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我們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無論是風裡,還是在雨里,我都在這裡守候著你~

編者:自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正式開始實施最嚴垃圾分類條例,緊隨其後的是先行先試的46個重點城市。垃圾分類到底該怎麼分?怎樣的分類標準才科學?分類後的垃圾都去哪兒了?「上海經驗」是否能在全國複製推廣?

隨圾分類的話題不斷在網路上發酵,「垃圾分類」已經成為廣大人民最關心的熱門話題。「你是什麼垃圾?」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對自己和他人的靈魂拷問。

從7月1日起,上海正式執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此舉標誌著,「垃圾分類」在上海正式納入法治框架:個人混合投放垃圾,今後最高可罰200元;單位混裝混運,最高則可罰5萬元。

目前實施的北京垃圾分類標準與上海並不完全一致,分為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及可回收物,新標準暫未公布。香蕉皮、過期藥品、廢舊電池等生活垃圾按現標準應該怎麼分?「能賣錢的藍桶桶,易腐爛的綠桶桶,有毒有害紅桶桶,沒人要的灰桶桶。」

其實拒絕垃圾「圍城」,需要更多腳踏實地的行動派。不僅上海,接下來還有46個城市將陸續施行垃圾分類。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如何才能科學地啃下垃圾分類這塊「硬骨頭」?

減少末端垃圾處理總量

我國人口規模龐大,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堪稱巨量。中國是一個垃圾生產大國,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垃圾製造大國。根據中國城市環境衛生協會2015年提供的數據,我國人均生活垃圾年產生量為440千克,並以每年8%-10%的速度在增長。

而垃圾分類可以使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減少三分之二,有利於改善垃圾品質,使得焚燒(或填埋)得以更好地無害化處理。尤其干、濕垃圾混合處理,會造成很大危害。比如,濕垃圾焚燒熱值很低,容易因為焚燒不完全而產生有毒氣體二噁英,加大無害化處理的難度;而不可燃的玻璃在焚燒後會軟化附著在爐壁上,影響焚燒效率。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蔣建國告訴記者,簡單地說,垃圾分類目標直指「減量」,垃圾分類是提升垃圾的回收率最經濟、最節能的路徑。我國的垃圾來源多種多樣,形態也不盡相同,垃圾分類後從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可回收垃圾的乾淨度和再利用的價值。從操作層面來說,垃圾分類可減少末端垃圾處理總量,減少末端垃圾設施處理、處置的壓力。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說,垃圾是我們公眾日常生活當中產生的物質,我們有義務和責任把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提高它的利用價值,並降低後端處置的壓力,這實際上也是社會文明程度進步的一種體現。如今,為了提高垃圾分類收集的效果,我們從法律的層面進行強制。實際上就是要讓公眾拋開以前認為自己在配合政府做事情的意識形態,轉變成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必須對垃圾分類落地實踐。

蔣建國說,其實,生活垃圾分類既是關係居民生活的小事,也是社會發展的大事,一直以來,垃圾治理都是一道難題,而破解這道難題,表面看是垃圾治理,本質上卻是對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綜合考驗。

知名環保人士黃小山認為,其實,垃圾分類,不要把它看成是一個環境問題,而是一個哲學問題。「垃圾是什麼?它從哪兒來?它要到哪兒去?」

他認為,目前大家普遍理解的,由居民在家完成的分類投放,應是垃圾分類的狹義概念。廣義的垃圾分類應包括居民在家完成分類投放和政府所建立的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垃圾管理體系。

垃圾分類方法不會一成不變

事實上,從2000年開始,我國垃圾分類工作已經在一些地方推行。在全國46個重點城市中,80%以上對垃圾分類採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廚餘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各地執行的基本上都是國家制定的這四大分類標準。為便於市民理解,有些地區採取了不同的稱呼和標誌。比如,上海提出干垃圾和濕垃圾之分,而北京則是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

對垃圾分類最為細緻的是深圳。在推進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分流體系建設方面,深圳已初步建立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廢棄織物、年花年桔、綠化垃圾、果蔬垃圾六大資源類垃圾分流分類處理體系。

而在大部分已經對垃圾分類立法的城市,都在相關條例中明確了對個人違規投放的處罰。46個重點城市中,有25個城市明確了對個人和單位違規投放生活垃圾的處罰,針對個人違規投放,多數城市最高罰200元,單位違規投放或隨意傾倒堆放生活垃圾的,最高處以5萬元罰款。

對於頻繁被吐槽的上海的垃圾分類標準,前不久上海綠化市容部門也給與了回應。相關負責人介紹,上海的分類標準是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經過大量調研後提出的,綜合考慮了上海的相關法律法規、市民生活習慣、現有的收運和末端處置技術、設備等因素。每個城市的情況不同,因此,分類標準、各類垃圾的叫法不會完全一樣。即便國外,同一個國家,不同城市的分類也不完全一樣,「當然,分類標準也不是一成不變的。

上海垃圾分類標準中,最難的是干、濕垃圾的區分

蔣建國認為,在目前的階段,要把好事做的更好。不要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既然生活垃圾分類的參與主體是居民,那麼就應該尋找能夠讓居民容易接受的分類方法。如果民眾積極配合了我們的垃圾分類,那麼接下來就要考驗政府的處置的能力。今後垃圾分得更細,就需要多個對應的垃圾處理系統來匹配。比如現在大家關注的可回收垃圾,玻璃瓶、金屬、廢紙、塑料、衣物等,雖然它們都叫可回收垃圾,但是它們都需要不同的回收途徑。再比如有害垃圾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垃圾,可能有很多種。對它們後續的安全處置,是否有相應的解決辦法。

垃圾分類的成敗取決於國民教育

垃圾分類不是一次活動,也不僅僅是一個項目,而是一個「只有開始沒有結束」的工作。

蔣建國說,目前國內一些垃圾分類的方法,也在參考和消化吸收先進國家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在探索我國垃圾分類的時候,一定要結合我們自己的特點。因為我國垃圾的情況和西方發達國家垃圾的情況存在很大的差異。首先飲食習慣上就存在很多差異,這也就決定了我們的餐廚垃圾的產生和處置完全不同。更重要的是,我們人口密度太大,垃圾產生總量要遠高於這些國家。

此外,中國垃圾分類17年來,居民參與率低、社區推動困難,除了法律政策方面的短板,「缺乏適合中國社區的垃圾分類推動方法和技術」也是重要的原因。

上海愛芬環保科技諮詢服務中心是一家關注垃圾議題的組織,從探索垃圾分類的「社區技術」著手,持續進行基層實驗。該中心總幹事宋慧告訴記者,愛芬環保正式成立於2012年,但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從2009年就開始了。他們是垃圾分類入戶實踐的先行者之一。他們幫助不同類型的社區,組織社區的志願者創建了各具特點的垃圾分類示範社區樣板,規模從上百戶到幾千戶,並總結出了可推廣、可複製的「愛芬模式」。目前,愛芬環保正在用垃圾分類創變社區。7年來,由愛芬環保推動,上海已經有309個小區,181200戶,40多萬人參與垃圾分類。

在日本幾乎沒有公共垃圾桶,亂扔垃圾或被判刑。在德國垃圾回收票據可當錢用。在台灣垃圾費隨袋徵收,小學就有垃圾分類的相關教育。小學老師會教學生如何分類,並在日常中親自實踐。高中後,同學主動參與垃圾分類,班上的衛生組長會想辦法美化垃圾籃子,並分區域:紙類、塑料瓶、餐盒等等;值日生則會負責提籃子前往回收場,按區域丟垃圾。

今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垃圾分類在台灣早已不是新鮮的事物,已有20多年的實踐。從2000年開始,台北市開展垃圾費隨袋徵收,一般垃圾必須裝在指定發放的垃圾袋中才能丟到垃圾車裡。目前對於廚餘垃圾,我們總以「豬是否能食用」為考量——豬能吃的是廚餘垃圾,所以骨頭會丟一般垃圾,而非廚餘。而對於一些家庭偶爾丟棄舊沙發、書櫃、床墊等大型傢具,只要先打電話通知環保局,丟在路邊不妨礙路人即可,早上六點多清潔隊會來收走。在台北,大型的垃圾桶(帶輪子的那種)並不多,居民都會在自家整理好垃圾,等累積到一定量再去扔。

知名民間環保人、綠房子環保項目創立者,垃圾分類的民間倡導者和踐行者黃小山認為,垃圾分類的成敗取決於國民教育的成敗。我們應培養一種「貴族」精神,這不是指多有錢,而是指要有一種境界。比如把公共區域當作你自己的地方愛護,比如有一定的社會擔當等。

本文科學顧問: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蔣建國;知名民間環保人、綠房子環保項目創立者,垃圾分類的民間倡導者和踐行者黃小山

文/記者 李荔 圖文編輯/吉菁菁供圖/視覺中國(除署名外)

本文來自:中國數字科技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數字科技館 的精彩文章:

不只網速快,5G還將給生活帶來這些可能
首場半價,速速搶票——中國科技館特效影院新片展映月即將拉開帷幕

TAG:中國數字科技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