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當22350型「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護衛艦率編隊來中國青島參加閱艦式時,同一天,22350型的2號艦「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出海進行海試,並進行了海上補給試驗。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比起2號艦來,「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作為首艦,境遇艱難多了,因為採用了不少新技術,而俄羅斯國防工業又不能及時提供配套武器,嚴重落後艦的建造進度,直接後果便是艦的建造周期一拖再拖。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最終「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於2014年開始海試,卻因為防空系統不過關遲遲沒能通過實試驗,結果海試持續了將近4年,最終激怒了俄羅斯高層,據稱金剛石安泰集團的老總因此丟了烏紗帽。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這件事的效果不但堪稱優秀,時效還挺長,「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開始海試時的狀態要比前輩好得多,並且按照俄羅斯官方的說法,「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早已具備海試狀態,只不過是在等「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完備後才展開海試工作......這個說法怎麼看不怎麼站得住腳,不過「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的海試進行得一帆風順,卻是事實。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從俄羅斯海軍放出的照片來看,「卡薩托諾夫海軍元帥」號在海試期間還進行了海上補給試驗,執行補給任務的是同樣處于海試狀態的23130型「帕申院士」號中型遠洋油船。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說起「帕申院士」號,簡直是蘇/俄海軍的心酸史。蘇/俄海軍上一次接裝中型遠洋油船還是1982年,之後整整37年間都沒有新油船加入海軍,倒不是因為沒建造,而是幾艘大型遠洋油船造好的時候正趕上蘇聯解體,造出來的船身只能賣給印度、中國等國。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蘇/俄所謂的油船,其實也是補給艦,只不過蘇/俄海軍一直沒有「補給艦」的概念,故而以「油船」代替,23130型便是如此,只不過更側重於油料補給,不像其他國家的補給艦那樣雙管齊下。23130型的核心就是補給系統,而這套補給系統就是從中國購買的——涅夫斯基船廠從中國購買了橫向乾貨液貨補給設備各兩套以及一套縱向補給設備。

中國向俄羅斯出口武器可不可行?第一個吃螃蟹的已經有了

如補給艦這種輔助艦艇雖然不如主戰艦艇更加威武耀眼,卻代表了一支海軍的「藍水」實力,蘇/俄海軍37年沒得到補給艦,標誌的正是俄羅斯海軍在經濟困窘的情況下向「綠水」收縮的過程,而23130型及其後續油船的建造,亦可視為俄羅斯海軍的復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武侯 的精彩文章:

此大國若封鎖海峽,會有什麼後果?
剛射擊完畢的槍管子,能有多熱?

TAG:威武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