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元代才子的一首小令,開頭抄蘇軾,結尾學張養浩,卻成了經典名作

元代才子的一首小令,開頭抄蘇軾,結尾學張養浩,卻成了經典名作

引用或者化用是詩詞界司空見慣的現象,即使高傲如蘇軾,也曾化用韓愈的詩句「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後來元朝有個散曲家更是深諳此道,他有一首很著名的小令,開頭抄蘇軾,結尾學張養浩,最後竟硬生生拼出了經典名作。

這首小令名為《山坡羊》,全文如下:

大江東去,長安西去,為功名走遍天涯路。

厭舟車,喜琴書,早星星鬢影瓜田暮。心待足時名便足。

高,高處苦;低,低處苦。

這是一種不同於唐詩宋詞的題材。

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到了元朝,已漸漸衰微,元散曲應運而生。

而小令便是散曲的一種,原是民間小調,字數一般都在58字以內。

比起唐宋詩詞的生動通俗,多用民間俗語的小令,也別有一番風味,就像明朝王磐的《朝天子·詠喇叭》「喇叭,鎖哪,曲兒小腔兒大。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幽默風趣,又極盡嘲諷,令人哭笑不得。

這首《山坡羊》出自元代散曲家薛昂夫之手。

薛昂夫是色目人,在元朝頗有才名,一生宦海沉浮,為了功名利祿,輾轉天涯。

這首小令是他反省自身經歷所寫,不僅是個人命運得失的總結,更是道出了古代知識分子的心聲,引起了千古共鳴。

開頭三句寫出了作者早年為了功名,奔走在大江南北的那種心酸。

其中「大江東去」是直接引用蘇軾的名篇《念奴嬌·赤壁懷古》,但由於境遇不同,所以蘇軾筆下的「豪情壯志」,到了他這首小令中,卻顯得悲涼。

就像王國維所言「一切景語皆情語」,即使是相同的語句,由於作者的經歷不同,所表達的情感也大不相同。

接下來的四句表現的是作者對功名利祿的厭倦。

「喜琴書」用的是陶淵明的典故,他是隱逸派的開山祖師,曾在《歸去來兮辭》中提到「樂琴書以消憂」。

琴棋書畫歷來便是陶冶情操的技藝,更是文人雅士詩意生活的體現。

作者這裡以一「喜」一「厭」,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他對官場生活的厭惡。

而「瓜田暮」引用的是漢代召平的典故,他曾隱居長安城東,種瓜為生。

也許對於此時的作者來說,像陶淵明那樣「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生活,才是最悠然自得的。

多年的宦遊生活,讓他明白只有內心滿足,功名利祿又算什麼呢?

接下來的最後兩句是對命運的總結。

這兩句形式上和張養浩的《潼關懷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有異曲同工之妙,既是對比又是反覆,加深了作者那種陷入泥淖不可自拔的悲痛之情。

有人覺得這兩句過於拘泥於個人得失,境界不高,但我卻覺得這兩句十分有道理。

就像范仲淹在《岳陽樓記》所言「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身處高位有高位的煩惱,身處地位有低位的煩惱,百姓有煩惱,皇帝也有煩惱,貧窮的人有煩惱,富貴的人也有煩惱。

大千世界,煩惱無處不在,詩人能夠理解到這一點已高出許多人。

但遺憾的是即使他能看透這一點,卻始終無法付諸行動,一直在泥淖中苦苦掙扎。

也許是為了養家糊口,也許只是單純的放不下功名利祿,他始終無法捨棄官場,這便是他的矛盾和無可奈何。

有時人生最大的煩惱,不是看不清,而是看破卻無法看淡,更無法捨棄。

當我們真正學會看淡,學會放下,也許人生會更美好。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贊哦

(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凱紫的詩詞之美 的精彩文章:

晏殊在酒宴上寫的一首詞,道盡了夏日醉吟之趣,美得令人心醉
烈女被元軍俘虜,在牆上留下這首絕命詞,其中9字令人肅然起敬

TAG:凱紫的詩詞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