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敵軍壓境,皇帝問:多久能擊退敵軍,將軍:3天,沒多久將軍被殺

敵軍壓境,皇帝問:多久能擊退敵軍,將軍:3天,沒多久將軍被殺

不論在哪個朝代,有戰爭的地方就會湧現出英雄人物,這是每個朝代必然的發展趨勢,而有人的地方就有戰爭。一旦戰爭發生,軍隊一定得有個主心骨,戰爭是殘忍的,不管是士兵還是平民百姓,最終一定會是生靈塗炭,很多人也會為此失去寶貴的生命。所以,大家都希望有一個英雄人物,帶著軍隊所向披靡,早日結束這種悲慘的日子,像王彥章絕對算得上是一位這樣的英雄。

朱溫奪得帝位,王彥章自然而然成為朝中大臣。可惜的是朱溫不是一個好帝王,因為他本身就不是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所以他的下場很慘,他的性命是喪失在自己的兒子身上。他的兒子朱友珪就此正式登上了帝位,朱友珪成為一國之君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拉幫結派,而王彥章就是朱友珪的目標之一。然而皇家人的生命隨時都有喪失,像朱友珪也是和他老爹一樣被自己的親人殺害,他的弟弟朱友貞弒兄奪位。

這個朱友貞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昏聵君王之一,國家在動蕩不安的時候,他選擇相信大奸之人,對於朝廷中的忠臣卻被他晾在一邊,如此一來,國家註定是會走向滅亡的。所以,後唐就從這樣的情況下開始從弱小變得越發強大,最後發兵後梁。

面對這種情況,朱友貞手下的人在他面前推薦了王彥章,讓王彥章帶著軍隊去對抗後唐的軍隊。大軍出發的時候,朱友貞還特別問了王彥章對付後唐需要多長時間,經過仔細思考的王彥章告訴朱友貞,對付後唐需要的時間只需要三天。

當時朱友貞一聽,覺得王彥章真的太能吹了,但是當時的朝廷除了王彥章以外,也再也沒有更好的人選,所以即使如此,朱友貞還是讓王彥章帶兵出戰了。

來到陣地的王彥章先進行了軍事謀劃,畢竟兩支隊伍的實力實在是相差過遠,如果硬打硬肯定是輸的,為此王彥章只得另想他法。而他最後的計策是給對方製造一種幻覺,讓敵軍覺得他們都是一群酒肉之輩,壓根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除此之外,王彥章還懂得以退為進,在宴會開始的時候,王彥章以身體不舒服的原因沒在宴席中,帶著精兵來到勝口,將索橋果斷砍斷了,這樣做的原因就是不讓後唐軍有路可退,斷了後唐軍的退路以後他們便開始攻擊了,這樣一來,就順利地實現了前後夾擊的效果。當時後唐軍隊看到斷橋之後,大家都慌了,以至於軍心開始變得不穩,最後導致後唐軍直接戰敗。

打贏勝仗的王彥章本是很開心的,不過這樣的好景沒有持續多久,王彥章就遭到了帝王的殺害,打敗敵軍的他不但沒有陞官加爵,而且還被殺害了。從這個舉動就可以看出朱友貞是一個多麼昏庸無能的帝王,簡直是忠奸不分。王彥章在後梁中還是非常有影響力的,沒有了猛將的後梁就等於為敵軍打開了一個缺口,最終後梁自掘蚊墓,導致整個後梁也被消滅了,朱友貞的這個下場是活該,最無辜的就是後梁的百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雨歷史觀 的精彩文章:

明朝最喜歡裝的皇帝,20年白天從不朝,晚上卻悄悄起來批閱奏摺
日軍最高將領被我軍打死,無辜百姓因此遭殃,男女老幼被殘忍殺害

TAG:曉雨歷史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