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狂傲不再?范曾的藝術道路很難被仿效

狂傲不再?范曾的藝術道路很難被仿效

儘管近些年范曾書畫作品的市場行情的確在持續走低,但是范曾的藝術之路很難被效仿!

范曾從不掩飾自己狂傲的性格,公然宣稱自己是中國畫家第一人,在崇尚中庸之道的中國社會,范曾因狂傲所引發的爭議應該在所有人的意料之中,包括范曾自己。

但是范曾對撲面而來的各種爭議不以為意,並且隨時以更為狂傲的語言做出回擊。

網上有了一個專門的詞條叫「范曾現象」。網上關於「范曾現象」是這樣解釋的:

范曾現象是指一個作者被捧為大師,其作品價格不斷飆升;作者本人也以大師自居,信心極度膨脹。它是基於目前畸形的,或者說不成熟的藝術品市場,是由媒體等諸多社會因素共同推動而造成的。

如果這種解釋沒有問題的話,那麼狂傲就是范曾自我炒作的直接手段。換句話說,就是范曾通過媒體廣泛傳播自己的口出狂言,實際達到炒作的目的,推動其作品價格不斷飆升。只有這樣,才能理解為什麼功成名就的范曾屢屢口無遮攔地挑動大眾的情緒,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憤世嫉俗、恃才傲物的百年難遇的書畫奇才。

但是,畢竟是歲月不饒人,如今的范曾已然是81歲高齡,不太適合過於張揚了。而且以范曾如今的身家和社會地位,似乎也沒有繼續炒作的必要了。所以,我們在公開場合看到范曾露面的機會明顯少了,就算露面,言談舉止也比原來平和了不少。想想,也很正常。我們很難忘記著名畫家李苦禪在辭世前對自己學生的評價:沒有范曾這個學生,子系中山狼,得志變猖狂。

這句評價因為范曾的狂傲而廣為流傳,甚至可以說深入人心。不知道範曾在通過炒作取得了巨大成功,名利雙收之後,想到恩師的這句評語,是否也會有一些新的感觸。

事實上,狂傲早已成了范曾的代名詞,如果哪一天范曾也學會謙和了,那他也就不是我們所熟知的那個范曾了。

雖然互相看不順眼,但是黃永玉當年畢竟也當過范曾的老師。其實黃永玉的性情與范曾頗有相似之處,都算是性情中人。但是以黃永玉的藝術成就和他在藝術界的地位,尚且不敢自稱大師。范曾卻在早些年接受趙忠祥採訪時,聲稱自己敢於古今中國任何一個畫家比權量力,自己的繪畫水準已經處在大師和巨匠之間,並且還在前進。當時范曾對「巨匠」的定義是五百年難遇的書畫奇人,再往上就是從未見過的魔鬼了。可見范曾的輕狂到了何種地步。如果不是刻意炒作,真讓人懷疑這個有著國學大師稱號的范曾是否真的接受過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禮儀的熏陶。

俱往矣,關於范曾的那些是是非非我們沒必要再去回顧了,畢竟,他也為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發展所作出的貢獻還是不容抹殺的。而且,圍繞著范曾身上的爭議早已超出了藝術的範疇,背後是否也有諸多不為人知的真正動機?我們不得而知。

驚龍軒以為,作為一個藝術界名人,同時也是一位慈善家,范曾身上的標籤遠遠不止於「狂傲」這麼簡單。就算是把他當做一位普通的老藝術家,也理當給予他充分的尊敬和相對公允的評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驚龍軒 的精彩文章:

中國油畫需要改良,到底路在何方?
啟功:人生其實沒那麼複雜,就是找樂子唄!

TAG:驚龍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