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抵禦日軍,德國顧問的一個建議,讓八十萬國人失去生命

為了抵禦日軍,德國顧問的一個建議,讓八十萬國人失去生命

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德國將軍,被譽為「中國人民的朋友」,二戰期間,曾擔任中國顧問。此人協助中國發展自給自足的軍工產業,同時還幫助中國軍隊建立了長江以南的戰略防禦體系,總的來說,對華幫助很大。然而凡事總有兩面性,法肯豪森自然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戰略家,但他的判斷也不可能總是完美。

抗日戰爭爆發後,法肯豪森向當時的國民政府遞交了《關於應付時局對策之建議書》,法肯豪森認為,只要華東失守,隴海鐵路一帶的諸多城市也會相繼淪陷。除此之外日軍還可能從洛陽、開封從東進攻,佔據上海、鎮海,乃至武漢。那麼有沒有什麼有效的防禦措施呢?法肯豪森提出,中國軍隊要在滄州,保定一帶部署重兵,黃河是重中之重,如果形勢確實危機,大可讓黃河決堤,用洪水阻擋日軍的前進。正是這一條策略,讓數不盡的老百姓無家可歸。

對於法肯豪森的建議,國民政府選擇了接納。1938年,河南,安徽,江蘇三個省份遭受洪災,波及一千多萬百姓,直接造成90萬人死亡。七七事變後,為了阻擋日軍前進的腳步,國民政府下令軍隊「放水」。6月4日蔣介石發出密電:在中牟趙口掘堤引水。聯繫歷史背景,當時的河南鄭州幾乎淪陷,在敵我實力差距巨大的情況下,引水退兵不失為一條好計策,然而由於考慮的不夠充分,決堤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人口死亡,1941年以後河南地區又發生大規模旱災,三百多萬人被餓死,數千萬人無家可歸。

花費如此大的代價,在正面戰場上成效如何?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日軍的侵略,自國民軍隊第二次挖掘黃河口後,也就是6月9日,黃河再次決堤。自此以後黃河以東被日軍控制,西面則駐紮著國民軍隊。然而這只是緩兵之計,無法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更重要的是,已經有八九十萬百姓失去了生命。或許對法肯豪森來說,完成任務便是軍隊的天職,百姓的生死不如戰爭的勝利重要。不過摧毀千萬個家庭,間接牽連八九十萬群眾,進而取得短暫成效,這種做法未免少了點人情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又一老人離世,南京大屠殺親歷者僅剩82人,這段歷史該如何銘記
此人被稱為最後一個蘇聯人,太空執行任務國家解體,還被當成逃兵

TAG:向東向南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