考資料《史記.陳涉世家》《資治通鑒.秦紀二》《資治通鑒.秦紀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塵封 的精彩文章:

勾踐夫人因受辱而自殺?她的結局或許不會太慘!
讓睢陽城2、3萬百姓當軍糧的張巡是走狗?一件小事可見其人品!

TAG:歷史塵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