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這個清朝人曾是世界首富,比李嘉誠還厲害!個人資產2800萬兩

這個清朝人曾是世界首富,比李嘉誠還厲害!個人資產2800萬兩

這個清朝人曾是世界首富,比李嘉誠還厲害!個人資產2800萬兩

在這個物慾膨脹的社會,提起"首富"這兩個字,大家都會格外感興趣,尤其在中國這個地廣人多的土地上,能跳出生存危機成為首富的,斂財能力可見一斑。90年代,香港商人李嘉誠是名副其實的中國首富,他的生意版圖不僅在中國,還擴大到整個世界!而在一個世紀前,清朝有位商人名叫伍秉鑒,伍秉鑒在商業上的成就跟李嘉誠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晚清艱難的社會環境下,伍秉鑒跟李嘉誠一樣把生意版圖擴展到世界,資產高達2800萬兩!而當時的美國首富也只有700萬兩左右,他一度成為世界首富。

要知道在清朝抑商思想跟閉關鎖國政策的打壓下,發展商業等同於在夾縫中生存。而伍秉鑒卻逆流而上,憑藉雄厚的商業資產成為清朝第一首富!那麼他是如何一步步積累財富的呢?為什麼說清朝的伍秉鑒比李嘉誠還會做生意?我們先來看看促使伍秉鑒成為首富的外部條件。

首先"商二代"的背景,讓他在打拚初期避免了很多阻力。若要追根溯源,伍秉鑒身上流著"移民"的血液,他們祖上原本是在福建生活,為了換個富庶的地方討生活,他們祖上遷居到廣州,伍秉鑒的父親也是到了廣州,才萌發了經商的想法,廣州在清朝是對外貿易的窗口。伍秉鑒的父親也是抓住這個機遇, 創辦了洋行,在父親留下簡單的基業後,洋行在伍秉鑒手中發揚光大,其實在清朝白手起家的小商販想要做大做強,根本不可能,光受官府剝削這一塊就生存不下去,而伍秉鑒的起點很高,至少他不會再為生計奔波,"商二代"的背景,讓他在打拚初期就在商界站住了腳跟,他不用為生計奔波,只要想著把家族企業發展壯大就行,像一些官僚也只會對小商販動手,不會對他這種小型企業大動干戈。

其次對外貿易的壟斷,官府贈予的"特權"讓伍秉鑒佔據天時地利,賺錢變得很容易。伍秉鑒生活在一個對商人來說糟糕的時代,但他卻擁有別人羨慕不來的"特權",在清朝只有一處地方是允許對外通商的,便是後來商人趨之若鶩的廣州"十三行,"伍秉鑒便是這十三行中的領軍人物,在清朝官府允許粵海關一處通商,也只允許特批的少量商行經營,通俗來說,進出口的生意被伍秉鑒壟斷了,在清朝為數不多的企業里,伍秉鑒的"壟斷生意"做的是一枝獨秀,既沒有多少商海競爭,還有官府保駕護航,不想發家都難。

在伍秉鑒佔據這些天時地利的時代優勢時,他又是如何將自己的"生意經"做到最強最大呢?這裡面就要跟他的個人經營有關。首先他擁有超前的投資意識,伍秉鑒通過對外貿易的窗口,看到世界跟清朝的差距,在外國開始興修鐵路時,清朝還在用馬車做代步工具,在美國證券行業做的風生水起時,清朝還在鍛造銅幣,這兩個在未來迸發的行業,當時都有伍秉鑒的投資,而且他還是國外債券公司的大股東,用首富定義他有些俗氣,他是清朝為數不多擁有世界眼光的企業家,在晚清時期,他的私人財產就將近3000萬白銀,而整個清政府的國庫不過4000萬而已。

伍秉鑒擁有這麼多資產,怎麼不被政府取締呢?這裡面就得提到他圓滑的經商手段—拉攏官府!伍秉鑒的身家再多,他的社會階層也是商人,他知道商人的地位卑微,所以他需要官府的力量來扶持自己,自古以來,官僚階層和商人階層都處在一種微妙的關係中,商人出錢,官僚理所當然的斂財,而伍秉鑒的做法沒有這麼死板,他不想因為賄賂別人被抓住把柄,所以他儘可能的多交商業稅,據不完全統計,清朝里的國庫得有一半是他貢獻的,另外他也花錢為自己買了一官半職,方便及時了解到朝廷對他們商人的態度,伍秉鑒雖然有清朝第一首富的頭銜,但他的日子並不能過的隨心所欲,為了能把這龐大的基業延續下去,他在政界和商界之間如履薄冰。

伍秉鑒的生意雖然是壟斷的,但在十三行中享受這個待遇的不只他一家,商海之間的競爭也是暗流洶湧,伍秉鑒想站住在商界的地位,只能靠質量取勝,凡是他的洋行出產的商品,在品質上一定會精益求精,而且他們還會在商品上貼上自己的標籤,建立品牌效力,外商們看到這個標籤,就會自發把商品看做是上品,品質上去了,價格也會大幅度的提升,後來外商只會選擇賣伍秉鑒洋行的商品。

伍秉鑒生意做大了,自然會引起同行的嫉妒,而他對生意對手的態度也是令人敬重,在伍秉鑒在外商心中建立品牌效應後,伍秉鑒主動拉同行們入股,他們有錢一起賺,有苦一起捱,不知不覺由競爭對手變成互助共富的夥伴關係,在商業整體被打壓的狀態下,他們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從表面上看伍秉鑒是把自己的蛋糕拿出來分給大家,其實他是藉助大夥的力量把自己的"蛋糕"做的更大了,他的私人企業也漸漸朝商業帝國邁進。

古人常說商人重利輕別離,而伍秉鑒確是商人中的"異類,"他交友廣泛,在清朝集體仇視外國人的思想下,伍秉鑒結識了很多外國朋友,他們的關係不僅僅認識,伍秉鑒在他的外國朋友落難時,幾次施救,也是因為他待人厚道,四海之內遍布是知己,他的企業形象藉助他的個人口碑也在世界範圍流傳,大家都願意跟他這樣重情重義的做生意。

伍秉鑒成為清朝第一首富,不只是靠時代的眷顧,他領先於時代的投資眼光、八面玲瓏的社交手段,還有誠信經營、重情重義等優秀的個人能力,才促使他做到清朝第一首富的位置,伍秉鑒是如何一步步積累財富的?總結成五個字,勤奮跟口碑,如果伍秉鑒滿足於現狀,不再對事業用心,他不會把私人企業發展成商業帝國,沒有好的口碑,家族企業也無法延續下去,為什麼說他比李嘉誠會做生意,因為清朝的社會條件比中國八九十年代多了太多限制,而伍秉鑒能達到這個相同的成就,自然比李嘉誠厲害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牌小太史 的精彩文章:

水滸傳:武松打蔣門神之前,為何要喝醉?是因為喝多比較能打嗎?
大貪官和珅被抄家後,他收藏的一塊石碑,為何卻沒人敢動?

TAG:王牌小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