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不是人人都會獨處

史蒂芬妮·羅森布魯姆是《紐約時報》的資深專欄作家,在完成了為期五天的「獨行巴黎」任務後,回到紐約的她,仍然對巴黎念念不忘。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作者史蒂芬妮·羅森布魯姆

她用一整個周末思考:為什麼在巴黎她就能更好地掌控時間,感官變得更加敏銳,能從最微小的事物中獲得愉悅感?而在家,卻做不到。

她決定回到巴黎找尋答案,又去了夏日的伊斯坦布爾、秋日的佛羅倫薩,最後回到冬日紐約的家中。

答案是,她學會了精緻的獨處。

很多人對獨處最大的誤解,是認為獨處就是「死宅」:躺在家睡覺、刷抖音、打遊戲、看綜藝。

這叫消磨時間,不叫獨處。

獨處的時間,是生活向你發出的邀請,讓你有機會去做自己一直渴望做的事

在羅森布魯姆看來,真正的獨處必須出於自願,是主動選擇的,被人放鴿子或被人際關係冷落的獨處不算獨處。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巴黎

其次,你一定在獨處中非常積極和專註,感受到了精神滿足,如果你在家一邊看電影,一邊聊著工作微信,心神不寧,這也不算真正的獨處。

所以,並非人人都會獨處。在焦慮無處安放的快節奏生活中,獨處是一項非常稀缺的能力。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喜歡獨處可能不太正常?

自北美到亞洲,獨自生活的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多,單人家庭在所有家庭類型中快速增長。今天,超過一半的美國人正處於單身,而其中,3100萬人獨自生活,差不多佔到了美國成年人口的1/7。

Airbnb上的單人旅客數量遠超以往,「無畏旅行」的報告顯示,每年有一半的客戶,約7.5萬人選擇獨自旅行,「已婚已育」的單人旅客數量也在增加。

日常生活中,人們也渴望獨處:很多人開車到家後,會獨自坐在車中呆好久。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但與此相矛盾的是,大多數人仍舊不願意「獨自行動」,獨處與恐懼、孤獨、抑鬱等負面情緒聯繫在一起,被污名化了。

《消費者研究》(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無人陪伴的男性或者女性,會給旁人留下孤獨或者抑鬱的印象。於是,落單的人,通常不太願意去餐廳、電影院這樣的公共場合。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在《心流》一書中寫到:「只有女巫和薩滿才會覺得獨處令人愉快。」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2015年的電影《龍蝦》,片中將獨自用餐的男人諷刺得淋漓盡致

丟臉還算事小,女性獨自出門的權利,很晚才被社會允許。

20世紀的英國女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說,《傲慢與偏見》、《理智與情感》的女作家簡·奧斯汀甚至從沒出過遠門,因為在她生活的18世紀的英國,女人被禁止獨自乘坐馬車出門,或者獨自在飯店、酒吧就餐。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簡·奧斯汀

20世紀初,紐約人開始反思「禁止無男性陪同的女性外出就餐」是否合理。

反思雖然有了,但反對聲依然佔據主流。1908年的《紐約時報》上,一名女性政治家發表言論:禁止女性在公共餐廳獨自進餐,是對良家婦女的一種保護

到了1964年,據《泰晤士報》上一位餐廳老闆描述:「一位美貌的女士獨自就餐,依然會引發人們的好奇和猜測。」因為在當時,獨自外出的女性常常被認為是妓女。

1972年,美國第一家女權主義餐廳「勇氣之母」開業,才為女性單獨就餐提供了容身之所。在這裡,獨自吃飯的女人再也不用忍受異樣的眼光,也不會被男性騷擾。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獨處的好處,數不過來

從小到大,我們就被教導要學習各種社交技能。

很多研究也證實,缺乏社交會帶來危害,比如影響人們的認知功能、運動功能和免疫系統健康。

但這裡存在一個人為製造的認知誤區:獨處,是社交的對立面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職場達人不會告訴你的是,美國政界的社交達人柯林頓,也會每天留出一定時間獨處。

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獨處不等於寂寞孤獨,也可以是充實和自由的。1958年,英國精神分析學家Winnicott成為在學界第一個研究獨處的人,他將獨處能力作為評判一個人情感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

獨處有利於情緒平復。

獨處時,人會進入省電模式。

西方心理學界普遍認為,獨處對某些心理問題有治療作用,可以促進健康、克服恐懼、進行再創造,獨處使個體在面臨生活困境時傷害減小,化危機為轉機。

無論內向,還是外向,人們都需要一個「退隱之地」,那就是自己待著,不用取悅任何人。獨處如同港灣,給人庇護。

獨處有利於發現自我。

好萊塢喜劇一姐艾米?舒默是美國觀眾們的開心果,經常在數萬人前進行現場表演的她,最喜歡的時刻卻是獨處。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艾米·舒默

拍攝影片的間隙,她會躲在一個拖車車廂里,「這樣就有充足的時間思考」。即便是參加聚會,她也習慣於找一個安靜的地方獨自坐著或者走出屋子散心。

也只有獨處,你才能傾聽內心的聲音,發現自己喜歡做的事。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總結出成功的基本要素,獨處,在其中必不可少。

在他看來,那些能夠自我實現的人,在獨處時不會感到孤獨,他們不管是與別人一起,還是獨處,都感覺放鬆和愜意,因為他們已滿足了自身對愛與歸屬的需要, 所以他們無需別人的陪伴,他們在獨處中找到樂趣。

獨處的人,更有創造力。

在燦若群星的藝術殿堂,有不少大師為了獨處,終生不婚。

歐洲文藝復興「三劍客」:米開朗琪羅,達芬奇、拉斐爾全是單身漢;艾米莉·勃朗特筆下蕩氣迴腸愛情故事《呼嘯山莊》,讓無數人震撼,她卻從未有過現實中的戀愛。

20世紀藝術界最有名的人物之一、波普藝術的倡導者安迪·沃霍爾一生未婚,他曾說:「為愛情付出最大的代價就是,你一定有個人在身邊,無法獨處。相比愛情,我更愛獨處。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安迪·沃霍爾

近幾年大火的、被稱為高級感十足的莫蘭蒂色系,更是源於一位有「僧侶畫家」之稱的義大利人喬治·莫蘭迪,他一生不曾結婚,坊間沒有任何關於他的緋聞。

創作者的獨處容易迸發出藝術的火花,他們的獨處並不孤獨,反而帶來精神上的滿足。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如何才能做到精緻的獨處?

《精緻的獨處》中提到了一些方法:

學會品味。

要想在獨處中感到美好,就得學會品味。

品味絕不僅僅是味覺享受,美國心理學家弗雷德·布萊恩特說,品味並不是被動的從某些事物中獲取愉悅感,而是「主動的去尋求某一時刻所能獲得的最優的愉悅體驗」。

在19世紀,法國每一餐的第一道菜是在寂靜中食用的,需要想像力,時間,專註力,甚至要沉迷於咬下或喝第一口前那一瞬間的安靜無聲。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日劇《孤獨美食家》

對於上班族,每餐飯都能做到「品味」,有點不切實際,那至少在周末抽出一些時間,好好做頓飯或者沏杯茶,你也會沒那麼焦慮。

製造期待。

羅森布魯姆說,任何一次旅行前,她都會通過閱讀書籍和觀看電影,瀏覽時尚、旅遊的博客,深入了解當地文化。

「這麼做會讓我沉浸在對一段愉快旅程的期待之中,不僅有益,還會讓我在離出發日期還有很久的時候,就已經精神振奮。」

製造期待,無形中拉長了一段旅行的享受時間。

期待是快樂的一種自由形式,而且是一種最不容易受事態發展影響的形式。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保持好奇。

前往伊斯坦布爾前,羅森布魯姆的旅行家朋友推薦作者一定要去試試「土耳其浴」。羅森布魯姆有點猶豫——作家馬克·吐溫和亞米契斯的筆下,土耳其浴的搓澡無聊、力道生猛。

為什麼我們愈來愈喜歡獨處?

伊斯坦布爾

最終,作者還是體驗了一把,結束後,她說「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身體上的平靜,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對那些洗浴過程中遇到的女性產生的親切感。」(看來沒體驗過東北大澡堂)

科學研究顯示,那些令我們不確定或不適的活動「與人們生活中最難忘和最愉快的體驗有關」。

如果沒有好奇心,我們不會去探索自身和世界,不會去尋求生活的意義,從而失去審美能力,失去科學研究或創新的基礎。

所以說,幸福的人擁有好奇心。

"孤獨的感覺總是很糟,但獨處的感覺往往很棒。"

如何掌握二者平衡的藝術,答案就在《精緻的獨處》里。

書中文化名人的故事俯拾皆是,很好讀,譬如:

1950年代,美國名廚、作家蔡爾德女士旅居巴黎,由於整天忙工作,忽略了家人和生活,她的丈夫保羅給她寫了一封信,信中說:

「你什麼時候能暫停一下?什麼時候能作作畫或者喘息一會兒?什麼時候能寫寫家庭的事情,或者懶洋洋地倒在苔蘚上,聽聽莫扎特、看看閃光的海水?」

羅森布魯姆替她給的答案是:「當你獨處的時候。」

這是給所有處於焦慮、壓力和快節奏中的人們的秘笈。

當你能獨自享受一餐飯、一本書、一次展覽,你就會明白:愛上獨處的人,根本沒時間孤獨。

註明:本文為有書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有書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有趣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共讀 的精彩文章:

小S被信懟哭:在如何給孩子講道理上,我站信這邊
禁慾太久的男人,到底有多可怕?

TAG:有書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