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團長張又俠血戰老山,步炮協同退5倍越軍:這是我最痛快的一天

團長張又俠血戰老山,步炮協同退5倍越軍:這是我最痛快的一天

作者:鐵鎚傑克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著名的戰略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曾說:「所謂的軍事天才,就是一個集各種精神力量的結合體。」在1984年打響的老山戰役中,有這樣一位團長,帶領部隊讓越軍丟掉了「固若金湯」的老山據點,還讓數支來襲的越軍「王牌」磕掉了大牙,損失慘重。

而這位創造戰爭奇蹟,以一個團戰六個團兵力,還並將其打得灰頭土臉的將領,名叫張又俠。

1950年7月,張又俠生於陝西渭南,其父張宗遜乃開國上將。1968年,張又俠在北京景山學校畢業後入伍,成為40師119團6連戰士。越軍接連侵犯我領土時,張又俠隨部隊赴前線,在戰火中逐漸成為一名有勇有謀的優秀指揮員。

1983年,33歲的張又俠任40師119團團長。1984年4月28日,老山戰役打響後,張又俠帶119團主攻老山主峰松毛嶺662.6高地。團隊以斷敵後路、多點突破的戰法,僅用7分鐘便奪下662.6高地。隨後,119團趁勝追擊,在短短2個小時內,便將越軍宣稱「可阻敵三個月」的12個山頭防禦工事一一瓦解。

松毛嶺戰前,有人認為張又俠所言「不切實際」,是「空談」。但這位年僅33歲的團長,卻當著一眾老資歷幹部的面稱:「我決定在這裡(松毛嶺)創造一個80年代版的『上甘嶺奇蹟』。我們在拿下這些山頭後,將會用自己的力量,擋住敵人十次、百次乃至上千次的反撲。」會後,有的幹部私底下認為他與二戰時期敢打敢沖、咄咄逼人的巴頓有些類似,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有爭議的巴頓」。

張又俠並不認為自己是「當代巴頓」,但他確實喜歡巴頓那種敢打敢沖的精神。我軍奪回老山後,越南方面一度嘩然。越軍第二軍區司令武立中將,更是下令該軍區的5個越軍精銳師傾巢而出,試圖奪回老山,挽回顏面,戰前,他還在河內放下狠話:「不拿回老山,我這個司令就不當了!」

6月12日,越軍以一個團的兵力發起試探性進攻。他們借著熟悉地形之優勢,試圖一擁而上,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沒成想,這伙越軍剛剛接近陣地,就被早已枕戈待旦的我軍發現。隨著一聲令下,步槍、機槍、迫擊炮和重炮一起開火,彈幕隨即砸在了越軍的頭上,瞬間就將他們的陣地化為了一片「死亡墳地」。而原本囂張的越軍遭到迎頭痛擊後,紛紛抱頭鼠竄,爭先恐後地向著後方逃去。不過,頑固的越軍並沒有善罷甘休,他們在重整旗鼓後又發起多次衝鋒,但皆被我軍一一挫敗。

打了一天一夜,越軍除了丟下一大堆屍體以外,愣是連一寸土地都沒能佔到!至於松毛嶺上的陣地,仍舊牢牢掌握在119團的手中。連倖存的越軍都不得不承認:「這支中國軍隊打起仗來,就跟瘋子一樣!」

一個月後,越軍捲土重來,發起了新一輪的瘋狂進攻。這一次的情況更加兇險。為了徹底吃掉駐守此地的我軍,他們不惜投入了6個團,向老山展開大規模反攻。

7月12日凌晨5時,越軍冒著夜霧與細雨發起進攻,剛剛在醫院做完手術的張又俠指揮全團迎戰。原本囂張跋扈的越軍在我軍步炮的立體攻勢下遭受重創,傷亡達3000餘人。我軍取得10年對越作戰中戰果最大的一次勝利,越軍反攻老山的企圖被徹底粉碎,從此不敢發起大規模攻勢。

此戰,張又俠指揮步兵與友鄰炮兵的協同達到了巔峰。他與炮兵團長趙寇斌在一張圖上指揮,給越軍重大殺傷。張又俠後來說:「我這一生最痛快的一天,莫過於7月12日,那天最痛快的一件事,是師長通知我說炮彈運上來了,放開手打!」

從1984年4月份開始,張又俠帶領部隊在松毛嶺的陣地堅守長達3個多月,磅礴的大雨、積水逾尺的交通壕,還有潮濕低矮時時都可能塌陷的貓耳洞,戰場環境艱苦惡劣,確實不亞於抗美援朝戰爭的上甘嶺。除此之外,戰士們還常常要穿著被雨水、血污、汗漬「糊成」的「帆布軍衣」,時刻提防越軍特工無孔不入的襲擾。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張又俠與他的119團做到了。

英勇的第119團,戰後被昆明軍區記集體一等功,授予「一等功臣團」錦旗。張又俠在此戰之後,歷任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軍區副司令員、軍區司令員等職,成為我軍著名戰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日軍騎兵大佐下戰書:有種來拼刀法!八路軍騎兵團機槍掃射
團長:打錯了我槍斃你!炮擊越南諒山,連長據理力爭立一等功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