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曾陷員工期權風波的青雲QingCloud 這次沖科創板有戲嗎?

曾陷員工期權風波的青雲QingCloud 這次沖科創板有戲嗎?

科技自媒體 /?財經三劍客

目前,青雲QingCloud正在為進入如火如荼的科創板做準備,青雲QingCloud市場副總裁劉靚曾向外界透露,「公司正在積極申請科創板上市」。按照劉靚的說法,「科創板的開板對青雲QingCloud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登陸科創板將能給青雲QingCloud未來的發展注入更大的動力」。

公開報道顯示,青雲QingCloud成立於2012年,目前已經完成了4輪、總金額超過二十億元人民幣的融資,股東名單里包含藍馳創投、經緯中國、招商證券國際等。

想通吃雲計算領域?

2012年,創立伊始,青雲QingCloud就決定做完整的IaaS。青雲QingCloud把目光放在公有雲服務業務上,不過,青雲QingCloud似乎感覺在公有雲的領域無法與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等競爭對手直接抗衡,所以進行了轉型。

從2015年開始,那時在雲計算領域還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的青雲QingCloud又開始在私有雲領域進行發力,並實現了在金融行業的落地。

事實上,青雲QingCloud在私有雲領域的布局一開始就定位在金融行業,將目標群體圈定在了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大客戶里,但這其實就涉及到了私有雲和混合雲。

於是在2018年,青雲QingCloud進一步擴張自己的業務領地,推出了九大品牌,同時還將自己的企業定位升級到「企業級全棧雲ICT服務商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所謂「全棧雲」,包括了基礎設施及智能廣域網、IaaS、應用管理平台和PaaS及SaaS應用。從以上青雲QingCloud的發展來看,青雲QingCloud是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一個都不想落下。

從技術路線上來看,青雲QingCloud走的是公有雲的路線,也就是用技術改造底層架構,但是尷尬的是,青雲QingCloud想做的卻是私有雲和混合雲的買賣,而公有雲和私有雲的玩法並不一樣,公有雲賣的是資源和服務,私有雲賣的是銷售和解決方案。

而青雲QingCloud什麼都想做,能做得好嗎?想做是一回事,能做成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做雲計算的服務企業先後都可能出現過雲服務宕機的問題,輕則信息無法獲取、數據丟失,重則交易停滯、客服投訴量激增。

2014年,騰訊雲伺服器出現了6分鐘的訪問故障,導致網站響應速度慢、圖片打不開,並出現無法登錄管理中心控制台等問題。2018年6月27日,阿里雲長達一個小時的伺服器宕機事件幾乎讓中國半個互聯網受到影響。儘管事後阿里雲方面給出誠摯的歉意,但這並不能完全令用戶滿意。

雖然,青雲QingCloud在雲計算領域的發展速度很快,2018年青雲QingCloud私有雲業務實現120%的增長,但是這一市場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大家都盯著呢,事實上,客戶以及用戶對於平台的雲服務能力的要求也會變得越來越高。

那麼,想要在公有雲、私有雲以及混合雲都「通吃」的青雲QingCloud,是否會感覺「心有餘而力不足」呢?

員工期權風波

而在三年前,青雲QingCloud曾陷入員工期權風波。知乎專欄《職人社》經當事人授權發表文章《註冊在開曼的公司,其期權究竟能不能買?》,該文引起了網路熱議,並引發一系列延展評論。

文章稱,該前員工是一名普通的工程師,在2014年加入了青雲QingCloud。當時談offer時是包含期權部分的,並且作為一家創業公司,起薪並不高,當時的市場環境下大家普遍認為期權是對薪酬的補充,所以就接受了這個offer。在 2015年,也和公司簽定了單獨的期權合同。但按合同的 Vesting Schedule 部分規定,工作滿兩年,就可以購買 50% 的期權,並且期權是在離職之日起三個月後失效。

2016年5月,該前員工在工作滿兩年時間後,辦理了離職,並提出了購買期權的意願。但公司的律師卻說離職就沒有期權了。

最後,青雲QingCloud CTO代表公司與該前員工進行了洽談。雙方就期權合約的處置事宜進行了友好的協商,達成了一致的共識,將通過期權轉讓的方式保障前員工的已成熟期權獲得合理的現金收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砍柴網 的精彩文章:

網癮中年羅永浩
挑戰相機、人物同時移動,谷歌實現高質量3D深度信息重建,避免直接3D三角測量

TAG:砍柴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