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戴敦邦:感謝這個時代賦予我最好的機會

戴敦邦:感謝這個時代賦予我最好的機會

上觀新聞:去年上海書展,您給讀者帶來了《水滸傳》新版人物畫集《逼上梁山》,今年上海書展,您將給讀者帶來什麼新作?

戴敦邦:今年上海書展,我帶來了一部以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為題材的作品《戴敦邦畫說紅樓夢·大觀奇緣》(以下簡稱「大觀奇緣」)。

上觀新聞:您怎麼會想到創作《大觀奇緣》的?

戴敦邦:這是五部中國古典名著系列。我同上海辭書出版社簽有協議。這五部明清經典小說,在相當長時間內,被公認為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瑰寶。長時期來,我以創作這五部名作為契機,講好中國故事。

我曾創作過各種形式的《紅樓夢》。今年上海書展《大觀奇緣》,主要是以之前創作《紅樓夢》時沒有涉獵到的詩詞、楹聯、燈謎等為主。這發生在《紅樓夢》的大觀園,賈寶玉及金陵十二釵抒發感情的詩詞、兒女情長的故事,因此稱之為「奇緣」。

今年,我還將和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出版《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抄錄《紅樓夢》的詩詞、楹聯、燈謎等。通過揣摩《紅樓夢》里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和學養,書寫吻合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等性格特點的書體。所以,這又是一本畫冊。這是題外話。

上觀新聞:從1977年應邀為英文版《紅樓夢》插圖,到如今的《大觀奇緣》,四十餘載漫長《紅樓夢》元素的創作歷程,在您的藝術生涯中,可以說是精彩難忘的了。

戴敦邦:首先應該感謝這個新時代!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年。在上世紀1977年底、1978年初,我應邀赴京創作英文版《紅樓夢》插圖。我的這段創作經歷,可以說完全和改革開放四十年同步。沒有改革開放四十年,我能不能畫《紅樓夢》,能不能持續四十年畫《紅樓夢》,還是個問題。這四十年,我因為畫了《紅樓夢》,啟發我又創作了《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金瓶梅》等名作;也正因為我創作了這六大名作,我這個「民間藝人」才有可能在1981年初正式進入上海交通大學任教。

感謝這個時代賦予我最好的機會。

從2003年至今連續16年,我一期不拉地每年參加的上海書展;每次我都推出一部名作。這個機緣,也是天賜我也。這個「天」,就是時代,就是改革開放。

上觀新聞:您的《大觀奇緣》什麼時候和讀者見面?

戴敦邦:今年上海書展,也就是本月18日晚上19:30到20:30分,在上海展覽中心世紀活動B區,我將為讀者簽名售書。這是一次向讀者彙報的極好機會,也是我來年創作的力量和源泉。

上觀新聞:聽說您《大觀奇緣》簽售之前還有一場活動,兩場簽售之間沒有休息,您吃得消嗎?

戴敦邦:我今年已82歲了,說實話,在我這個年齡,一年要出版一本畫冊是相當辛苦的。但我的宗旨是「活著干,死了算」,能夠多工作一天就是幸福。今天我不是表揚自己。我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洗漱後吃過早飯就開始工作,一直要工作到晚上22點,除了下午休息一個小時,每天如此,堅持數十年。我既不聰明,又沒有什麼學養,更沒有受過高等教育,我只能「笨鳥先飛」,以勤來補拙了。因為我要對得起這些名作,對得起名作的作者,對得起買我書的讀者。是他們長時期來的支持,支撐我能走到今天。感謝出版社與我真誠的合作、理解,我才有可能每年推出一本出版物;感謝原著作者曹雪芹、施耐庵、羅貫中、吳承恩,他們都是了不起的才子。

我很幸運,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前行。雖然我年事已高,但我從來沒有畏懼過,還是那句話,我在世一天,就要「活了干,死了算」,我是在作死,而不是在作活。這也是我心甘情願的。

上觀新聞:今年2月底,您完成了《大觀奇緣》創作;今年6月份,您又完成了《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接下來,讀者還有新的期待。

戴敦邦:2011年,我右眼失明了。對於視畫畫為生命的人而言,少了一隻眼睛,等於是要了我的命啊。我有過短暫的失落,但失落過後,我開始創作大畫,畫老子的《道德經》。從2011年至今,畫了將近8年,勞動量相當之大。而據專業人員告知,我另一隻好的眼睛,保守估計可能僅能維持12年,對我而言,剩下的4年時間彌足珍貴。而4年後,我將年屆86歲,那時,我不能保證自己還能不能保持現在這樣的創作狀態,所以我現在開始必須分秒必爭,和時間賽跑。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曾經畫過馬克思的《資本論》,還發表過兩期,因為眾所周知原因,創作被停止了。接下來4年,我爭取畫好《資本論》。雖然我現在只能畫小稿,但以後我會請我的徒弟們創作和我創作的《道德經》一般大的大畫,畫面里的人要像真人一般高大。大畫才有氣勢,馬克思的《資本論》必須要有氣勢。《資本論》描寫了資本家和工人的矛盾,相對來說屬於比較底層的,而且工人階級是作為配角;我這次要倒過來,將工人階級作為畫本的主角。爭取在這幾年時間,把《資本論》小圖創作好,然後把接力棒交付於我的接班人手裡。楊可欣 攝

上觀新聞:很期待您的《資本論》早日和讀者見面。現在首先期待的是今年上海書展您的《大觀奇緣》。

戴敦邦:我的古典名著系列講中國故事,到今年的《大觀奇緣》,可能要暫時告一段落了,以後也可能有畫釋《金瓶梅》的機會,不過這是後話了。

我們什麼都要想得遠、想得深。接下來,我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創作《資本論》稿本上。做不做得成功,盡自己最大努力吧。謝謝大家!我們上海書展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一百年前的這位英國旅行家如何描述他所遇見的江南
「上海之根」雲間各派,「一典六史」人文工程正編一部松江人自己的250萬字大辭典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