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魔童降世——一出創新包裝的復古戲

魔童降世——一出創新包裝的復古戲

黃不老

說是陪孩子其實也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去看了場《魔童降世——哪吒傳奇》。的確很好看,故事裡無處不顯的周星馳的影子,笑話與淚點密集,動畫製作精良。居然讓不老這個四旬開外的人真心覺得好好看耶!

不老也喜愛1979年的《哪吒鬧海》,那個比較忠實於自古傳說而來的故事。有趣的是四十年一個小圈圈,從鬧海小英雄到魔童的人設是顛覆,但是從文化上來說,卻是一種復古。真的很有意思啊!

哪吒和悟空,是中國神話文學中最寶貴和獨特的IP,一個永遠長不大,一個總是不懂事,挨著青春期的兩邊,這在中國文化體系中是唯二的存在啊。

從重善惡到分強弱,這是文化多元化的產物。

新老哪吒故事的大背景一樣:封神之戰之前。為何封神?目的是通過一場戰爭理順一個三界管理體系。這和《伊利亞特》《指環王》是一樣的。

鬧海哪吒的背景里價值體系是這樣的:善惡之爭。

龍王和天庭魚肉百姓,這是惡。

李靖作為權力的地方代言人,守著禮教和制度,也是惡。

強弱的區別只是為了襯托哪吒鬥爭的艱難。而且弱的一方,陳塘關的百姓則是善的。鬧海的哪吒雖沒有得到太多父母的愛,但有玩伴和識好歹的群眾基礎。

魔童哪吒的背景里的價值體系則是這樣的:強弱之爭。

天命強,敖丙的使命強,哪吒的宿命強,神仙百姓的成見更強。

但強弱之間善惡的分別卻不清晰。

我們很難說元始天尊和太乙真人就是善的,想要證明自己的申公豹就是惡的。用善惡也很難將糊塗的陳塘關百姓和被壓制的龍族分清楚,強弱倒是更簡單些。

這不是退步,相反卻是文化發展到今日的一個大進步。

回溯歷史,我們能看到在二次大戰後全球相對和平的七十年,文化從廟堂向世俗的落凡塵。

對不老而言,第一個轉折點出現在錄像廳里的香 gang電影里。以城市英雄、黑幫好漢以及無厘頭解構的新世俗文化,去「崇高化」和反「高大上」是兩股清流,常常震撼年少的我的三觀。

「穿 jin 服了不起啊!有槍了不起啊!有錢了不起啊!當官了不起啊!」當時聽來真爽。誰知終於到了21世紀,這些是真得惹不起了。

第二個轉折點則是隨著網路時代催生的全球文化趨同化發展,它裹在娛樂文化和所謂多元化的背後,已然改變了我們的世界。

為什麼現在我們和 米 國這個大洋彼岸的國家矛盾更深了?四十年前,兩國的價值觀是截然不同和對立的,但也不像現在這樣雞零狗碎地吵鬧。恰是我們兩國在文化上開始趨同了。21世紀國人面對的世界、看到的、聽到的、享受的、想到的和米 國人沒什麼差別,以前不老需要通過《環球熒幕雜誌》去了解上個年度好萊塢的大片,而今是好萊塢的大片常常首映在中國。當我看著《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中國的世界正慢慢成為世界的中國。這是進步。但也因為相像,所求所欲者近似,優秀資源稀缺,這才有衝突。

在無數地區和小衝突之上,互聯網信息的發展還重塑了我們的思維結構。一方面,同理心的發展進一步削弱了善惡二元的對立;強未必是惡,弱也不一定就有道理。設身處地地換位思考成為文明的基本素養。當要換無數次位置的時候,大腦罷工說:「用一個簡單的工具去分別。」這個工具就是「立場代表一切」。你是哪一國人,你是哪一個膚色,你的心理是哪一種性別,你喜愛哪一個愛豆——就可以了,不問對錯,不問西東,初心即一切。這會使人類世界的小矛盾更多,但致命的大矛盾則被消耗了。很簡單的表象就是,這個世界各國的所謂鷹派的代表,擱在五十年前的歷史裡,就是鴿子和貓咪和哈巴狗而已。第二個表象則是男人女性化,女人中性化,AI人性化。

另一方面多元化和世界性的視角與反烏托邦文化結合,形成了超國度甚至超人類的文化。這也是滅霸榮登2018-2019年度地球環保模範,雖敗猶榮,永垂不朽的原因。以後將詳述,本文不再展開。

所以,鬧海的哪吒生活在二元的世界裡,善惡對錯壁壘分明,儘管痛苦,但好選擇。魔童哪吒生活在二次元的世界裡,善惡不明,哪怕天生為魔也未必惡,哪怕元始天尊也未必善。故而很痛苦,卻更好選擇。

這裡就能看到其實魔童背景的世界是矮化的,更世俗也更小。鬧海哪吒面對四海和天庭,魔童哪吒卻被困在陳塘關總兵府的院子里。

這就是我們當代人,世界好像比古人大多了,飛機高鐵互聯網、地球成為村。但我們反而活得更小了,小家小工作、小世界小手機、小生活小確幸。

都在玩命,我命由誰?

這涉及兩個故事創新性的根本——要打破什麼?抗爭什麼?

魔童哪吒很直接——對抗天命。

當年今何在《悟空傳》那一嗓子:「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真得激動了一代半人吧,堪稱解構《西遊》第一大作。

天命,是什麼東西?

紫霞說:老天安排的。

至尊寶說:這還不夠你臭屁的嗎?老天安排的最大嘛!

看到了吧!老天安排的,你猜不到結局!

哈利波特對著分類帽說:不去斯萊哲林。

結果分類帽說:葛萊芬多。

鄧布利多說:你是誰取決於你想成為誰?

完了!假如我想成為的誰恰恰就是天命所歸呢?假如我所有的反抗也是天命安排的呢?

魔童哪吒的成功在於故事的後現代解構。魔童哪吒抗爭的天命,只不過是外人安排的人設而已。

魔童哪吒很幸運擁有好的父母,媽媽上班也顧家,爸爸也是父愛如山的樣子。這比鬧海哪吒幸運多了,那個媽似乎生完個球就偶爾哭兩嗓子,那個爹就是老封建樣板呀,除了說「孽子」,也沒啥建樹。

真有GET不老的就是魔童哪吒看李靖收下換命符的一段。魔童的爸媽是善的。於是乎,親情的力量和結構化就立了起來。

嚴父慈母孝子——這恰恰是傳統中國文化的基本單元結構。

這個號稱顛覆和創新的故事,包裝了一個千年的老內核——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選擇從乎於親親相愛,幸福源自回歸家庭。

自我認可,家庭認可,社會關係和解——這是老的脈絡。

鬧海哪吒不對抗天命,對抗的是比天命更厲害和強大的東西——血緣。

這是中國文化里最強大的力量。

即使是現在,這種力量滋生的文化價值觀依然發揮著作用:父母生你,所以在某種程度上擁有你,也在某種程度上擁有干涉你生活的權力。

哪吒覺得自己沒有錯。但在那個以血緣為基礎而建立的舊世界架構里,規則要求他服從於父親,從而也服從於父親所服從的天庭。

你生而不自由。

小哪吒做了一件古往今來沒有人做過的事情去獲得自由——割肉還母,剔骨還父。

此一事,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學的星空上就多了一顆永恆璀璨的星星。

這才是顛覆、創新、哥鵝命。

鬧海的哪吒天地寬大無拘束。

魔童的哪吒相親相愛做自己。

鬧海的哪吒選擇永不長大絕不和解。

魔童的哪吒選擇接納自我與世界和解。

雖有高下,無有對錯,都值得讚賞和珍惜。

雖然不老覺得我們的文化世俗矮化了,但這保障了幸福啊,真得就是我們當代人幸福的藩籬。

古人想修真成神,攝生養命;今人不想百年,只想著活在當下、活好每一天。

畢竟: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滿。

蒼穹浩茫茫,萬劫太極長。

突然想起不老心中最喜愛的李靖形象,來自《十萬個冷笑話》,那個被設定「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的老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企業文化心行力 的精彩文章:

TAG:企業文化心行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