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剃髮令」強行要求人們留辮子,那禿頭的人該怎麼辦?

清朝「剃髮令」強行要求人們留辮子,那禿頭的人該怎麼辦?

我們如今一聊到清朝,必定會想到清朝時候人們固定的髮型——腦袋前半部的頭髮剃光,在腦袋後面編長長的辮子。這種特殊的髮型是滿清獨特的傳統,也是清朝入關後強制在中原推行的民族文化政策,要求漢人要像滿人一樣留很長的辮子,不留者斬。

「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不是鬧著玩的,清朝統治者清楚如果沒有強硬的文化政策,自己對漢人的統治將會像金國那樣失敗。這其實是一種清朝拒絕民族同化的表現,道理其實很好理解,只要做到了民族文化的強壓,漢人就會自然而然地習慣與受到滿清統治。所以從剃髮留辮子做起,任何細節都不可馬虎。

那麼再說說清朝人普遍留的辮子吧。這種辮子是滿族人身為游牧民族的表現,為什麼要留辮子?這還得追溯到滿族人還生活在馬背上的時代,彼時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很多,滿族人在騎馬進行戰鬥的時候,頭髮如果是散開的,被風一吹就很容易擋住視線,最後導致葬身敵人的刀下。滿族人的祖先忌諱這種事情,於是發明了這種髮型,後來這也被滿族人視為標誌。

不過這種髮型對於以種植業為生的漢人來說還是很不可理喻的,後來漢人們種地的時候也不得不把這條麻煩的辮子纏在脖子上。剃髮令最初實行的時候還是有很多漢人表示抗拒的,不過清朝對這方面的把控嚴厲,說斬也就斬了。

所以剃髮令和留辮子是一項不得不實行的強制措施,當時法律的嚴苛程度到如果看到有人腦後沒有辮子,就會抓起來拘留或者斬首。那麼換做是天生或者後天的禿頭又該怎麼辦?畢竟人老了都會禿頭的,難道人一到老年脫髮就要被斬首嗎?那和尚和尼姑又怎麼辦?

說是留頭不留髮,但其實清朝統治者還沒那麼糊塗,如果人一沒頭髮就要斬了,那豈不是會引起天下大亂嗎?畢竟光實行剃髮令,就已經處置了很多不願意剃髮的漢人了,如果民心不定,王朝也沒辦法存續。

所以脫髮或者禿頭的人也不會受到特別嚴重的懲處,不過要走一套十分規範化的程序。所以人們最優先的選擇還是讓自己擁有辮子,而不是直接選擇禿頭了就坐以待斃。首先是清朝律法其實並不在意辮子的長短粗細,只要有辮子就可以了,所以那些掉頭髮的人會儘力給自己留下一撮小小的辮子。而至於實在是沒有頭髮的人,只能找一些人一起向當地官府證明自己是真的無能留辮子,得到官府批准之後就不會被逮捕。而到了後來,購買假辮子也是可行的辦法之一。

想了解更多有趣的歷史,就關注那樣的歷史挺有趣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挺有趣 的精彩文章:

夏商周時期的戰爭規模有多大?
為什麼中國的「殭屍」用的都是滿清官員的形象

TAG:歷史挺有趣 |