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化療與靶向用藥的區別

化療與靶向用藥的區別

作者丨koyocactusikune

很多人一聽到「化療」就會害怕,覺得和脫髮、嘔吐、極度消瘦等腫瘤治療副作用脫不了關係;而在精準醫療的大潮下,大家聽到「靶向葯」則會覺得是「指哪兒打哪兒」,很多患者和家屬都會優先選擇靶向葯。

其實「化療」是指用化學藥物對疾病進行治療的意思,而「靶向治療」是「化療」的一個分支。通過化學方式殺死癌細胞的藥物有兩大類,一類就是我們通俗講的化療葯,一類稱為靶向葯。

化療藥用於殺死癌細胞,而靶向葯破壞癌細胞基因,它阻擋癌細胞的複製和增殖。

臨床推薦先做化療測序,再有的放矢地進行靶向治療。如果直接用靶向葯,並不能殺死癌細胞,只是帶癌生存,等於一直跟癌細胞「拉鋸」。

靶向葯只能使腫瘤細胞不能複製,新的癌細胞不再增殖,等於拖垮癌細胞;但在治療過程中,狡猾的腫瘤細胞總會有那麼幾個漏網分子,這就是為何會有「耐葯」現象出現。

現代的測序化療已經不像傳統的化療,不再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時代了。現代的測序檢查可以知道機體對特定化療葯的效果強弱、是否會耐葯、是否會有過於強烈的副作用和過敏反應等等。在測序後進行化療,能更精準的殺死癌細胞,還能挑選副作用儘可能小的藥物,很多以前在電視劇裡面深入人心的病人形象將不再出現,病人可以相對輕鬆地度過整個化療過程。

很多患者由於認識有誤區,害怕化療副作用而直接用靶向葯,而在一段時間後出現「無葯可用」的局面,要避免這種情況,進行靶向葯治療必須和化療測序結合;而化療葯是可以單獨使用的。

(以這兩位患者為例,我們可以看到測序化療對比傳統經驗化療,可以選擇副作用小的藥物;例如消化道反應減輕並減少對味覺神經等的損害、使患者更好地保存體力,與腫瘤鬥爭。)

靶向葯的作用機理是阻斷基因到蛋白的的表達,每種葯作用的位點相對單一,這就是副作用小的原因;但相對來說,靶向葯治療作用也不如傳統化療藥物全面。

一般的腫瘤患者不可能只有一個突變點,這就是為什麼盲目用靶向葯反而做不到精確制導,卻會很快出現耐葯現象。

如果患者有不良生活習慣比如吸煙飲酒吸毒等行為,或者使用不適當的保健品、補品例如松花粉、含馬兜鈴酸的藥物等,他的基因突變點會比較多;這時單純使用靶向葯就會無效,因為這患者的癌細胞是多點突變的,靶向葯是「打靶」,而「渾身都是點」則會讓藥物無法命中目標。這類多位點突變患者在使用傳統化療葯時,副作用也相對嚴重;所以建議進行正規系統治療,先進行化療,再用靶向葯,可以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有的朋友認為靶向葯副作用小,所以直接用靶向葯,不進行放化療,靶向葯殺死了小突變的癌細胞,而留下了多突變的那些,這時靶向就失去了效果,出現耐藥性。而放化療是則是同步作用於腫瘤的多突變細胞和少突變細胞,並且多突變的細胞毒性耐受力比較低,所以化療會優先殺死高突變的癌細胞;所以放化療和靶向葯同步使用,或者是放化療之後再用靶向藥效果更好,而且不容易出現耐葯現象。

當然在化療的時候同時使用靶向葯,可以大大減少化療的次數,也可以減少化療的強度;例如原來傳統化療需要使用50克的藥物,現在使用靶向葯後,只要使用十克甚至四克都能達到良好預後效果。

腫瘤並不可怕,只要用科學的手段去對待,腫瘤患者也能有一個良好的未來。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平行宇宙是否符合佛教的宇宙觀?
袋獅——與袋劍齒虎齊名的後獸下綱捕食者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