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海思全面之戰:自研晶元蔓延至全領域!

海思全面之戰:自研晶元蔓延至全領域!

在大多數國人眼裡,過去對於海思這個企業並不太了解,畢竟華為一直「低調」行事。自從美國企業制約華為以來,華為開始公布「備胎計劃」,包括海思晶元、鴻蒙OS這些開始走進大眾眼帘。特別在晶元領域,海思自研晶元大大化解了這次「危機」。資料顯示,華為手機、華為電視等產品銷量大幅增長,而這些產品都採用了海思晶元!

毫無疑問,過去十年,華為一直堅持自研晶元。產業鏈最新消息稱,面對當前局勢變化,華為自研晶元策略開始升級,海思晶元開始朝多元化發展。供應鏈相關人士表示,海思目前正在研發多種晶元,從移動設備,到多媒體顯示,再到電腦使用的CPU、GPU,海思都在嘗試。據悉,海思新品將全部採用7nm及以下先進工藝製程。

目前來看,在個人電腦CPU、GPU市場上,消費者主要依賴於英特爾、AMD、英偉達等美國企業提供的產品。雖然這些進口產品已經非常穩定且高效,但考慮到信息安全問題,以及中國企業的被動局面,國產CPU和GPU呼聲再起,而華為海思正在開發設計的多種晶元,從移動設備使用的一系列晶元,到多媒體顯示晶元及電腦使用的CPU、GPU。如,針對智能手機移動平台麒麟980、麒麟810已經躋身全球頂級SoC行列,受到市場上的廣泛認可。

相關半導體人士透露,海思最新開發的晶元解決方案較偏重於多媒體及運算技術。預測海思此舉是為了填補在主力移動設備晶元之外的技術空白,也有可能是為了滿足華為在5G時代積極布局的智能顯示終端所產生的晶元需求,以及華為可能涉足筆記本電腦內部CPU及GPU解決方案的嘗鮮行為。

目前,華為已經擁有麒麟、巴龍、鴻鵠、凌霄及鯤鵬等一系列晶元產品線,這足以應對來自美國企業各方面的制約。更重要的是,海思近期又陸續在台積電啟動新的晶元開發量產計劃,顯示華為內部的自給自足晶元計劃,正試圖向外擴大服務內容及影響層面。

產業人士分析,海思近期在台積電先進位程技術不斷增加訂單、加開晶元的動作是不爭的事實。從消費性電子產品到PC與筆記本電腦、再到移動設備產品線,最後到雲端應用服務,海思幾乎沒有不參與的,放眼全球晶元設計行業,幾乎無人可與之匹敵。

資料顯示,海思成立於2004年10月,前身是創建於1991年的華為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海思的產品覆蓋無線網路、固定網路、數字媒體等領域的晶元及解決方案,成功應用在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數字媒體領域,已推出SoC網路監控晶元及解決方案、可視電話晶元及解決方案、DVB晶元及解決方案和IPTV晶元及解決方案。

2018年,根據國際諮詢機構Gartner發布的全球半導體25強榜單,華為海思排名第21,營收同比增長35%。2019年,海思Q1營收達到了17.55億美元,同比大漲了41%,增速遠遠高於其他半導體公司,排名也上升到了第14位。

但另有報道指出,由於 7nm 製程晶元開發成本較高,海思 2019 年資本支出計劃將明顯超標,而且可能是其它一線晶元開發廠商的好幾倍。有半導體人士透露,海思最新開發的晶元解決方案較偏重於多媒體及運算技術。從趨勢來看,華為在5G時代積極布局的智能顯示終端所產生的晶元需求,以及華為涉足電腦CPU及GPU解決方案,這是非常明智之選,也是國產晶元的必由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科技觀潮 的精彩文章:

玩機小貼士:Intel傲騰內存你用過沒有?

TAG:e科技觀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