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低的人更長壽!
健康
08-07
衰老受到環境和遺傳因素的調控。在許多動物模型中,節食等各種因素都被證明能影響壽命。人們早在100多年前就發現變溫動物,例如蠕蟲、蒼蠅等,在較低體溫的狀態下能活得更久,而最近,人們又發現降低恆溫動物(例如小鼠)的體溫,同樣能延長其壽命。這顯示出溫度的降低有利於壽命的延長。那麼究竟溫度是如何影響壽命的呢?
長久以來,對此的一種核心解釋是低溫降低了體內化學反應的速率,從而減緩了衰老的進程。根據這種解釋,低溫所實現的長壽僅僅是被動地由熱力學所造成的結果。
這種理論最近受到了挑戰。美國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線蟲(C. elegans)證實,在低溫的狀態下,遺傳體系是通過主動的方式來延長壽命的。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感應低溫的TRP通道——TRPA-1能夠在感應到環境溫度降低後,激活遺傳體系來延長機體的壽命。這一效應需要由低溫首先誘導產生TRPA-1介導的鈣離子流,隨後鈣離子敏感的PKC發出信號到轉錄因子DAF-16/FOXO。DAF-16是壽命的關鍵調控因子。研究者還發現,人類TRPA-1能夠有效替代蠕蟲的TRAP-1,在低溫的情況下延長蠕蟲的壽命。
最後,研究者還發現,作為壽命調控信息中心的腸,雖然是不可興奮的組織,但同樣能夠感知低溫,並對環境的降溫作出反應。這一發現將感知溫度的受體範圍從神經細胞擴展到了不可興奮性細胞。
該項研究證明,在低溫的狀況下,遺傳體系並非被動而是主動通過TRP通道產生反應,從而延長了機體的壽命。同時也首次揭示了TRP通道在延長壽命中的作用,以及鈣離子信號與長壽的關係。
參考文獻:Cell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