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從紅極一時到飽受爭議,鐵觀音的這幾大誤區你應該了解一下

從紅極一時到飽受爭議,鐵觀音的這幾大誤區你應該了解一下

曾幾何時,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鐵觀音以獨特的「觀音韻」、蘭花香和「七泡有餘香」之譽而紅極一時。

尤記得當年很多人的入門茶就是鐵觀音。

鐵觀音清幽的蘭花香非常打動人,並且茶湯滋味醇爽甘滑,比綠茶要醇厚,又不似其他烏龍茶類那麼厚重,所以第一次見面就贏得了很多人的芳心。

從2000年開始,鐵觀音名聲大噪,但從2011年開始,鐵觀音的價格和銷量就開始以每年10%的速度下滑,喝鐵觀音的人群也在不斷萎縮。

本是中國傳統名茶,但在發展過程中由於一些認知上的誤區、以及部分不良商家存在農殘超標、製作粗糙等問題,造成了「談鐵觀音色變」現象,一些不公正、不客觀的評價,也加深了大家對鐵觀音的誤解。

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些常見的誤區,讓大家更全面、客觀地認識和對待鐵觀音。

誤區:越綠越好

傳統鐵觀音外形色澤砂綠油潤,湯色金黃或金黃泛綠,金黃色是主色調,攤開葉底可看到一些因發酵而紅變的邊緣(即綠葉紅鑲邊)。

所以,不該將「清湯綠水」這個綠茶的特徵視為鐵觀音的特徵。

誤區:越酸越好

拖酸、拖補、消青等非傳統工藝加工的鐵觀音,頭幾遍搖青很輕,將做青(發酵)時間延長到次日下午之後才殺青,產生一種「酸」的味道,讓人們錯以為這就是「觀音韻」。

其實,這是一種輕栽培重攤青的做法,通過改變加工工藝來製造所謂的「酸」,誤導了人們以為酸就是韻。

誤區:空調做青

空調製茶本是安溪人的一種創新,它打破了氣候條件的制約,使全天候加工採摘成為現實,但鐵觀音最佳做青溫度在18oC-22 oC,安溪很多地區春季和秋季夜間溫度都在此範圍內,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季節和制茶產地都必須使用空調做青。

如果做青溫度適宜,就不需使用空調做青,空氣流通性好,濕度不會太高,茶青走水通暢自然,做出來的茶香氣天然,保質期更長。

誤區:甩掉紅邊

傳統鐵觀音的一大典型特徵便是「綠葉紅鑲邊」。但為了使茶湯清澈,外形包得更緊,有些工藝就會在殺青後將其紅邊和碎茶甩掉。

這樣確實能使茶湯清澈,但過分的甩茶,會把富含茶色素的物質甩掉。茶色素內含茶黃素、茶紅素、茶褐素,以茶黃素為主的茶色素被稱為茶葉軟黃金,能暖胃潤腸。

誤區:容易傷胃

以茶性來分,綠茶偏涼,紅茶偏溫,烏龍茶性平。

濃香型鐵觀音和發酵足夠的清香型鐵觀音,有較多的茶色素(以茶黃素、茶紅素為主),並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

誤區:濃香香氣更高

按照字面理解,相對清香,濃香是不是香氣更高?

按照國家標準,濃香型鐵觀音的定義是:在以傳統加工工藝製作的清香型基礎上再加以精製烘焙而成的鐵觀音,其實也可以理解為熟香型。

制定這個標準時,確實對濃香還是熟香的用語有過爭議,專家認為,鐵觀音主要特徵是香氣,因此應以香型不同來區分。

「熟」對應「生」,如果以生觀音來命名清香型,可能會讓消費者造成誤解。又鑒於精製再烘焙後的鐵觀音含有焦糖香、炒米香等香氣,以濃香來對應清香命名比較科學。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鐵觀音,以清香型居多。茶湯黃綠,香氣高揚,滋味近似綠茶鮮爽。

而傳統鐵觀音,則內質醇厚,湯色金黃澄澈,香氣綿厚但不高飄,回甘悠長。

不管是新工藝鐵觀音還是傳統工藝鐵觀音,其實都值得一喝。

也一直有許多人始終走在為鐵觀音正名和努力的路上,我們需要的是多一點認知和理解。

來茶香記直播間,和茶藝師一起聊聊茶。

精品推薦、限時秒殺活動精彩連連。

關注茶香記直播間,更有意外驚喜。

點亮下方「在看」

和更多茶友一起聊茶、享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香記生活家 的精彩文章:

是真是假,是賣弄還是傳授?你遇到的「茶人」還好嗎?
紛亂時代的人們,用風雅作篇章

TAG:茶香記生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