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李大嘴 大嘴讀史

羅列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法家,顏真卿是不可或缺的。「楷書四大家」也好,「顏筋柳骨」也罷,顏真卿在書法界的地位是杠杠滴。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不過,顏真卿在世的時候並不是以書法聞名天下的,這一點,和杜甫的詩一樣。

唐朝時,顏真卿身上最醒目的標籤是——大忠臣。

顏真卿經歷了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是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但是,顏真卿仕途的順暢度實在不咋地,簡單的說就是:在地方上政績斐然,各項指標都很亮眼;在中央屢受排擠、嫌棄,鬱郁不得志,命犯小人。

有人給顏真卿的一生下了個定義:生的悲催,死的偉大。

別說,還真是很貼切。

南宋洪邁在《容齋續筆》中總結了顏真卿一生中遇到的「六大小人」,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讓我們來掰扯掰扯。

顏真卿遇見的第一個小人是楊國忠,皇帝的大舅子。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作為名門之後的顏真卿在讀書方面是很有遺傳基因的,一番苦讀,順利考中進士之後,在地方上鍛煉。在監察御史的位置上,巡視五原(今內蒙古巴彥淖爾),在呂布的老家,昭雪了一起冤案,一時大雨滂沱,人稱「御史雨」。

在地方上刷足了名聲,顏真卿來到中央。正直的老顏看不慣朝堂上的明槍暗箭,秉承著有啥說啥的做人原則,多次仗義執言,「宰相楊國忠惡之」。楊國忠隨便找了個狗腿子,一竿子把老顏支到洛陽,還嫌不夠遠,又把老顏送去了山東,擔任平原太守。

到了地方上,顏真卿的能力又凸顯出來。

安史之亂暴發,「河朔盡陷,獨平原城守具備」,文官出身的老顏愣是把平原守成了淪陷區中的「孤島」。

據《新唐書·顏真卿傳》記載,唐玄宗李隆基感嘆說;「朕不識真卿何如人,所為乃若此!」

顏真卿碰到的第二個小人應該是苗晉卿。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為什麼說是應該呢?因為史書上只說了「宰相厭其言」,沒有說具體的名字,根據時間判斷,苗晉卿的可能性最大。

當時,隨著局勢的惡化,顏真卿離開平原,來到剛剛坐上皇帝寶座的唐肅宗李亨身邊。

身為御史大夫的顏真卿依舊是一板一眼的性子,完全不考慮非常時期的種種不便,,缺乏變通,多少有點太過頂真。

收復長安和洛陽之後,唐肅宗要祭拜宗廟,祭文的落款是「嗣皇帝」,顏真卿認為太上皇李隆基還在四川,這種稱呼不妥當,不僅如此,不解風情的老顏還引經據典,對皇帝祭拜的程序提出異議,你不能就是磕磕頭了事,你要哭啊!

皇帝對老顏有些膩味,又不好斥責,旁邊的宰相苗晉卿摸透了皇帝的小心思,找了個機會把顏真卿外放,美其名曰充實地方力量。然後又指使人彈劾,結果老顏從陝西到河南,最後被支到了江西上饒。

顏真卿遭遇的第三個小人是李輔國,著名的壞太監。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幾經輾轉,顏真卿跑到浙西當官,備戰備荒防叛亂,同事們覺得老顏實在是太多事了,又想方設法把他弄回了中央,擔任司法部副部長(刑部侍郎),你別再我們這裡折騰了。

這時候,唐玄宗李隆基已經回到長安,以太上皇的名義被變相軟禁,日子過得挺慘。念舊的老顏看不過去了,串聯了一大批官員,成群結隊去看望老皇帝,結果,得罪了當權的大太監李輔國。

李輔國找了個茬,把老顏貶成蓬州長史。老顏剛從浙江回到陝西,屁股還沒坐熱,又跑四川去了。

這是周遊祖國大好河山的節奏啊!

顏真卿遇見的第四個小人是元載,著名的貪官。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皇帝又換人了,唐肅宗去世,一心想干點事情的唐代宗登基。顏真卿的名望在那兒放著,當然是要起用的。

顏真卿回到京城後,擔任尚書右丞,距離宰相僅僅一步之遙。

之後,長安因為吐蕃人的入侵,失而復得,等到唐代宗重回長安的時候,顏真卿要求皇帝在進入皇宮之前,先去拜祭祖宗的墳墓,和宰相元載發生了矛盾。

元載認為老顏太迂腐了,想打個哈哈就過去了,沒想到老顏這暴脾氣直接發火,弄得元載很沒有面子。

元載因為協助皇帝幹掉了李輔國和魚朝恩兩個大太監,深得皇帝寵信,轉而獨攬朝政,排除異己。

元載要貪污,要濫權,當然容不得顏真卿這樣正直的大忠臣,說不定哪天老頭子就壞了自己的「大計」。

當時,顏真卿掌管著太廟事務,他調查後發現,太廟的祭器混亂,認為需要好好捯飭一下。元載抓住機會,給老顏扣了頂「誹謗朝廷」的大帽子,把顏真卿貶到了湖北,擔任峽州別駕。

顏真卿碰到的第五個小人是楊炎。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元載終於因為自己的貪婪丟了性命,顏真卿得以重歸中央,被委以重任,先是司法部長(刑部尚書),接著是組織部長(吏部尚書)。

老顏的正直和守舊依然是權臣的眼中釘,「以直不容」。宰相楊炎一心改革,貪功求進,無所不用其極,和老顏尿不到一個壺裡。

正好皇帝去世,顏真卿被任命為禮儀使,接著又升為太子少師,實權被剝奪得一乾二淨。

顏真卿遭遇的第六個小人是盧杞,正是這個盧杞,把顏真卿送進了死地。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到了盧杞當政的時候,老顏的境遇更糟糕了。盧杞用的還是楊炎的老辦法,明升暗降,太子太師,聲名顯赫,但整天面對只有18歲的太子,其實沒啥用。

就這樣,盧杞還不甘心,覺得老頭子在身邊太礙眼了,萬一把太子教成自己的敵人,也是麻煩事。

乾脆還是讓老顏去地方上吧。

當時,藩鎮割據,叛亂四起,盧杞讓顏真卿去叛亂的淮西軍區司令李希烈那裡,去傳達朝廷旨意,明擺著就是借刀殺人。

你要麼遵命去送死,要麼拒絕命令退休回家,反正不在我面前晃悠就行。

顏真卿毅然決然,以七十多歲的高齡走上一條不歸路。

在李希烈軍中,顏真卿被軟禁,面對各種威逼利誘,始終保持氣節,還在軟禁之中,積極展開策反工作,最終,被氣急敗壞的軍閥「縊殺」。

顏真卿一生中的六大小人 五個宰相和一個太監

小人的力量本來就很強大,更何況那麼多小人輪番上陣,老顏同志完全扛不住。

其實,比書法更厲害的,是老顏的「激四海義烈之氣」,壯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嘴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一千三百多年前的文壇F4 就沒有一個結局好的
一句好詩引發一起命案?不存在的

TAG:大嘴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