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鈷價較高點暴跌近七成 未來或存上升空間

鈷價較高點暴跌近七成 未來或存上升空間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2018年夏季以來,國內金屬鈷價格持續陰跌,當前市場價格較2018年4月份高點已下滑近七成,接近開採成本。行業人士及分析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目前金屬鈷價格已幾乎跌無可跌。隨著下游市場轉暖及國際供應形勢趨緊,鈷價未來存在上升空間。

鈷價逼近歷史底部

近日來,A股市場關於「鈷價見底」的聲音漸起,引發相關個股出現小幅上行。

8月6日,在大盤走跌的背景下,寒銳鈷業報漲1.18%,華友鈷業報漲0.64%。而此前,7月26日至8月1日間,上述兩股均出現連續上漲,漲幅分別超過17%、18%。

當前金屬鈷價格底部是否已經確立?

華創證券研報顯示,7月11日,國內電子盤電鈷一度跌破20萬元/噸,至19.5萬元/噸,接近歷史最低的19.35萬元/噸,隨後持續反彈至22.25萬元/噸,上漲14.1%。國外市場上,上周五MB低級鈷報價12.6美元/磅,為5月份持續下跌後的首次上漲。

根據生意社數據監測顯示,8月5日,國內金屬鈷報價在229000元/噸。此前自7月中旬開始,鈷價出現小幅震蕩上漲。截至7月31日,鈷價報228000元/噸,較月中鈷價最低216166.67元/噸,上漲5.47%。

「近期鈷價先跌後漲,止跌回升,鈷市或度過最冷冬天,進入復甦上漲區間。」生意社分析師白家新認為,自2018年夏季以來,鈷價開始急劇下跌。目前國內金屬鈷較2018年4月份價格高點跌去近七成,目前鈷價已跌至歷史低點。

一不具名A股鈷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也對記者表示,「目前國內金屬鈷價格已經達到下游需求方比較能接受的空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說當前鈷價已處於相對低位。近期行業內也持續出現公司自曝虧損的消息。對於一些不是大規模開採的公司而言,生產成本相對較高。鈷價持續下跌後,企業盈利空間被壓縮,產品價格接近成本也是必然。」

他表示,2018年以來,金屬鈷價格持續了一年多的弱勢行情,這其中一方面是有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但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在供給方面。之前金屬鈷價格過高,使得很多投資方加大產能開發,市場出現供大於求的情況。目前,供過於求的狀況已有所改善。

興業證券研報也稱,從價格來看,當前鈷價已回落至12.5美元/磅附近,遠低於2003年至今的18美元/磅均值,接近2015年低點9.9美元/磅,進一步下跌空間非常有限,價格底確立。

供應端呈收緊態勢

在金屬鈷價格逼近企業盈虧線的同時,市場也出現了下游需求轉暖,上游供給收緊的利好因素。

上述鈷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表示,隨著金屬鈷價格下滑,目前已有很多上游生產商做出產能調整,總體供應縮減。此外剛果金政府最近也採取了一些集中行動,將對市場供應產生消減影響。在供給減少之時,金屬鈷市場需求還保持著相對穩定增長。

白家新表示,在供應過剩導致鈷價從峰值暴跌約70%之後,剛果金的許多手工礦商現在正將注意力轉向銅。當地一家礦業合作社的總統成員曾對外表示,今年Kaumbu合作社的員工減少了一半,每月僅生產2000噸礦石,其中15%是鈷,而一年前,該合作社月產鈷礦石為4000噸,銅為1000噸。手工采鈷量的大幅下降,造成市場上低價鈷的數量下降,鈷市供給有所下降,客觀上對鈷價上漲有利好影響。

申萬宏源近期研報認為,作為自產鈷及鈷貿易量均為全球第一的行業巨頭嘉能可,有望重拾「鈷定價權」,實施控量保價。

供給收縮的同時,金屬鈷下游需求也呈現穩中向好趨勢。

白家新表示,隨著5G時代的來臨,換機風暴勢必來臨,換機對鈷需求將大大提升,對鈷市有明顯利好。但由於近期5G手機剛上市,市場反響如何有待考察,能否引發換機風暴尚需時間考驗。

此外根據乘用車廠家批發銷量數據,6月新能源狹義乘用車批發銷售13.4萬台,同比增長九成。2019年1-6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57萬台,同比增長65%。不過當前新能源整車利潤率已經降到2%至3%的低水平,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盈利壓力。

後市或存上行空間

白家新認為,7月份國內鈷市下跌逼近歷史低位,鈷價下跌空間有限。總體來看,鈷市近期下跌空間不大,雖然鈷市需求沒有明顯改善,但後市預期增長,鈷市有一定上漲動力。

上述鈷行業上市公司負責人接受記者採訪時也表示,短期內,金屬鈷市場近一兩年或還將存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但受新能源汽車預期拉動影響,目前市場對鈷價中長期走勢仍較為樂觀。目前國內金屬鈷價格已經回暖,國際上LME市場鈷價也有企穩跡象,短期內鈷價大幅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小。

華創證券研報分析認為,基於投資需求強度、供給邊際增量和9月份海外季節性需求等因素,短期電鈷價格有望繼續強勢。中期看來,電鈷價格將在20萬元/噸至30萬元/噸區間震蕩。而對於長期市場,預計價格區間為30萬元/噸至40萬元/噸左右。

不過,安信證券分析師仍梳理出可能制約短期鈷價反彈的三個因素。其一,國內新能源汽車9月至12月產量環比增幅可能不足以消化此前新增累積的鈷鹽庫存。其二,嘉能可KCC產量指引或超市場砍半的預期,銷量釋放。其三,粗鈷企業可通過調節銅鈷比及直接停工來實現停產,彈性空間大,恢復成本不高。因此一旦盈利恢復持續減產動力不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網 的精彩文章:

沉迷炒股!這位副市長隱瞞他人代持巨額股票,還多次串供!炒股成高官貪腐高危區,年內已有4位「股神」副省長受審
主力資金凈流出191億 龍虎榜機構搶籌4股

TAG:證券時報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