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遊戲 > GameStop大裁員,身陷泥潭的實體遊戲零售商還能熬多久?

GameStop大裁員,身陷泥潭的實體遊戲零售商還能熬多久?

為了公司戰略重組,大規模裁員?

「買實體版還是電子版?」一個遊戲發售後玩家們首先考慮的問題之一就是這遊戲該買實體盤,還是能夠早玩早享受的電子版?但近年來由於電子版遊戲的優勢越來越突出,這樣的考慮對於玩家來說或許已經越來越少。

接連打折的優惠價格、時不時推出的免費贈送優惠,以及能夠更快玩到遊戲的優勢,在與電子版遊戲銷售方面,實體遊戲零售銷售業績接連下滑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全球最大實體遊戲零售商 GameStop 無疑是這條競爭鏈上的一員,在這場戰爭之中一直頗受矚目,但最近關於它的新聞卻以壞消息居多,比如最近被爆料的大規模裁員事件。

近日, GameStop 被爆大規模裁員,其影響涉及到超過 50 個地區的人力。而據外媒報道,這一次的裁員消息最先是在國外論壇 Reddit 上由 GameStop 自己的員工引爆,這位員工在論壇上發了一個提問帖子說道:「還有其他人的部門經理被解僱了嗎?我的同事剛剛告訴我這一區很多部門經理被解僱了,很好奇你們那邊也是這樣嗎?」隨後得到了各個區域不少員工的回復,稱自己也遇到了相似的情況。

不久後有人在推特上發現了一封被泄露的 GameStop 總部發送給各部門經理的郵件,其中的內容確認了 GameStop 裁員的事實,且這一次的裁員波及到了超過 50 個地區的主管、人力資源以及防損經理崗位。

這個郵件稱這一次的裁員是公司戰略重組的結果,由於戰略重組需要擴張 GameStop 的覆蓋範圍,因此需要做出減少地區領導數量的決定。

郵件中這樣寫道:「不幸的是,由於公司需要作出的戰略挑戰,這將導致超過 50 個地區主管受到影響並將離開 GameStop 的團隊。我們將會想念他們,並希望他們的未來一切安好。」

不過,這一次的大規模裁員並沒有讓人特別意外,因為 GameStop 的危機並非毫無預兆。

開頭我們已經提到過 GameStop 的銷售業績不佳是鐵打的事實,這也能從 GameStop 近年來公開的財報中獲得證據。早在去年年底,GameStop 在公開 2018 年第三季度財報(截止至 2018 年 11 月 3 日)的時候就稱公司已經虧損了超過 4 個億的美元。而根據外媒的報道,在今年一月 GameStop 高層停止了為公司找買家的嘗試,緊接著的是在今年 4 月,GameStop 公開了他們的 2018 年年度財報,公司的虧損金額持續上升,共計虧損了超過 6 億美元。

而銷售業績的不佳以及財報的虧損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市場對 GameStop 未來的預期不高,信心不足。近半年 GameStop 股票價格持續下跌。具體在 2019 年 1 月 29 日,昨日收盤價15.50 美元跌至 11.28 美元,跌幅達到 27.23%。隨後股票價格仍然持續波動下跌,第二次暴跌出現在了今年的 6 月 5 日,昨日收盤價 7.82 美元跌至 5.04 美元,跌幅達到 35.55%。至截稿前,股票價格已經低至 3.61 美元。

可以說近段時間以 GameStop 為關鍵詞的新聞報道絕大多數都與業績不佳、虧損、下跌等等詞語息息相關,因此這一次 GameStop 被爆出裁員也在大眾的預料之內。但當以上的這些數字變成實際的舉動,當 GameStop 大刀闊斧地解僱掉大批員工的時候,人們的目光也再一次聚焦了過來:GameStop 最近怎麼了?為了活下去它又在幹些什麼?

並不好走的轉型之路

實際上,在虧損的數字和頻頻傳出的負面消息之外,要數 GameStop 在艱難轉型中所作出的努力,玩家們也是有目共睹的。

比如今年 3 月,GameStop 就開始在電競領域發力,官方宣布將聯合電競組織 Complexity Gaming 成立 GameStop Performance Center,這將成為美國境內最先進的電競培訓中心,玩家可以在這裡切磋並提高自身的電競技能,意在培養下一代的電競人才。

還比如在今年 5 月, GameStop 曾經對外推出過「包你滿意」的遊戲退換新政策,這可以說是對抗電子版遊戲不能退換的一張王牌。當時第一款實施這個政策的遊戲是 PS4 獨佔遊戲《往日不再》。根據這條政策的規定,如果玩家在遊戲發售後於 GameStop 購買了遊戲,在 48 小時內不滿意退換,將能夠獲得購買時相應價格的 GameStop 遊戲點數用以購買其他的遊戲和交易。

儘管「包你滿意」政策剛剛出來的時候受到了不少玩家和媒體的質疑,他們猜測 48 小時內一定會有退貨大潮出現在 GameStop 門外,但結果是萬眾期待的「退貨大軍」並沒有如期而至。遊戲發售 48 小時內,根據部分門店店員的反饋,即便是被退回來的遊戲,也很快又重新賣了出去。

這個試行的政策當時既讓 GameStop 成功地樹立了口碑,也讓玩家們有了去門店購買遊戲實體盤的理由和動力,可以說達到了雙贏的局面。

除了以上這些政策之外,就在上個月,轉型中的 GameStop 還做出了另一個努力。官方在 7 月份的時候宣布與提供戰略轉型服務的公司 R/GA 合作,旨在為零售店進行一番革新。值得一提的是,R/GA 是一家提供創新性諮詢、設計等服務的公司,曾與樂高、耐克、三星等多家知名品牌展開過合作。

GameStop 稱這一次的合作將致力於為玩家帶來更獨特的遊玩體驗,雙方將會探索全新的實體店概念,比如提供購買前的試玩體驗、通過獨特的店面設計來吸引玩家、出售一些經典的老遊戲、同時也包括給玩家提供一些主機以外的遊戲體驗等。

「GameStop 始終在遊戲生態系統中扮演者一個重要的角色。」R/GA 公司副總裁 Candice Hahn 在合作聲明中也提到將會洞悉和滿足不同玩家的渴望和需求,提高業務的核心價值,全力協助 GameStop 這一次的戰略轉型。

GameStop 近年來為了轉型做出的努力和業務調整還有很多,但相比於遊戲電子版愈來愈猛的攻勢,仍然顯得有點吃力不討好。「誰還去買實體版啊?電子版不僅下載方便還能更快地玩到遊戲,再說 PS PLUS、XGP、任天堂的會員每個月都有免費遊戲能玩,實體盤已經逐漸被淘汰了。 」

持續顯示虧損的財報、股票價格的下跌,再加上電子版遊戲越來越大力度的折扣優惠所帶來的衝擊,GameStop 仍然在探索轉型的道路上寸步難行,再加上這一次大規模裁員的爆料,不少玩家對此都表示堪憂:「都調整多久了真的有用嗎?GameStop 已經進入了死亡周期,他還能生存多久?」

GameStop 還能熬多久?

與前幾次的財報虧損、股票下跌的報道相比,在外媒報道了 GameStop 這一次的裁員事件之後,更多的玩家參與到了討論中來。其中有人認為 GameStop 的努力或許都是徒勞的,因為它已經進入了自己的死亡周期,沒有辦法拯救,而在討論的過程中,GameStop 在大家的心目中多少也代表著現今的實體遊戲零售商店:

不過也有人認為 GameStop 正在做的事情已經讓它往好的方向行進,並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這些建議或許也對部分的遊戲實體零售店適用,其中包括:

優化店內的購買體驗

不少遊戲玩家反應實體店內店員的強制銷售和叨叨叨的推銷讓人感到非常反感,他們會從你進店開始就向你不停地推銷,甚至會一直問你要不要預留即將推出的幾款遊戲,這些都必然會給玩家的購買體驗帶來反效果,很多玩家建議門店需要重新考慮導購員的定位和服務。

擴大實體店空間,向社交化靠攏

在建議中,不少玩家提到了讓 GameStop 擴大店內的空間,提供更多的設施給玩家進行體驗。比如在玩家下單之前提供試玩服務,或者在店內給玩家提供一個能夠和家人朋友一起遊玩的的社交空間。他們認為僅憑銷售遊戲的實體店並不能在當下的市場條件下繼續存活下去。

遊戲獨佔周邊

對於很多玩家來說,收藏是買實體版遊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除了遊戲碟之外,遊戲的實體周邊比如 T-恤、卡套、帽子、各式各樣的手辦等等都是玩家的心頭好,不少玩家表示如果實體店內能夠讓大家在選購實體盤遊戲後有一種「再逛逛這家店有什麼特色周邊」的想法,這或許也是能夠與電子遊戲版相競爭的優勢。

增加門店數量,讓用戶更容易到達(適用於連鎖實體店)

玩家普遍反應到實體店去買遊戲還有一個交通成本的問題,如果到店需要驅車前往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消掉部分前往購買的熱情,更別提其中可能還會遭遇擁擠、停車難等問題。在這一點上,有玩家認為這一次 GameStop 解僱部分員工的決定是正確的,他們提出了自動售賣的想法以減少人工成本開設更多的門店。

但是 GameStop 還能熬多久呢?其實正如剛剛一位玩家提到的,實體盤遊戲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東西,儘管越來越多的玩家會去買電子版的遊戲,但是實體版遊戲購買的選擇卻必不可少:

「我不相信 GameStop 這幾年會馬上倒閉,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他想自救想變得更好,要做的事情還很多,要走的路必然還很遠。」一位仍然會選擇在門店購買實體遊戲的用戶留言這樣說道。

那麼對於似乎是在泥潭中掙扎的實體遊戲零售商你又有怎樣的看法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篝火營地 的精彩文章:

網易·世嘉·CA 為您講述《全面戰爭:三國》代理背後的故事
《空洞騎士》繁體中文實體版7月12日發售,精美雙封面值得收藏

TAG:篝火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