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向全世界宣戰,為什麼李鴻章等卻不奉詔

八國聯軍侵華時,慈禧向全世界宣戰,為什麼李鴻章等卻不奉詔

1900年6月21日,當時的清王朝發生了一件大事,向來對外軟弱的清王朝,此時向全世界宣戰。當時恰逢八國聯軍侵華且慈禧太后支持義和團運動,在這個節骨眼上慈禧開始向全世界宣戰,從而惹惱了列強們。

雖然我們常說八國聯軍侵華,而實際上是英、俄、德、美、法、日、意、奧匈、西班牙、荷蘭、比利時等十一國參與。這次宣戰的指令是慈禧太后親自下的命令,大清全境捕殺洋人一個不留,各級行省督撫不得違令。

可是當慈禧太后滿懷信心向全世界宣戰的時候,李鴻章等人並不理睬慈禧,還做出了拒絕奉詔的命令。李鴻章等人指的是南方的督撫,不僅不遵守慈禧太后的詔令,反而交好洋人,甚至在暗中保護洋人,這是為何呢?當時自稱「大清裱糊匠」的李鴻章,在當時危急的時候,不僅拒絕了清王朝慈禧太后的詔令,甚至干起了違反朝廷詔令的事情,可以說是對清王朝不忠。

晚清王朝實際統治者是我們所熟悉的慈禧太后,步入近代史的晚清王朝此時已經是一艘搖搖欲墜的破船,而慈禧就是這艘破船的掌舵者。清王朝遭到鴉片戰爭荼毒的時候,日本更是非常的慘烈,一個彈丸島國當時面對美國是一點法子都沒有,最後通過維新變法改革日本國內,開始漸漸走向帝國主義道路。

當時的日本考察英國等國之後選擇了君主立憲制,我們可以從清末憲政可以看出如果清王朝不出意外的話也會選擇君主立憲制,當時的清政府有著一千多萬平方公里的廣闊土地,而且還有四億人口做基礎,如果這個帝國一旦騰飛的話,根本沒有國家能擋住。

可結果我們都知道,清王朝一直沒能站起來,在經歷了一次又一次變革之後,只是學到了國外的工業,軍事等,等於說就是一個披著資本主義的腐朽封建王朝。

當然之所以沒有成功,慈禧太后是「功不可沒」的,當時中國本來可以避免八國聯軍侵華的,她因一時氣憤而鑄就大錯。

慈禧為了擴大義和團的運動,想借著他們給洋人一些教訓,於是開始縱容他們殺害洋人,列強問的時候慈禧把責任推給了別人,卻在暗地裡指控並殺害德國駐華大使,同時在北京貼出懸賞令,擊殺洋人有錢。

我們從很多例子中可以看到慈禧太后是失去理智才向全世界宣戰,特別是前來攻打北京城的各國。清政府有勝算嗎?一點都沒有,不僅僅是西方列強,連慈禧本人也沒有。

因為在甲午海戰的時候,清王朝的底子都亮給日本和列強看了,原因在於清王朝內鬥太嚴重。當時清王朝的國際地位,連一些非洲的土著國家都不能比。

慈禧宣戰世界可以說是一時之氣,失去了理智,但是李鴻章、張之洞為首的南方總督巡撫卻沒有失去理智,相反特別的清醒,因為他們這些人根本沒必要為了泄慈禧一個人的憤,弄得各地百姓都生不如死,背負洋人的報復。

特別是李鴻章他心裡更清楚,當年李鴻章打造的北洋水師被就是被慈禧等人給坑沒了,同時背負主要責任的他被停職賦閑。

在1895年到1900年之間,「維新變法」「圍園殺後」等一系列事件發生,李鴻章都在冷眼旁觀著一切,似乎就連慈禧太后都快忘記這號人物。

一直到了1899年年底,李鴻章被啟用南下上任兩廣總督。過了不久之後慈禧太后打算要廢黜光緒帝,改立大阿哥溥儁,然而這次遭到了西方列強、滿朝文武強烈反對。

原因在於當時溥儁身邊有一大群大清保守派的勢力,一旦大阿哥當上皇帝之後,中國將繼續走閉關鎖國的道路,而且更會遭受到來自西方列強的報復。

大沽口遭到列強進攻的時候,慈禧發電報想讓李鴻章北上幫忙,而李鴻章卻找了很多理由拒絕北上。宣戰詔令到了南方的時候,兩廣總督李鴻章直接回電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同時加入東南互保組織,這個時候的南方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已經脫離了清王朝的統治。

隨後慈禧太后多次督促李鴻章北上支援,同時以高官為誘惑,可是李鴻章並沒有動心直接選擇了拒絕。因為李鴻章非常清楚一旦北上不僅有生命危險,而且很有可能當替罪羊。事實證明李鴻章猜對了,當初勸阻慈禧不要開戰的五位大臣都被處死,李鴻章當時如果在北京的時候也會勸諫,死罪可能會被赦免,當時被羞辱還是會有的。

李鴻章一生當中當了大半輩子的「賣國賊」以及「替罪羊」,臨死前本可以避免。只是戰爭結束以後,列強指名李鴻章,於是在臨死前還是幫慈禧收拾好了八國侵華的爛攤子。

後話:李鴻章簽訂下《辛丑條約》後大口吐血而死,他到死還是沒有逃過「賣國賊」這個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淡香殘留帶你解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朱棣知道女兒被打後為什麼寧願氣出病來都不願懲罰別人之二
換種角度看滿清入關,你會理解更多

TAG:淡香殘留帶你解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