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盂蘭盆法會,報父母之恩

盂蘭盆法會,報父母之恩

盂蘭盆法會

據《盂蘭盆經》所記,佛弟子目犍連以天眼見其母墮在餓鬼道,而不能救護,遂還白佛,悲泣陳情,佛告於每年七月十五,佛歡喜日,僧自恣日,孝慈憶念所生父母乃至七世父母,為作盂蘭盆,設上味飲食,供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五代翟奉達寫卷《佛說盂蘭盆經》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為什麼在七月十五作盂蘭盆供功德最大?

盂蘭盆法會的意義,就是藉由供養十方自恣僧的功德,來迴向現生父母,以報答雙親養育之恩,乃至度脫七世父母,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就是為什麼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供養佛菩薩和僧眾的功德最大。

七月十五,是佛制僧眾結夏安居三個月圓滿的最後一天,在佛教中稱為「自恣日」。自恣,就是自我發露,或者說自我檢討,自我揭露。在這一天,僧眾對自己在安居期間,所做的一切身語意不如法的事情,在大眾面前發露懺悔,或者接受其他人對自己的檢舉。在佛陀的教法中,特別注重發露懺悔,自恣最殊勝的地方也就在這裡,自恣讓住持佛法的僧團更加純凈,並且將六和敬的精神貫徹到底。

佛陀在《律藏》中說:「毗尼藏者,佛法壽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尤其在後世末法時代,戒律的清凈是佛法永住的關鍵,所以佛陀特別制定「自恣日」,讓僧眾持戒清凈、修學精進、僧團莊嚴。十方諸佛見僧眾安居精進,修行圓滿,解夏自恣,發露懺悔,回復清凈,心生歡喜,所以七月十五不只是僧眾的「自恣日」,更是十方諸佛的「歡喜日」,所以這一天供佛齋僧的功德非常殊勝。

佛陀時代的盂蘭盆供

在釋迦牟尼佛住世的時候,印度就已經盛行盂蘭盆會了,據《大盆凈土經》記載:印度頻婆娑羅王、須達長者和波斯匿王的夫人末利夫人等,都曾依《佛說盂蘭盆經》造五百金盆供養佛及眾僧,以滅除七世父母的罪業。

中國古代盂蘭盆供

我國最早的盂蘭盆會,據記載是在梁武帝時代,《佛祖統紀》卷三十七:「大同四年,帝幸同泰寺設盂蘭盆齋。」《釋氏六帖》也記載:梁武帝每逢七月十五日,即以盆施諸寺。自此以後,蔚成風氣,如唐朝代宗、德宗等,都曾親設盂蘭盆供,代宗還將過去施盆於寺的儀式改設於宮內道場,並設高祖以下七聖位,將帝名書於巨幡上,從太廟迎入內道場中。

七月十五這一天,供養諸佛、供養僧眾,透過佛的加持,僧眾誦經持咒,產生法的功德力。透過佛、法、僧三寶來迴向,功德不可思議。讓我們在這一天憶念佛法僧三寶功德的無量無邊,來報答累世父母的恩情,為無始劫來法界一切冤親,解倒懸之苦,增凈土蓮品。

編輯:行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是學堂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護法?每個學佛人都應該看看
鋤去心地的雜草!

TAG:如是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