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首批重磅嘉賓已曝光!更多全球頂級大腦EmTech China集結中

首批重磅嘉賓已曝光!更多全球頂級大腦EmTech China集結中

與全球最強科技大腦們思想碰撞

發現改變世界的新興科技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

2019 年 12 月 13-14 日

中國 ? 北京

世界級科學家/頂級投資人/商業領袖

智慧碰撞的對話

科技前沿內容

作為全球頂級科技商業雜誌《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的著名會議品牌,EmTech 也是全球新興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規模會議之一。2018 年,這場會議首次落地中國,以技術與商業的結合為主線,EmTech China 旨在通過演講嘉賓的梳理與分享,幫助大家快速梳理顛覆性新興科技,從而更加從容地面對這個科技全面爆發的時代。

圖 |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往屆現場

2019 年 1 月,第二屆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在北京國貿大酒店圓滿落下帷幕。在這場千人級別的開年盛會上,超過 30 位全球科技領袖圍繞人工智慧、金融科技、數字化轉型、生物醫藥以及太空科技等前沿話題,對每個領域每項新興科技背後的價值進行了精彩解讀。身處科技發展越來越超乎普通人想像的時代,這些巔峰對話,為我們總結了過去,指引著未來。

2019 年 12 月 13 - 14 日,第三屆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將再度啟幕,通過五大峰會主題和領袖級嘉賓的梳理與分享,你將快速理解顛覆性的新興科技的發展路徑、潛在規模、影響你業務的可能時間,促進你思考需要採取的行動。

圖 | 本屆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五大議題

今天,我們將公布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14 位已確認重磅演講嘉賓的核心信息,並向所有人發出這封邀請函,邀請您進入我們的世界,與全球最強的科技大腦思想碰撞。

MIT 能源計劃總負責人

帶領全球能源巨頭定義世界未來

隨著全球人口的膨脹和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已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對世界環境產生的影響也刻不容緩。2006 年,MIT 發起了一項能源倡議(MITEI),旨在開發突破性技術,通過創建低碳和無碳(比如太陽能、核能等)的解決方案來有效和可持續地滿足全球能源需求,減緩氣候變化。Robert Armstrong 博士作為該倡議的主任,推動了與多家能源巨頭的合作落地,截至目前,GE、BP、Duke 等多家跨國公司都是該倡議的會員單位。在該倡議的框架下,能源的未來是什麼樣子?對於人類的未來會產生哪些可見的影響?而中國最為世界上的能源消費大國,應扮演何種角色呢?Armstrong教授將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為我們描繪未來能源的藍圖。

自動駕駛卡車先驅 Otto 公司創始人

現在英偉達的工程副總裁

她可能是自動駕駛和機器人領域為數不多的女性玩家之一,她不僅玩,還玩得風生水起。2014 年起她在谷歌任機器人團隊,2016 年聯合創立了自動駕駛卡車公司 Otto 並任工程副總裁,成立一年左右,她跟隨被 Uber 收購的 Otto 一起加入 Uber 團隊。2017 年她加入英偉達任工程副總裁,主管 Issac 機器人平台。英偉達的機器人計劃是怎樣的?為了提高可控性和效率,人類和機器人的互動將會如何變化?英偉達工程副總裁 Claire Delaunay 將在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的現場為你解讀。

他正帶領「百年老店」

實現全球能源數字化

《美國陷阱》一書的出版,讓通用電氣對法國能源巨頭阿爾斯通收購案的真相變得撲朔迷離,但也讓大家看到了其在能源領域的地位。事實上,通用電氣很早就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積極開展了各種兼并收購活動,以鞏固其在分散式電源、智能電網等新型能源領域的主導地位。如今,這家「百年老店」正在逐步實現全球能源數字化,其中的領軍人物正是其資深執行高級副總裁 Maher Chebbo 博士。在他的帶領下,數字能源部門盈利實現了快速增長,並於 2017 年被其首席執行官評為「The Best GE Digital Business」。能源的數字化究竟指的是什麼?潛在的應用場景都有哪些?讓我們期待 Maher Chebbo 博士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為我們帶來的答案。

中國第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校長

著名結構生物學家

施一公教授於 1989 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95 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博士學位,1998-2008 年曆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Warner-Lambert/Parke-Davis 講席教授。2008 年全職回清華大學,曾任清華大學副校長。2018 年任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教授主要運用生化和生物物理的手段研究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重要膜蛋白以及細胞內生物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功能。在細胞凋亡研究領域系統闡述了哺乳動物、果蠅、線蟲三種模式動物細胞凋亡蛋白酶激活、抑制、再激活、及調控的分子機理。

從航運霸主馬士基到電氣巨頭施耐德

他讓傳統行業變得更聰明

在通用電氣供職 12 年,後進入國際航運巨頭馬士基作為首席數字官主導其數字化戰略、商品的集裝箱運輸和整理、港口運營和供應鏈管理,並在馬士基與 IBM 的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18 年,他進入施耐德電氣任首席技術官。馬士基和施耐德電氣分別站在這個看不到但不可或缺的供應鏈的不同位置,究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哪些影響?在未來又將有怎樣的改變呢?Ibrahim Gokcen 先生將在 12月 的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帶來供應鏈相關的新興科技解讀。

IBM 中國研究院首位女性院長

全球傑出工程師

林詠華女士現任 IBM 中國研究院院長,同時擔任 IBM 全球技術研究院核心領導成員。她是 IBM 中國研究院成立 24 年來,首位在中國本土成長起來而被任命的院長,也是首位女性院長。作為 IBM 全球傑出工程師,林詠華女士主要負責 AI 系統全球創新研究,在系統架構、雲計算、AI 系統、計算機視覺等領域擁有 16 年的工作經驗。除此以外,她目前擁有超過 50 個全球專利,多篇學術文章發表在頂級國際會議和雜誌。林詠華女士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獲得學士和碩士學位。認知計算的應用有哪些?雲計算的未來方向在哪裡?IBM 在計算方面的側重又將如何變化?林詠華院長將立足 IBM 為我們解讀算力未來。

史上最大人類譜系圖的創建者

2007 年 10 月,有媒體引用某家譜網站的調查報告指出,當時正參加總統選舉的奧巴馬不僅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切尼是遠房表親,而且還是小布希的遠房親戚。此新聞爆出後,家譜網站迅速走紅。其中,MyHeritage.com 通過一系列收購活動,成為了坐擁全球最大族譜資料庫的最熱門的家族社交網路平台。截至目前,該平台已擁有 1.05 億用戶,35 億份個人/家族檔案以及 4700 萬家庭族譜,並且正在為用戶提供消費級基因檢測服務。作為MyHeritage.com的首席科學家 Yaniv Erlich 博士在基因隱私與眾包基因組數據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曾因發現公開基因數據中存在的隱私漏洞被 Nature 稱為「基因黑客(Genome Hacker)」。此外,他還創建了包含 1300 萬人口的家譜,是目前史上最大的譜系圖。我們到底可以通過基因數據了解到哪些信息?我們還可以拿這些信息做些什麼?還有哪些潛在的應用?Erlich 博士將在 EmTech China 上娓娓道來。

紐約城市智能化的設計師

你可能知道上城中城下城,可能聽過曼哈頓、布魯克林、皇后區,可能在各種美劇里見過紐約的各個角落,但是作為美國第一大城市的「大蘋果」在城市規划上究竟是怎樣的?我們一直所說的「智慧城市」真的有可能實現嗎?如果你對這些問題充滿好奇,那麼從 2001 年開始就就職於紐約城市規劃部門的 Hassan Adekoya 博士將可以把這顆「大蘋果」的前世今生未來都解讀給你聽。

世界經濟論壇執行委員

未來數字經濟的推動者

如果世界經濟論壇聽起來有些陌生的話,達沃斯論壇你一定知道。論壇「致力於改變世界經濟狀況」;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數字化被認為是途徑之一,因為數字化正在轉變商業模式、政策環境和社會規範等各個方面,構建共享、可信賴的數字化環境,有助於增進包容性,並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達沃斯論壇一直倡導的工業 4.0 究竟是怎樣的?要想實現工業 4.0,我們要從哪裡開始?我們的經濟和社會要如何才能實現數字化?Derek O"Halloran,達沃斯論壇「數字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未來」倡議項目的負責人,將會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給你答案。

聯合奧斯卡獎得主

創造真實世界的「阿凡達」

在驚嘆於阿凡達、金剛這些熒幕形象的時候,你有沒有好奇過這些形象是如何製作出來的?有沒有想過如果 Siri、小愛同學、Alexa 不再只是語音助手,而變成有情感的虛擬形象,體驗又會是怎樣的?這兩部電影的技術負責人曾兩次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Sci-tech awards)並創立了專註於開發具有智能和情感反應的頭像模擬技術的 Soul Machines。這家公司不僅獲得了李嘉誠旗下維港投資 A 輪投資支持,也已經服務於戴姆勒金融、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客戶。想像一下,在不久的未來,虛擬助手將可以化身成你最愛的明星,聽懂你說的話,讀懂你的表情,並充滿情感地回應你。現任 Soul Machines 首席商務官 Greg Cross 先生將在 12 月的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揭開「靈魂機器」的面紗。

普華永道探索全球新興技術的領航者

在新興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各個技術風口你方唱罷我登場,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創業者,還是公司決策人抑或是投資者,都需要在重要戰略考量的基礎上,時刻進行技術趨勢判斷。那麼,哪些科技會對企業造成重大的影響?我們應該從何處著手探索新興科技?普華永道此前曾通過追蹤紀錄 150 多項獨立技術,總結了當前重要的 8 項核心技術,區塊鏈技術赫然在列。中美之間的區塊鏈應用差異有哪些?時下大熱的 Facebook Libra 又將走向何處?李敬思作為普華永道新興科技的負責人,在新興科技領域,特別是區塊鏈的研究與探索方面擁有超過 21 年的經驗,他將在 EmTech China 全球新興科技峰會上帶來關於上述問題的精彩演講。

用微型機器人實現藥物輸送

她為精準醫療開闢全新途徑

20 世紀 60 年代,第一部關於利用微縮科技進入人體內部以完成受損細胞修復的科幻片《神奇旅程》(Fantastic Voyage)問世,向人們展示了人體內部神奇的構造。隨著科技的發展,該影片里的很多猜想現在都已實現。2019 年 4 月,麻省理工學院公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其團隊發明了一種由 3D 列印而成的可受外部磁場操控的微型機器人,能夠向腫瘤等病變組織輸送納米顆粒藥物,實現更精準的靶向給葯。前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助理教授,Simone Schuerle 正是該研究團隊的負責人之一。專註於生物醫學應用的磁控制技術研究,並致力於利用微型及納米系統技術進行癌症診斷及治療,Simone Schuerle 被世界經濟論壇授予了「青年科學家」的榮譽稱號。在精準醫療的創新路上,微流控機器人都有哪些應用?它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呢?答案就在 Simone Schuerle 的分享里。

與原特斯拉 7 號員工一起破解「硅密碼」

獲戴姆勒億級投資

「充電兩小時,通話五分鐘」大概是困擾所有電子產品使用者的頭號問題,也是很多廠商急切希望解決的問題。矽谷有一家公司,正在研發用於電池電芯的硅基結構,旨在通過將鋰儲存在硅結構中而不是石墨中,來提升電池的儲能和充電速度,這家公司就是 Sila Nanotechnologies。要知道在鋰電池中,將鋰離子從陰極運輸到陽極需要六個碳原子(石墨的構成元素)來儲存一個鋰離子,但是如果使用硅材料,一個硅原子可以帶四個鋰離子,就相當於將效率提高 24 倍。Yushin 教授作為材料科學方面的專家,作為首席技術官和聯合創始人在 Sila Nanotechnologies 主持攻克技術相關的難題,從而讓實驗室中的新興科技走向市場。

她與 AI 之父明斯基一起創建了

世界最大的常識知識庫

她 5 歲開始閱讀明斯基的《心智社會》,從五年級開始學習編程,後進入 MIT 學習。1999 年她開始參與到「明斯基的智慧結晶」——麻省理工學院的 Open Mind Common Sense AI 項目中,這個項目旨在從網路上人們貢獻的數據(OMCS 資料庫中收集的數據)中提煉並構建出開源的常識的語義網路 ConceptNet。2010 年,她聯合創立文本分析公司 Luminoso,通過收集網路上網民的言論實時分析人們對某一話題的看法。她是 Catherine Havasi 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的訪問研究員。

本次 EmTech China 的嘉賓邀請還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我們也將會陸續放出後續的確認嘉賓。

此外,來自中國及全球有潛力改變世界的科研機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金融機構高層與科技工作者們也將共同參與到峰會的討論當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谷歌為何資助這個「偽科學」?麻省理工發冷聚變最新研究,知名華人科學家回應
量子達爾文主義迎首次驗證!潘建偉等中外科學家領銜完成三大實驗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