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啥意思?年輕人應該牢記

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啥意思?年輕人應該牢記

在歷史的長河中,積攢了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正是這些寶貴的文化知識,促使社會不斷的進步和發展。然而文化並不是單一的,都是多種文化並存的,百花齊放。而民間文化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俗語又作為民間文化的代表,他的語言十分的生動有趣,十分口語化,很接地氣,以簡單易懂而著稱,是廣大勞動人民在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凝結了古人的智慧在裡面。

很多俗語,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那就是傳播的是正能量,因此很受大家的歡迎。對人們起到一定的教育意義,即便是到了今天,很多還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今天這句俗語,年輕人值得一看,這句俗語是:「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啥意思?年輕人應該牢記!當我們真正領悟到其背後的深意以後,都會被深深的打動。

母在不慶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母親還在世的時候,我們不要為自己過生日。每一個孩子的生日,父母都記得十分清楚,但是父母的生日,做兒女的並不一定都能記住。孩子出生的那一天,父母都很開心,但是對於媽媽而言,意義就更不一樣了,經過十月懷胎,這中間受了多少罪,人們常說,女人生孩子,就好像在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說,孩子生日那一天,也是媽媽最痛苦的一天。

做人一定要有一個感恩的心,尤其對我們的父母,他們對於我們的恩情大於一切,所以我們最應該感恩的就是我們的父母,而父母之中我們最該感恩的那就是我們的媽媽,為了我們他付出了太多。我們試想一下,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對自己親生父母都不孝順的人,他怎麼可能善待周圍的朋友,或者生意上的合作夥伴,即便是有,那也是虛情假意,這樣的人不值得交往。

但是很多年輕人,他們從小已經習慣受到父母的寵愛,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對自己父母的關心幾乎忽略不計。有些年輕人,在自己生日的那一天,約好自己的同學,在外面聚會玩,沒有錢向父母要。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在家的媽媽是多麼希望這時候你能在他身邊,陪伴著他。這些年輕人很少能夠替自己的父母考慮,所以希望他們懂得感恩,去關心和心疼一下自己的媽媽。

父在不留須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父親還在世的話,兒子就不能留鬍鬚。在我國歷史當中,最出名的美髯公應該是關羽了,一縷長髯精神百倍,看起來很有陽剛之氣。在古時候,一個男人成熟的標誌,鬍子就是其中之一,那麼為什麼會有父在不留須的說法呢?其實這個習俗應該發生在辛亥革命時期,人們對鬍鬚賦予了新的含義,也就是說晚輩不能在長輩面前留鬍鬚,不然這是不敬的行為。

只有父親去世以後,作為兒子就應該把上嘴唇的鬍子留下來,等到母親去世以後,兒子可已經下巴的鬍子留下來。如果父母都一起去世,那就應該留全鬍鬚。我們不管是從孝道來講,還是感恩來說,我們都因該這麼做。古話說:百善孝為先,我們應該做到孝順父母,我們做人不能忘本,要懂得感恩,尊敬孝順自己的父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俗語:「樹抖葉落,人抖福薄,嘴松命孬」,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啥意思?准嗎

TAG:老張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