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好奇號登陸火星7周年

好奇號登陸火星7周年

你可能不知道,7年前的今天,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開啟了一段偉大的火星探測之旅。是的,今天正是好奇號登陸火星7周年

世界標準時間2012年8月6日05:17,在太空中飛行了8個多月的時間後,好奇號終於抵達火星,並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的伊奧利亞沼成功著陸。下圖即火星蓋爾隕石坑,圖中的小綠點正是當初好奇號的著陸點。

在著陸後,好奇號朝著蓋爾隕石坑的夏普山進發,對火星氣候和地質、蓋爾隕石坑曾經支持生命的可能性、火星上的水,以及人類未來探索火星的可行性展開研究。

在過去的7年里,好奇號在火星上總共行駛了21公里,向上攀升368米,腳都磨破了。下面這張照片由好奇號拍攝於2018年3月10日,從中可以清楚看到,好奇號的輪子已經出現破損。

好奇號一路上走走停停,就像一個好奇的孩子,好奇地記錄著這顆紅色星球上的點點滴滴。迄今為止,好奇號不僅找到大量火星曾經存在液態水的證據,還發現當今火星的土壤含有豐富水分。下圖展現的是火星上的鵝卵石,這是火星上曾經存在液態水的證據之一,令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好奇號還不斷將火星這顆異星球上的奇妙風光呈現在世人面前。比如,下面這張圖像記錄的不是人類的落日,而是火星上的落日。

雖然已在火星上經歷了七年之癢,甚至把腳都磨破了,但好奇號表示——我還能走,我還能秀。據NASA介紹,至少要再過幾年,好奇號的核動力系統才會退化到顯著限制運行的程度。因此,好奇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將繼續書寫傳奇。

前不久,好奇號在火星上一片被認為富含黏土的區域完成了第22次樣品鑽取任務,並用化學和礦物學分析儀展開分析。結果表明,樣品中黏土礦物的含量是好奇號迄今為止發現的最高的。這意味著和預期一樣,這片區域確實富含黏土。而黏土的形成往往與水有關,因此這項發現再次支持了火星蓋爾隕石坑曾經存在大量液態水的推測。

在此之後,好奇號朝著夏普山上繼續前行,為我們揭示關於火星的更多奧秘。

最近,好奇號拍攝的一塊名為斯特拉斯登(Strathdon)的岩石讓人眼前一亮。這塊岩石由幾十層沉積層組成,暗示著火星曾經擁有更為動態的環境。斯特拉斯登可能是火星上的風和水流共同作用的結果,記錄了火星古老湖泊的演變情況,將有助於我們了解火星的脫水過程(從濕潤變乾旱)。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機遇號在去年的火星全球性沙塵暴中折戟,目前就剩好奇號一輛火星車在火星上遊走(洞察號為固定式探測器)。不過,好奇號不會孤單太久,好奇號Plus——NASA的火星2020探測車將於明年前往火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體迷 的精彩文章:

SpaceX完成最具挑戰發射!一舉創立多項里程碑
透過神奇的愛因斯坦十字,天文學家窺見遙遠黑洞的秘密!

TAG:三體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