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多雲管理沒頭緒?IBM Cloud Pak來幫你!

多雲管理沒頭緒?IBM Cloud Pak來幫你!

過去幾年,隨著雲計算進入到全面爆發的新階段,用戶對於雲的接受程度正穩步提升。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基於對數據安全、業務需求、以及避免供應商鎖定等因素的考量,也逐漸在業務部署上採用了多雲融合的策略。

但任何事物都具有AB面,採用多雲策略在給企業帶來眾多好處同時,也對企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因此,企業如何在實現多雲策略的過程中,讓業務的影響及風險最小化、實現企業應用「平滑上雲」,已成為目前企業上雲中面臨的一大難題。

在此背景下,今年8月2日,IBM宣布已將其軟體產品組合轉型為雲原生,並對其進行優化,可在紅帽OpenShift上運行,企業現在可以一次性構建關鍵型任務應用,並在亞馬遜AWS、微軟Azure、谷歌雲平台、阿里雲、IBM雲等所有領先公有雲以及私有雲上運行,而全新雲原生能力將以預集成解決方案的形式提供,IBM也把它稱之為Cloud Pak。

毫無疑問,Cloud Pak是IBM在雲技術創新領域最新的「集大成者」,它把IBM軟體的能力從數據中心中釋放出來,為企業提供全面雲化支撐的同時,也解決了企業在多雲新時代的面臨的重要難題。可以說,這不僅是IBM及時響應企業客戶需求的最新舉措,也是IBM跟隨這個時代不斷迭代和進化的最佳體現。

新挑戰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採用多雲策略,但企業在採用多雲時,往往又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和挑戰,我們可以從幾個維度來做觀察:

第一,多個雲平台和供應商帶來的管理複雜性。IBM的調研顯示,98%的企業預計未來三年內也將採用多雲管理環境,但僅有 41% 的組織制定了多雲管理戰略,而且僅有 38% 的組織部署了多雲環境運行所需的程序和工具,也就是說有超過60%的客戶表示他們並沒有相應的工具和流程來管理和運營複雜的多雲環境。可見,隨著採用多雲策略的企業越來越多,其複雜性和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

第二,是獨特工作負載和數據帶來的管理新挑戰。例如,使用多雲後,企業無法避免數據的跨雲遷移,由此在數據一致性、低時延等方面形成了新的挑戰。同時,在安全方面,牽涉到各個雲服務商的安全能力差異、企業自身對安全的要求,以及各國法規遵從等綜合因素,多雲的安全治理問題也更為麻煩。

第三,是雲原生應用與傳統應用之間的管理差異性。企業上雲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遷移過程中可能涉及大量的應用系統重構和替換等衝擊較大的改變,而在多雲因素的影響下,雲化遷移的技術難度無疑增加了,這就需要對雲原生和傳統應用之間進行聚合、轉換,所以對集成的靈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後,是多雲環境下日常運維管理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特別是隨著業務靈活性的增加,多雲和多集群環境也變得更加複雜,管理難度不斷提升。例如,如何獲得對所有集群的可視性以查看應用程序的組件在何處運行?如何知道哪些系統正發生故障?如何監視雲和集群之間的使用情況?如何管理該環境的配置和更改?

不難看出,雲技術對企業IT的影響無疑是劃時代的,多雲策略也成為了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上的必然選擇。但多雲也如同一把「雙刃劍」,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新挑戰。

新能力

基於此,IBM「與時俱進」的發布了IBM Cloud Pak解決方案,它把全新的雲原生能力以預集成解決方案的形式提供給企業客戶,並圍繞企業多雲環境中的遷移、構建、管理三大難題,讓企業可通過一次性構建關鍵任務應用,就可讓應用在所有主流公有雲或私有雲上的運行,真正讓企業從容上雲,不懼挑戰。

其中,面向多雲管理的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解決方案,重點關注的是企業上雲後,如何進行有效的多雲管控、治理和運營,並為之提供了一系列的管理方案與能力,幫助企業輕鬆應對上雲後怎麼管理的問題。

首先,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提供了完整的多雲管理解決方案。其底層以基於包括RedHat Openshift在內的容器平台為依託,為用戶提供基礎的運營服務能力,包括日誌記錄,監控,安全,身份訪問管理等。

同時,作為IBM多雲管理的套件,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還實現了在任何位置運行並提供服務,無論用戶的應用運行在主流的公有雲平台 (如 IBM Cloud、AWS、微軟Azure、阿里雲、谷歌雲),還是運行在企業的私有雲平台乃至內部系統中,都可通過該方案進行有效管理。

其次,在容器平台之上,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提供了包括應用管理、事件管理、多集群管理、基礎架構管理的一系列功能組件與應用,並能有效的集成現有的工具,同時也能為用戶提供完備的安全與合規的管理能力。

以多集群管理方面為例,該方案以應用為中心構建全新的管理方式,用戶可根據策略跨集群定義和部署應用程序,自動生成的監控儀錶板,並可根據部署情況進行實時更新,通過可視化展現能力,讓客戶可以看到應用在哪些環境,哪些雲平台運行,同時應用的部署也可通過圖形化的界面快速執行。

此外,它還可以在多個集群、應用和基礎架構之間執行策略並確保合規性;而且它的管理內容還涵蓋了整個集群的生命周期,包括從集群申請,到新的K8S集群部署再到集群的健康狀態監控等,都能以統一的方式管理運行在不同雲環境中的雲原生應用。

最後,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不僅能夠管「現在」,也能管「未來」,特別是針對多雲場景下的業務應用可能部署在不同的環境中,如邊緣計算平台、物聯網、車聯網,採集端等環境,Cloud Pak也提供了對應的目標管理環境。

小結一下,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憑藉豐富而強大的功能組件,可為企業在面對多雲環境管理時,帶來三個方面的好處:

一是,端到端的可視性,可提升應用和集群在企業內部環境到公有雲或私有雲等任何雲環境中的可視化能力;二是,全局的治理,即在所有應用程序和集群中,可使用一致的配置和安全策略管理多雲環境;三是,強大的自動化,通過智能數據分析,幫助企業提供可預測的信號來驅動和簡化IT和應用的運營管理,最終提升靈活性、並推動成本的節省。

新價值

總的來看,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解決方案,可以說不僅幫助了用戶解決混合多雲場景的痛點,也構建了面向未來的多雲管理新模式,由此也帶來了一系列的新價值,具體而言:

其一,是幫助企業實現了混合多雲環境下雲管理的統一。企業在未來無論是採用私有雲、混合雲、還是公有雲,這些不同的雲都是企業建設資源、管理資源的一種方式和選擇。對企業來說,通過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提供的統一的用戶體驗,並在安全可控的基礎上「為我所用」,最終就能為企業實現資源優化和降本增效。

其二,是讓企業大大減輕了日常基礎架構運營帶來的種種「制約」。換句話說,未來企業的服務模式將都轉變為雲的模式,而且和應用是深度融合的,因此通過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賦能企業基礎架構的運營,就可以讓企業無需關注底層基礎架構帶來的難題,並構建起以應用為中心管理新模式,推動業務價值的提升。

其三,是支持未來包括邊緣計算在內的本地化智能應用處理。隨著企業應用部署的範圍從數據中心擴展至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模式,應用服務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也將快速上升,雲網融合和邊緣計算同樣也帶來了更多的挑戰,那麼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中的多集群 邊緣管理等新的能力,也為企業將來應對包括邊緣計算在內的新應用挑戰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通過全新的IBM Cloud Pak for Multicloud解決方案,IBM真正幫助用戶解決了「多雲融合」管理的挑戰,同時還把這種能力往包括邊緣計算、物聯網等更大範圍的領域實現了延伸。如今,IBM已幫助20個行業的數千家企業實現了更快、更安全的上雲之旅,這讓它展現出來的價值遠不止於眼下,更在於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耀的科技觀察 的精彩文章:

重構存儲基礎設施,釋放數據紅利與價值
智能+新時代,智慧醫療落地的機遇與挑戰

TAG:申耀的科技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