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食管癌該怎麼治?

食管癌該怎麼治?

食管癌的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放療、化療,但是最好的治療方案是綜合治療。也就是說,按食管癌發生的部位、腫瘤的大小、癌細胞分化程度、有無淋巴結轉移等情況,利用手術、放療和化療的合理優化,組合成綜合治療方案,達到療效最高、毒副作用最小的治療。

手術

手術應該是食管癌的首選治療,也是最有效的治療。但是手術治療的食管癌病例可能只佔食管癌患者的10%~20%,要求必須達到原發灶完全切除、區域淋巴結根治性清掃。食管癌長度超過5cm時,80%以上會出現縱隔淋巴結轉移;長度超過7cm時,100%的病人會有縱隔淋巴結轉移。手術時必須做到淋巴結完全、系統地清掃。規範治療的標準是淋巴結切除需達到11個以上,這樣才能達到標準分期的要求。

食管癌手術治療的適應證應當是Ⅰ期、Ⅱ期和部分Ⅲ期(腫瘤雖侵犯食管最外側的纖維膜,或侵犯相鄰結構,但只有區域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如果首選放療,放療後雖然複發,但沒有遠位轉移,病人也可以耐受手術,也可進行手術治療。食管下段癌最宜手術。

不適合手術的食管癌或稱為手術禁忌證的是Ⅳ期和部分Ⅲ期(侵犯血管、氣管,腫瘤巨大,有遠位轉移)的病例。心肺功能差、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都不宜手術。

放療

放療是治療食管癌的主力,不能手術的病人或是腫瘤本身可以手術但病人身體情況不好、不具備手術的醫療條件時或病人拒絕手術、自願放療時,都可以行放療。食管癌放射治療可分為根治性放療、同步放化療、術前放療、術後放療或姑息性放療。

根治性放療目前已經得到廣泛開展。食管癌瘤床及可能播散的亞臨床(肉眼觀察不到但在顯微鏡下可看到癌細胞播散的區域)病灶、局部區域淋巴結引流區都包括在放療照射範圍(靶區)之內,給予根治放療劑量可以取得相當好的療效。胸上段、胸中段、頸段食管癌手術難度大、療效差,而放療相對容易,療效好。

根據臨床實踐經驗,食管癌放療時同步使用小劑量化療增敏,可以使食管癌放療療效明顯提高,5年生存率最高能達到40%以上。

對於食管下段和食管-賁門交界處癌,如果給予術前放療、放療後1個月~3個月內手術,會發現腫瘤明顯縮小、淋巴結轉移比例下降、癌細胞不同程度死亡,降低手術難度。術前放療和同步化療是這個部位食管癌治療的金標準。

對於手術治療後不甚滿意的食管癌,例如切緣陽性(切緣上還有癌細胞),淋巴結清掃數目不足,淋巴結轉移百分比甚高,腫瘤太大等,外科醫生會請放療醫生會診,協助做術後放療,彌補手術的不足。

對於相當晚期的食管癌,病人有嚴重的梗阻、聲啞、嗆咳時,只要沒有食管-氣管瘺、食管-動脈薄壁相隔,都可以給予姑息性放療。醫生密切觀察治療的療效,很有可能原來只能姑息放療,結果因治療反應好,最終改為根治性放療。

放射治療的技術和設備最近十餘年有很大進展,例如影像指引(IGRT)下的三維適形放療(3D-CRT)和調強放療(IMRT),可以適當提高腫瘤靶區的放療劑量,減少正常組織的受量和損傷。

化療

食管癌的化療分為手術前的新輔助化療及術後的輔助化療。晚期病例可用姑息性化療,複發病例常用化療取得姑息效果。

化療必須掌握適應證,採用食管癌化療有效方案並根據病人的病情進行個體化調整。

在中國,食管癌多為鱗狀上皮癌,使用的化療藥物主要是順鉑、多西紫杉醇、奧沙利鉑和5-氟脲嘧啶。

輔助治療

不管哪種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都會有一定毒副作用。因此治療過程中,應當密切觀察病情的演變、及時給予對症及支持治療,使患者順利完成治療計劃。

目前食管癌手術、放療、化療或綜合治療療效都有明顯改進,使得大約40%~50%的病人可能獲得長期生存。

申文江,男,主任醫師,教授,2012年獲北京大學醫學部終身名譽教授。著名腫瘤放療專家,碩士生導師。擅長食管癌、肺癌、乳腺癌、惡性淋巴瘤、泌尿系統腫瘤(膀胱癌,前列腺癌)、直腸癌及兒童所患各種腫瘤放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攜康長榮 的精彩文章:

癌症真的是「不治」比「治」更好嗎
前列腺在美國5年生存率將近100%是怎麼做到的

TAG:攜康長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