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意外之喜!化石被誤判藏博物館30年,學者再研究發現新品種恐龍

意外之喜!化石被誤判藏博物館30年,學者再研究發現新品種恐龍

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過去錯過的研究不時都能重見天日。南非一種恐龍的化石被誤識別為早侏羅紀時期的恐龍大椎龍(Massospondylus),並收藏在博物館中近30年,直至近日重新研究,竟發現化石屬於一種全新的恐龍品種。

外媒周一(8月5日)報導,該批骨頭在1978年在南非出土,被收藏在南非金山大學藏品中。直至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聯同金山大學重新研究頭骨及骨頭。恐龍研究員巴雷特(Paul Barrett)指,他的同事數年來一直注視該化石,總覺得是異常的例子。研究團隊通過比對其他大椎龍的化石,最終確認並非屬大椎龍品種。

研究員團隊發現該化石很多地方,如頭顱外貌、頭骨形狀等,都完全屬另一種恐龍。他們推斷這種新發現的恐龍約長3米,會進吃植物和小動物,而且外形厚實、有細長的脖子和四四方方的頭。新品種被命名為「Ngwevu intloko」,即科薩語灰色頭骨的意思,亦是向南非傳統致敬。研究結果有助科學家更了解三疊紀和侏羅紀的過渡,相信當時有更複雜的生態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鑫趣事 的精彩文章:

湖北五峰縣民警出勤途中遭遇落石,警車被砸毀3輔警受傷!
贛州首現「亞洲版暴龍」足跡,專家:有助研究白堊紀最末期!

TAG:鑫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