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大師王戰軍正式強調:武術的主要功用是實戰,打起來都差不多
近日,45歲的太極大師王戰軍通過社交賬號發表了對武術與現代搏擊的看法,在王戰軍看來,武術雖然門派眾多,但打起來都差不多,畢竟人體結構都一樣,怎麼打野打不出超乎生理結構的花樣,並且實戰理念無外乎打到對手,而不被對手擊中。
王戰軍指出:「武術主要的功用就是技擊,在練習的過程中,又達到了養身的目的。在這裡著重從技擊的角度談一下。武術的眾多流派,有的按地理分,形成了少林、武當、峨眉等;又按習練的指導思想分為內家、外家之說等等。名自有著自己的一套理論及鍛煉方法,可謂五花八門。封建迷信,固步自封的保守思想及一些禮教的陋習也溶進武術之中,至使拳種門派之間的交流微乎其微。」
王戰軍指出:「實際上無論你習練什麼拳種,都是人體肢體的運動。從解剖的角度來講,任何肢體的運動都不能超過關節本身的活動範圍和生理極限。所以說在技擊上無論練習什麼拳種的一到交手時,可都差不多少幾乎一樣,只應該注意到,在打鬥中,各拳種簡捷明快,以小力勝大力的技巧方法都有,也是大同小異,這就是一個動作可能在多個拳種中出現只不過是名稱不一樣罷了。也就是拳種再多,門派再多,它的運動方法也離不開人肢體的運動和關節的活動範圍。」
王戰軍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傳武的弊端:「傳統武術練和講的多,打的少。固步自封,門派觀念使他們很少交流,也失去了提高、改進、發展的機會。使之實戰經驗在退化或失傳已到了該拯救的時刻了,散打的對抗訓練比賽是傳統武術提高技擊水平的一個成功範例。現代散打,屏棄了傳統武術,先練站樁、基本功、套路等,先期的基礎功夫。選用了傳統武術中幾種常用的腿法和摔跤中的摔法、拳法引進了拳擊的拳法,形成了現代的散打。這樣在訓練上直接進行了攻防的訓練和利用手靶、腳靶、器械等,提高了專項素質和能力。」
王戰軍最後總結到:「總的說,傳統武術技擊方法的失傳、退化,散打技法的技術函量少,變化單一是當前傳統武術與散打技術脫節造成的,如此這樣下去,傳統武術的技擊方法將隨時間的流逝而失去,散打將隨著對外交流的擴大和比賽次數的增加,面對越來越多的國外選手的挑戰,中國散打的優勢就會逐漸的減小,甚至沒有優勢。只有傳統武術和現代散打有機的結合,挖掘出實用的技擊理論方法,有中華民族的傳統文件做基礎,武術散打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詠春余昌華痛斥太極閆芳太浮誇,警告施暴男子:有種沖我來
※武僧一龍拍攝軍事電影致敬軍人,或帶傷三戰播求為國爭光
TAG:拳擊時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