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科技創新引擎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科技創新引擎激活高質量發展澎湃動力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經歷了單一化向多元化的跨越。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增強,科技創新日益成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關鍵力量,更引領著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進步。

科技創新為經濟發展高質量注入新動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一定意義上說,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破解當前經濟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關鍵,也是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重要抓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級創新平台,從日益夯實的國家創新體系到不斷湧現的新科技、新產業和新業態,創新正在不斷地融入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為高質量發展帶來勃勃生機。資料顯示,我國研發人員總量居世界第一,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全球第二,「2018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7位,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首位,科技作為創新驅動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日益凸顯。

科技創新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添新優勢。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是應對國內國際新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是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要求,是我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提升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由之路。可以說,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持續保持穩中向好的趨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新舊動能轉換加快,以及由此帶來的產業結構升級。特別是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加速向各個產業滲透,產業邊界日漸模糊,新的經濟形態和產業門類不斷湧現,而新舊產業的加速更迭,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引擎。資料顯示,2017年,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9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55.8%。高技術製造業研發經費比2012年增長83.6%,年均增長12.9%,比同期工業年均增速高2.1個百分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數量已由1990年的27個發展到2018年的168個,區內企業數由1600家增加到11.7萬家。

科技創新為人民生活美好需要提供新引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放到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把「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鮮明回答了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問題,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體現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當前,我國發展環境和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內需求結構和消費結構快速升級,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對供給質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隨著科技創新不斷賦能供給側,擴大了有效供給,改善了供給質量,通過提供高質量的生產生活要素,實現了供求關係的動態均衡,最終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也有效釋放了創新的原動力,讓發展的新引擎高速運轉,進而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南方網羅建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日本警方:京都動畫縱火犯或臆想其作品遭剽竊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屈服!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