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阿里組織架構再調整:組織才是第一生產力

阿里組織架構再調整:組織才是第一生產力

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曾感慨:放眼中國互聯網,真正有運營體系組織能力的,只有阿里巴巴。

馬雲也不止一次說,阿里最大的產品,不是互聯網產品,是幹部。

評價一個管理層的核心能力,第一是戰略能力,第二是駕馭組織結構的能力。不要小瞧了駕馭組織結構的能力,這對企業至關重要。

「做事用人」還是「用人做事」?作為領導者,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是排兵布陣。所謂「排兵布陣」就是怎麼設計組織架構。

2019年6月18日,阿里巴巴發布集團CEO張勇的全員信,宣布了新一輪組織升級。

阿里巴巴調整組織架構並非新鮮事,每隔一段時間,阿里總是會根據形勢判斷、業務發展等需要或大或小地「變」一下。

相比去年11月逍遙子對阿里零售、阿里雲兩塊核心業務組織架構的大調整,此次調整主要集中在相對較小的創新業務上。

什麼是組織架構

正確的組織結構畫法是,畫出業務流程全圖,然後和團隊、HR部門一起討論:在業務流程的每個核心節點上,是否安排了清晰的崗位在負責?每個崗位的激勵考核是否到位?兩個有輸入輸出關係的崗位工作量配置是否匹配?

畫到這一步,只是檢驗你是否搭出了一個能夠維持系統運轉的班子,這遠遠不夠。你需要在你的業務流程圖的旁邊再畫一幅圖——對手的業務流程和配置表。通過對比,優化資源配置,尋找機會。

馬雲曾提出八個字:是「做事用人」還是「用人做事」?

「做事用人」就是你把組織都想好,從上到下清清楚楚,你就可以排兵布陣,把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按照既定策略做。但越往後走,團隊越來越大,組織越來越複雜,你要考慮整個組織每個板塊結構怎麼設計。

什麼叫從「做事用人」到「用人做事」?相信很多人還在「做事用人」階段。越往後走,團隊越來越大,組織越來越複雜,這事兒怎麼干你也沒搞清楚,你根本不是這方面的專家,這時候就需要找到最有可能把這個事情想清楚和做出來的人,讓他來組織。

阿里三板斧的真相

馬雲非常注重管理層的培養,針對幹部培養有一個「管理三板斧」必修課培訓體系。

阿里今天的成功離不開三板斧,那三板斧的真相又是什麼呢?阿里三板斧到底是哪三斧?

阿里巴巴有很多部門,一開始是中供鐵軍有三板斧,後來支付寶有支付寶三板斧,淘寶有淘寶三板斧。三板斧衍生得各不相同。其實在阿里是九板斧,因為每個階段都會有三板斧。

湖畔三板斧

湖畔三板斧是馬雲在湖畔大學講的,這是最正宗的。他分為了上三板和下三板。戰略「三板斧」由兩部分構成,「上三板斧」:使命、願景、價值觀;「下三板斧」:人才、組織、KPI。

其中「上三板斧」對應「戰略」,即目標與核心;「下三板斧」對應「戰術」,即方法與手段。兩者結合,便形成戰略與戰術的統一和落地。

這個三板斧更多是一套思維邏輯。它是在整個公司層面進行詮釋,打造使命、願景、價值觀這三個模塊。

阿里制度三板斧

這是阿里的CEO衛哲在團隊里一直講的。尤其中供鐵軍常用的三板斧是招聘、培訓和考核。

很多公司經常會犯兩個錯誤:

第一,非常迷信外部請專家來培訓。外部專家不了解你們公司的文化、制度、產品,另一家公司最優秀的銷售,就一定能培訓你們公司的銷售嗎?

第二,培訓的教官是公司在業務部門做得不太好的人。公司不太好安排他,只好讓他負責培訓。

二流的教官都帶不出二流的團隊,只能帶出三流的團隊;外部的教官跟你們的同學練出來的,都只是紙上談兵。阿里永遠捨得把業務能力最強的一流幹部,拿來做教官,做牛事。

阿里管理三板斧

阿里巴巴的「管理三板斧」,對初級、中級和高級管理者分別做Manager Skill(經理技能)、Manager Development(管理者發展)和Leadership(領導力)三個層次的管理培訓。

基層三板斧是定目標、追過程、拿結果;管理三板斧,指的是中層管理者在組織中發展與成長的方法與思路,分別是「揪頭髮」、「照鏡子」和「聞味道」;一個中層的管理者需要具備的三項最核心的能力「眼界」、「胸懷」、「心力」,這也是阿里的人力資源三板斧。高層三板斧則主要是領導力方面,更多是文化、戰略、組織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RSalon 的精彩文章:

剛剛!「工資表」被查了!已有公司被罰40萬
女員工吐槽老闆引爭議:職場上最好的名片只有兩個字

TAG:HRSa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