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通用汽車:跨國車企如何聚焦自動駕駛與車聯網本土化?
十年來為通用輸血的神秘機構是誰?
也許你首先想到的是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其實則不然,比起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的知名度,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的名氣雖小了很多,但後者在本土化研發方面成果頗豐,它隸屬於通用汽車總部,是通用汽車集團四個前瞻設計中心之一。
7月30日,通用中國科技開放日在上海舉行,當天正是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成立十周年的紀念日,這一科研中心成立於2009年,在過去十年間發展成了覆蓋前瞻設計、前瞻工程、前瞻研發「三位一體」的格局。
如今,正值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的前十年與後十年的變革之際,通用汽車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通用汽車中國公司總裁錢惠康提到,我們的目標是未來5-15年內的顛覆性創新,前十年是Aha Moment、So What和Then What三步走的創新發展路徑。
具體來看,第一步:Aha Moment. 當科學家提出的一個科學假設得到驗證,或某個現有的假設被推翻的那一刻;第二步:So What? 科學家要從市場需求、成本、應用等多個維度來評估它的商業潛力;第三步:Then What? 是制定技術驗證方案、與供應商進行產品開發,最終實現技術量產。
基於這套創新法則,通用汽車中國制定了下一個十年戰略,認為智能網聯汽車將成為下一個十年的新起點。
在下一個十年,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面向未來個人出行,聚焦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助推通用汽車在「新四化」浪潮襲來時處於不敗地位。
此外,未來他們也會在這一領域投入大量的工程資源,並且要通過與國汽智聯的進一步深度合作,將前瞻技術科研中心的工程中心打造成為通用汽車在中國的智能網聯汽車中心。
下一個十年,通用汽車將聚焦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通用在新能源、車聯網領域腳步從未停歇。
2016 年,通用汽車在中國首次演示 V2X 車聯網通信應用;2017 年,通用汽車參與制定的中國首部 V2X 應用層標準正式發布;2018 年,通用汽車參與首次跨行業 C-V2X 應用演示,並發布了面向 「零擁堵」 未來的車路協同新型平台白皮書。
錢惠康提到,通用汽車一直以來鼓勵內部創新,同時也會加大外部投資。
接下來,通用汽車投資部門將對中國那些具有技術創新及商業模式創新的創業公司進行戰略投資,這一步將是通用汽車推動開放式創新的關鍵力量。
其實,通用在創新的道路上也有慣用的「通用樣本」。
依託全球四大研發中心,通用汽車目前正在快速的轉向「新四化」,除了正在不斷加大研發投入的三電系統,智能化與互聯化方面也在快速推進。
目前,基於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系統Super Cruise,通用汽車中國前瞻技術科研中心將根據中國道路特點,對Cruise系統的演算法進行調整。
換言之,通用汽車要研發本土化的Super Cruise,目前Super Cruise已經在中國版的CT6上搭載。
據雷鋒網了解,Super Cruise已經與國內廠商合作,對高精度激光雷達地圖數據進行了充分的驗證,並針對中國高速公路調整了自動駕駛演算法,從而聚焦本土化研發。
錢惠康透露,該駕駛輔助系統採用的高精地圖,在中國是與高德合作,在美國則是來自通用投資的公司Ushr。
在智能網聯方面,通用汽車還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並且與國汽智聯在V2X車聯網通信領域開展廣泛合作,打造本土化的汽車互聯生態圈。
新能源方面,通用汽車的願景是掌握三電核心技術,今年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電池實驗室研發設計出一種高功率、長壽命、更具成本優勢的電芯,這一新型高功率電池已經被授予兩家國際知名電池製造企業,未來將應用於通用汽車的低壓電池系統中。
節能減排、智能網聯是全行業的共識,新能源也成為行業變革的關鍵詞,通用汽車將「零事故、零排放、零擁堵」作為發展準則或者標籤,通用中國把這個品牌願景講述了十年。
但是,市場是看產品的,我們期待著通用汽車在中國新能源、智能汽車本土化市場可以大有作為。今年的第一份考捲成績,將會由什麼產品率先給出?
雷鋒網帶著這些疑問採訪到了通用汽車中國首席技術專家杜江凌博士,而隨著這場十歲的生日宴的結束,答案似乎也慢慢在我們眼前清晰起來。以下是雷鋒網等媒體與杜江凌的對話實錄(有刪減):
問:通用汽車中國科學研究院成立十周年,請問當時定下的技術方向是什麼樣的?這十年間有哪些特別深刻的感受?
杜江凌:科學研究院成立時設定的技術方向是電池設計與製造、先進驅動系統、先進材料與製造,以及智能網聯汽車。這幾個方向我們如今都延續下來了,並且取得了矚目的成果,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這十年間,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研究院的「人」。我被任命為院長時,最大的任務是在五年內建立一支世界級的研究團隊。我當時覺得基本不可能。比較我們在北美的研發團隊,他們已經有五十多年的豐富經驗,研究員都非常資深。但是,如果看一下科學院今天取得的成果,我們還真的做到了。目前通用研究院的科研人員 100% 為本土人才,其中博士以上學位超過一半。
問:今天你介紹了很多已經落地應用的研發成果。感覺通用汽車能在前端技術方面押對寶,當初設想基本上都成為現在行業趨勢,你覺得主要原因是什麼?
杜江凌:通常在某些技術還處於萌芽階段的時候通用就開展研究了,也願意投入足夠的資源進行研發與孵化。在通用的研發體系里,我們對問題的理解是全面的、深入的。以此為基礎,加上敏銳的商業判斷,我們能夠更精準地看到行業趨勢,選擇推出相應的技術。另外,通用汽車的專家對他們所在研究領域有著深厚的技術積累,能為我們的很多決策保駕護航。
問:之前電池實驗室的負責人提到「聰明的購買者」這個概念。你怎麼看待研究院為通用汽車賦能的功能?
杜江凌:這還是要從商業原理來討論。我們在決策前要問自己兩件事,什麼東西是基礎商品(commodity),什麼東西是最有價值的,可以賦能的。
作為汽車製造商,整合能力和掌握核心技術十分關鍵。我們現在正處於電氣化時代,電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在這個領域,我們要做「聰明的購買者」。
從通用汽車全球研發系統來看,只要是我們自己研發的,一定是我們認為在這個產業鏈里最關鍵、最有價值的東西。比如無人駕駛汽車的感測器、激光雷達,這些技術不能從供應商手中直接買過來,一定要自己開發並且掌握核心技術。
我認為,掌握核心技術是一家公司成功的關鍵。如果有價值的技術都是向別人直接購買,這家公司就很難保證獲得長期的成功。
問:V2X這一塊,很多東西不是技術領域的,很多要和城市建設這一塊掛鉤。你怎麼看待?
杜江凌:V2X技術的發展能有效提升道路安全和交通效率。要發揮技術的最大價值就必須建立大規模應用部署。不僅是車和車的對話,還包括車和基礎設施等。這是過去十年我們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市場推進V2X 技術的標準化與規範化應用的原因。好幾個行業大事件,通用都是主要的參與者。V2X車聯網是智能網聯汽車的關鍵技術,需要政府、汽車製造商、產業鏈、學術機構等多方共同推進。目前,中國市場在V2X的應用方面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問:在你看來V2X的普及還需要大概幾年?
杜江凌:具體的時間節點很難說。這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一步一步實現。
問:你覺得十年前後,技術迭代有沒有變化?下一個十年周期會不會迭代更快?
杜江凌:產品的迭代,並不是一個純粹的技術問題,而是創新方法論和公司文化相結合的問題。如果說這個公司的文化敢於接受新的技術,那麼它的產品迭代速度就會很快。比如說,通用研發出來的胡鉻合金已經應用到了2020款科爾維特Stingray中置發動機座支架上。
科爾維特是通用汽車旗下的高性能跑車,通用汽車會將最領先的創新技術率先應用到這款產品上。同時,得益於這些領先技術,科爾維特才能不斷取得性能的突破,加快它的迭代速度。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下一步,加大外部投資和自動駕駛本土化
問:研究院和你接下來負責的風投部門是什麼關係?需要研究院里的研究員去幫你看項目嗎?
杜江凌:研究院和風險投資的關係非常緊密。目前,我們公司具有最適合創新的組織架構和一個完整而強大的創新體系。通用汽車全球首席技術官Jon Lauckner統一領導三大創新機構,即研發部、風險投資部和全球創新業務部。全球創新業務部是負責通用汽車內部孵化的機構。我們在積極推進內部創業型創新的同時,堅持開放式創新,引入來自外部的創新技術,並加速各類技術的孵化與商業化應用,確保通用汽車始終站在創新的最前沿。
問:你之前做研究院院長,現在主要做投資,你個人覺得兩者的差異在哪裡?
杜江凌:其實做投資是兩個部分的工作,一部分是做評估,評估一個創業公司的技術;另一部分是談交易,這個公司值多少錢?購買它多少的股份?技術方面對我來說不難,但談判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涉及法律等多個領域。目前我正在努力學習,也很享受這個過程。
問:通用汽車對投資的訴求和其他企業不一樣嗎?
杜江凌:和其他一些風險投資公司不同,我們投資未來技術是為通用汽車所用,出發點不一樣。
問:通用汽車看好未來哪些項目? 在風投這方面整體有一個什麼樣的規劃?
杜江凌:我們基本上是沿著未來出行領域的四個技術方向,即電氣化、網聯化、自動化和共享化。
問:你們現在考察這些風投項目是針對整個通用汽車公司還是通用中國?
杜江凌:通用汽車風險投資部門是2010年成立的,已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投資策略也已經很完善。中國具有充滿活力的創新環境。未來我們也會把注意力轉向這裡,尋找投資的機會。
問:通用汽車的風險投資部門在中國市場未來會比較著重於關注哪幾個方向?你覺得哪個方向會有投資回報?
杜江凌:剛剛已經提到,我們的大方向是電氣化、網聯化、自動化和共享化四個技術領域。投資不能遵循既定的設想,需要極強的前瞻性。我們看的是最前端的技術。
問:你在看的項目是不是都挺貴的?
杜江凌:不見得。如果說你看的項目已經很貴了,說明這個技術已經比較成熟了,各方面都被驗證了。這不一定是我們的首選。我看好的項目有兩種特徵:第一,具有技術含金量,暫時還無法被所有人看透掌握;第二,公司還處於萌芽期,風險未知,但估值符合我們的預期。聰明的投資,不見得需要很多資金。
問:投資策略上會對所投資公司進一步持有嗎?對投資回報率有什麼要求?
杜江凌:我們投資的主要目標是將創新技術轉化應用到通用汽車的產品上,確保我們在技術領域的領先性。這是我們唯一的衡量指標。短期財務上的回報率並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問:如果你們選擇風投的企業遇到技術困難,兩方面會一起合作嗎?
杜江凌:我們與投資的企業應該是優勢互補的關係。我們設定目標和期望,具體過程由他們去實現,包括技術攻堅。
問:現在中國中小企業很缺錢,特別是自動駕駛項目,最近一年自動駕駛投的人比較少。車企這個時間點進入,大規模做這些投資是好事嗎?
杜江凌:國內很多無人駕駛企業做的是整體解決方案。其實在自動駕駛領域,通用汽車已經有很成熟的解決方案。我們三年半前收購了矽谷的初創企業Cruise Automation,把它領先的軟體技術與通用汽車的整合和集成能力有效結合起來。


※30 年技術沉澱、300 多項專利,這位華人女性 AI 科學家選擇回國從 0 開始
※微軟與甲骨文達成合作協議,對抗雲計算巨頭亞馬遜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